新浪潮之合拍片:剔除"文化鱼刺" 不强塞中国元素

新浪潮之合拍片:剔除"文化鱼刺" 不强塞中国元素
2018年09月19日 22:52 新浪娱乐

题材、类型、工业制作水准,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一部合拍片的成功与否?

  新浪娱乐讯 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外合拍成为大势所趋,但合拍片失败案例屡见不鲜。今年中美合拍的《巨齿鲨》在中国、美国和全球其他地区皆取得票房和口碑成功,为合拍片市场打入一剂强心剂。题材、类型、工业制作水准,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一部合拍片的成功与否?两个国家各有不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该怎样在一部电影里达成统一?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电影同样受中国观众欢迎,为何却是与美国合拍最具优势?

  9月19日的新浪潮论坛上,华纳兄弟中国区总裁赵方,《巨齿鲨》项目发起人、制片人姜伟,《巨齿鲨》联合制片人戢二卫与主持人周黎明共同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巨齿鲨》成功经验总结:

  爆米花类型满足全球刚需,没有强塞中国元素

  论坛开始,主持人周黎明首先邀请各位主创总结,《巨齿鲨》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华纳赵方认为,《巨齿鲨》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有两点,一个是故事,一个是制作质量;制片人姜伟则提到类型最重要,因为在市场反馈中他们发现,中美观众都认为这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片。

  戢二卫是最早提议将《巨齿鲨》原著小说拍成电影的人,在他看来,《巨齿鲨》是一个“配置得当,满足刚需”的项目,全球暑期档都会需要这样一部清凉刺激的电影,最终的结果也令人满意。中国、美国及其他地区三大块票房收入相当,证明它的确满足了不同地区的观众需求。

  周黎明继而表示,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大白鲨》创造票房纪录开始,鲨鱼题材在大银幕上屡见不鲜,但不乏许多烂片出现。最初如何判断《巨齿鲨》会是一个受欢迎的题材?尤其鲨鱼完全不像是传统认知里适合拿来合拍的题材。

  姜伟再次强调,类型对于爆米花电影非常重要,要有游戏式的沉浸感。近些年的合拍片过于强调中国元素,反而应该引起反思。中国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人对外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文化自信是不需要强调出来的,美国电影就不会在意有没有“美国元素”。《巨齿鲨》的每个角色都进行了严密设定,都是与故事有机结合起来的。李冰冰饰演一名中国的科学家,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角色,而不是为了中国元素而强加进去的角色。

  赵方赞成中国元素不应该强推,而是应该自然地融入故事中。中国的价值观是什么?她认为,在全球普世价值观的基础上,最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就是亲情,因此《巨齿鲨》里加强了李冰冰饰演的女儿及其父亲之间的情感线,父亲的角色性格设定也相对内敛一些,是中国式的父亲形象。

  之前很多合拍大片,让中方觉得是宣传中国元素的好机会,就把故宫、长城等名片都塞进去,就像在很多法国电影里,似乎任何一户人家开窗就能看见埃菲尔铁塔一样。戢二卫认为,

  如果试图深度对一个国家宣传的话,是不应该贴标签的。对于商业类型片来说,用一些简单直接的方式表现就够了。

  “《巨齿鲨》在文化传播上的高明之处在于,剔除了很多‘文化鱼刺’,既不过高也不过低估量国外观众对中国的认知水平,把‘鱼肉’留给观众。”戢二卫说。

  中美合作心得分享:

  寻找文化上的最大公约数,互相信任共同创作

  除了鲨鱼,还有什么样的题材适合做成合拍片?什么才是国际化的故事?

  赵方称,合拍片在过去20年经历了一个非常坎坷的过程,中美合拍片尤其难,中美合拍片能在海外取得成功,难上加难。之前的《太极侠》就不成功,虽然基努·里维斯打得非常精彩,但是文戏是有问题的。总结《太极侠》失败的原因,就是万达最初是没看剧本的,仅通过超强的美国出品方阵容就判断一定能成功,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她表示现在再挑项目,不会看对方有没有名气,就看剧本。要想在全球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讲国际化的故事,用国际化的方式表达。

  “我看到了太多关于这些题材的剧本,觉得故事跟中美都有关系,我反而觉得不适合做合拍片。因为中方外方无论持什么历史观点的人,现在都不足以构成共识的土壤。这些题材在意识形态表达、价值观上具备太多不确定因素。而《巨齿鲨》就丢掉了历史包袱,我觉得未来合拍片也应该多面向当下,面向未来。”

  戢二卫比喻,《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国际化故事,《人生一串》就不是,而是文化猎奇——像烤蝉蛹这种,是合拍片下一个阶段可以去做的,但现阶段还得是鸡鸭鱼肉大米白面这些基础、通用一些的内容。电影作为最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就应该寻找文化上的最大公约数。当然,这只是商业片范畴内的讨论,电影节的选片标准是另一回事。

  姜伟总结道,中国对美国的了解远多于美国对中国的了解,此次中美双方是完全平等的合作关系,美方有数量庞大的专业人员,愿意事无巨细地将制作方面的经验传授给中方;而中方则帮助美方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本土习惯、文化、价值观等。现在全世界都对中国更有意愿去了解,最近在美国接连有三部亚裔担任主角的电影都很成功(《巨齿鲨》《摘金奇缘》《网络谜踪》》,华纳史无前例由一位亚裔掌管整个大制片厂,这些都说明,现在到了中美合拍的好时机。

  除了文化上要达成共识,在具体合作过程中,中美双方也要相互信任。赵方透露,她曾担心过在三亚拍最后那场重头戏会不会影响国际大片的观感,会不会有强行加入中国场景的感觉?姜伟则打消了她的顾虑,姜伟回忆表示,他带导演看过很多海滩,大东海是三亚第一个公共海滩,略有些杂乱,导演却觉得这片海滩五彩斑斓,就是他想要的感觉。《巨齿鲨》的导演对惊悚类型片的节奏把握能力非常强,在营造惊悚气氛的同时,想放一点轻松的调剂元素。中方就找来买红妹和小胖儿子推荐给导演,导演一看就特别满意,还特别为他们设计了镜头。

  最后是宣发方面,因为电影投资体量十分庞大,就必然要借力好莱坞六大的全球宣发体系。“有人说《巨齿鲨》的成功不能复制,像《巨齿鲨》这样一亿美金级别的大片当然不能简单复制,一开始就要把诉求想清楚,想收回成本必然要全球发行,必然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方和六大之一的外方一起做。”戢二卫表示。

  合拍片选中国演员难 微博粉丝数和英语水平成为重要考虑因素

  目前中美虽然市场体量相当,但电影工业化水准无疑还有差距,比如好莱坞想来中国选合拍片的演员,这就是个难题。

  姜伟称,不像好莱坞有系统的工会体系,中国没有一个标准的筛选渠道,只能靠熟人推荐。他们给美方推荐演员的时候,会把他与美国的同类型演员横向比较。赵方则透露,华纳中国区会将国内演员受欢迎的程度、人气排名、微博粉丝数等数据汇报给美方,供他们筛选考虑。两人都提到,演员的英语水平是演合拍片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像这次的李冰冰英文就特别棒,跟导演之间的沟通很顺畅,拍摄时也很少NG,就算临时改台词也能驾驭住。

  戢二卫补充道,中美双方的演员体系确实反映出工业化的不同程度。例如群演素质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演员体系完善程度的指标,美国连群众演员也基本都有组织机构和经纪公司,他们的脸上是有戏的,反观中国的很多群演表情木讷地站在背景处,一看就是一百块钱临时雇来的。

  按理说,中国跟东亚其他国家的文化相近,为何不是中日、中韩合拍更容易呢?

  戢二卫认为,虽然文化接近,但亚洲每个国家走的电影道路、电影工业现状都不同——像日本电影越来越作者化、去类型片化,有些像欧洲电影了,跟亚洲文化关联越来越小;韩国电影电视剧则是完全不同生态,电视剧很家庭,电影却非常工业化、类型化。

  为什么现在中美合拍反而比中国跟日韩合拍更有前景呢?因为两个大的市场规模相近,所以诉求就比较贴近,都需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宣发可以共同发力;中国跟其他国家合拍,肯定中国市场回报会成为主要考虑因素,就会发生一些偏差。

  赵方也举例表示,中国观众不喜欢节奏特别慢、从头哭到尾的悲情戏,可能跟现在中国观众比较年轻、时间偏碎片化有关。像《对不起,我爱你》这样的电影,中国观众就不爱看。

  最近印度片在国内大银幕很火,中印适合合拍吗?姜伟认为,从发行市场角度来说,每个国家都有最好的片子,是一个金字塔形,如果每年引进十部印度片,可能就不一定每一部都是好片了。

  赵方则说:“印度片走红也是对中国观众的肯定,说明中国观众欣赏水平在提高。而且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很多社会发展阶段与中国类似,能引起中国观众的一些共鸣。迪士尼都想象不到《寻梦环游记》这样一个墨西哥故事能在中国取得那么大成功,说明只要故事足够好,中国观众都会喜欢。”

  赵方还透露了华纳未来在亚洲新的合拍片方向:一个是正在跟日本团队沟通两国都认可的IP,类似《西游记》《三国演义》这样的IP,不同国家的人都知道,可以考虑拍成具有日漫风格的动画片,同时本土动画也会加强(最新消息,华纳将与追光动画合拍动画电影《白蛇》);第二个是华纳擅长的类型——恐怖片。

  最后,戢二卫还谈到中国导演面对工业化合拍片应具备的心态问题:在好莱坞的大制作项目里,导演只是被雇用的身份,要听命于制片人,像萨姆·门德斯这样的导演,就能自如地在作者化艺术片和商业类型片间转换。而中国90%的导演可能都不会乐于接受无法掌控项目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成功的大制作合拍片大多是外国人担任导演的原因。此外,年轻一代的导演还应该放开视野,适应到全球任何国家拍电影,努力成长为一名国际化的职业导演。

  (何小沁/文 王远宏/摄影 张大伟/摄像)

(责编:YY)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