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影片重返“福地”上海,开启了全国第十一场路演,导演松太加在内的电影主创来到现场,近距离同观众交流最新鲜的观影感受。
新浪娱乐讯 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收获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奖的电影《阿拉姜色》即将于10月26日上映。10月20日,影片重返“福地”上海,开启了全国第十一场路演,导演松太加在内的电影主创来到现场,近距离同观众交流最新鲜的观影感受。制片人廖希在现场表示,以前的西藏电影,大都是从“异族眼光”或者“精英视角”切入,但是松太加导演的这部作品,是另辟蹊径地去讲述土地上生长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爱情以及生死观。
导演创作不受拘束 不忍心将人作为工具
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承诺、爱情、亲情、成长的故事:女主人公俄玛在重病之际,执意踏上前往拉萨的漫长之旅。现任丈夫和儿子相继追随加入陪伴,这个家庭也在艰辛旅程中逐渐消除隔阂,达成和解。在途中,俄玛向丈夫道出深扰她多年的秘密;病逝后,俄玛未达成的夙愿,又终将如何?
导演松太加在场解读说,他写剧本时从来不存在明确的目的和预设:“我真的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在写之前,我不知道这些角色会怎样选择,对于结尾也是如此,我最开始撰写剧本的时候也不知道要怎样收尾,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慢慢理清思路。”
所以在正式拍摄的过程中,松太加也会对剧本做出一些调整,包括影片备受好评的开放式结局,也是他临时添加的一场戏。对此,导演表示:“有的电影结尾太像一道1+1等于几的算术题。在这个过程中,人物是为答案而服务的。但我不忍心将人作为工具,所以我觉得影片中的角色,都是立体的人,他们有各自的选择和世界。我会尽量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性格以及所有的一切。”
这种不受拘束的创作,给制片人廖希出了道难题,他在现场说到,第一次看到剧本时就直接问导演“你是在玩命吗?”廖希表示:“在电影行业里,孩子、动物和公路片是公认的最难拍摄的三个题材,而这部电影全涉及到了。”松太加坦言,他对于儿童的戏份具备一种直觉,电影中饰演俄玛儿子一角的素人演员赛却加,是剧组在当地1000多个二三年级小学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后来我在一个班级里,看到那个孩子,我就认定就是这个孩子。于是我们就确定了这个角色。”最终赛却加真实生动的表演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肯定。
去精英化视角呈现藏族生活 揭开现代人情感痛点
在今年6月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阿拉姜色》获得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奖。在上影节组委会颁奖词中,影片被评价为“一部坦诚而深刻的作品,勇敢不妥协,描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刻画了在面临生命终极时刻的希望和救赎”。电影中,俄玛一家的情感变迁构成故事的内核,在导演松太加看来,父子关系始终是他电影作品的母题之一。
导演对此解释道:“很多人通过图片、影像来解读藏区文化,慢慢地就形成了很多概念化的固定思维。我反复在说,西藏人也是人,也为生活发愁,普通人所拥有的他们也会拥有。人们喜欢把他们局限在框子里解读,这样就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误读。”这部影片则一改以往藏族电影充斥着有关信仰、风景等等符号性元素的特点,而将镜头对准角色本身,记录下他们细腻微妙的情绪变化。
制片人廖希表示,这是具有普世意义的故事,揭露出现代人情感关系中最根本的痛点,而角色所经历的种种情感桎梏,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普遍存在:“以前的西藏电影,我觉得都是从‘异族眼光’或者‘精英视角’切入的。但是松太加导演的这部作品,是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它并不着重反映藏区这片土地上的奇观景象或文化,而是另辟蹊径地去讲述土地上生长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爱情以及生死观。”(谈谈/文)
(责编:kita)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