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访谈:知名演员则是出售的先决条件(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1月25日17:54 北京青年报
王家卫亮相北京《花样年华》首映式 -这是北京地区第一个《花样年华》拷贝
-这是北京地区第一次王家卫的见面会
-这是北京地区第一个对王家卫的专访
昨天下午--
王家卫火烧电影学院
昨天下午2点50分,香港大导演王家卫乘坐的白色奔驰出现在北京电影学院操场上,戴着墨镜的他40分钟前,刚刚从广州乘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而电影学院放映厅内的1300多名师生已经抢在全北京人前看完了影片《花样年华》,他们正翘首等待着与“同行”王家卫的一次世纪末的“对话”。
电影学院的张会军院长在影片《花样年华》放映前很“牛”地告诉记者:“今天下午1点在我们这儿放映的《花》片拷贝是北京城的第一个拷贝,中国电影公司的工作人员等在门外,片子放映完马上搬上专车送往青年宫电影院与京城观众见面。而王家卫导演也推掉了许多商业见面会,下了飞机就来到电影学院与师生交流,参加第一个见面会。而我们学院也是停课来观看《花样年华》的。”
在王家卫导演下车后,张会军院长给本报记者安排了几分钟时间第一个专访王家卫。“为什么您选择第一个与内地观众见面的地点是北京电影学院而不是电影院?”“我自己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在电影学院受到专业训练,所以与电影学院学生、老师的交流是我最想干的事。这种专业上的见面会也是电影导演应该干的。”“为什么影片《花样年华》中有大量的上海话对白?是否与您出生在上海有关?”“我原来想拍个北京人的故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拍了上海人在香港的故事,所以只能是讲上海话了,这与我出生在上海怀有感情有关吧!”“影片中女主人公的儿子取名为庸生,有传闻说暗喻金庸和梁羽生?”“不会吧,可能是误传,在香港也有一些记者问过了。”走进放映厅,1300多人起立为王家卫鼓掌,而王导也马上进入角色与师生们进行了交流。(-文/本报记者罗劲松 实习记者郭佳)
问:服饰造型是否是着意营造的?
答:我并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时尚效应,一切只是自然而然的。
问:影片中暴雨以及夜间场景的频繁出现给了观众浮想的空间,使各种合理猜测不绝于耳。片中的天气场景是否是为了配合人物的特定心态?
答:场景选在晚间是因为我的工作习惯是白天写,晚间拍。至于下雨,一是由于香港的特定气候,二是因为小的时候遇到下雨天就可以不上学了。
问:《花样年华》中一个场景是在关门的一刹那赫然出现在镜头上的“2046”,这是偶然的吗?
答:在拍摄《花样年华》时,我的另一部影片《2046》也同期开机,虽然二者题材各异,一为怀旧,一为猜想,但我希望观众可以在《花样年华》中看到《2046》,同样在《2046》中也能窥视到《花样年华》。
问:张曼玉、梁朝伟、张国荣、金城武、刘嘉玲、王菲等大明星一直紧密团结在您的周围,知名演员的加盟是为了商业效应还是别的?
答:香港投资商首先要先看片花,而知名演员则是出售的先决条件。拍摄《重庆森林》时,我们先将其剪成“警匪片”,吸引到投资后,我们再进行“合理的改编”。
问:在香港影片大举入侵内地之际,内地影片在香港导演中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您对内地影片作何评价?
答:早期我曾看过《甲午风云》,后来接触的是谢晋、陈凯歌和张艺谋,再后来便是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甚至第九代导演……如果他们同意,我很愿意与之合作。
最后,王家卫在言语中向人们透露了对北京的看法:“1996年拍摄《东邪西毒》时我曾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北京是个很有生气的城市,我一直以来都想拍一部反映现代北京的影片,但由于种种原因搁浅了,我想今后会有机会的。”
在学生们的热烈提问中,记者无意间发现了站在角落中的郑洞天教授。“我刚才也想来看看影片,但没挤进来所以就看看这个见面会的阵势吧!”郑洞天老师打哈哈说,“可能王导在香港也没见过这么隆重的场面!看来大家很喜欢《花样年华》,但我个人还是爱看那部《重庆森林》。”
王家卫导演在电影学院逗留了一个半小时,回答了近百个提问后才在院长张会军的“保护”下撤离学校。王家卫在电影学院受到的礼遇已经超过了不久前刚刚在这个礼堂讲过课的张艺谋、冯小刚、张国立几位内地“大师”。一位金发碧眼的澳大利亚的留学生告诉记者:他看完影片后感觉画面很美,故事和人物的表演都很东方。也许只有王家卫这样大师级的导演才能让中国的电影走向世界,让世界的观众观看中国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