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正文
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发行有“四大怪”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23日16:25  北京日报

  日前,在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公司召开的电影《刮痧》市场研讨会上,与会者从一部电影的市场营销,进而谈到整个国内电影市场的现状。电影市场研究者、《中国电影市场》杂志社编辑李宝江在发言中,谈到目前中国电影发行的四种情况,颇耐人寻味。

  话题是这样引起来的,由郑晓龙执导的电影《刮痧》在上海的票房总数,有望超过电影“原产地”北京的票房收入。这样的市场结果,令导演郑晓龙瞠目结舌,连连摇头:“不应该呀!《刮痧》是咱自己投资拍摄的片子呀,怎么也不能比上海的票房收入少啊,我想不通。”

  与会者认为,在中国的文艺演出市场中,电影的销售是最具特色的。有时候,市场规律是一句空话,电影有电影销售的自身规律,谁也抗拒不了。比如,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生死抉择》,其电影票房收入之高,绝不是商业运作和营销规律所能说明问题的。李宝江先生的观点锋芒毕露,却也显示出一位电影专家对国产片的一片殷殷赤子情。他说:国产片发行,主要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不发行”。即所谓“零拷贝”,电影拍完了就完。拍摄者本人根本不考虑片子的出路,自己拿到报酬就得。第二种情况,是“瞎发行”。片子拍完后,制作者也不知道该卖给谁,其实,拍摄者压根儿就没有考虑相对应的观众群。于是,撞到哪儿是哪儿,卖上三四个拷贝可以,卖它七八个拷贝,就算不错。第三种情况,是“非市场发行”。也就是说不尊重市场规律,而是通过别的非市场渠道促销,这样的例子很多。第四种情况,是“依赖性发行”。拍摄者找个大公司,把产品卖给它,“一了百了”,不是想怎么把自己的作品让全国的观众都能欣赏到。制作者的要求不高,想法子把基本投资保住了就成。

  另外,李先生还谈到,一些不是电影的电影,把观众的口味搞坏了,以为只要是在电影厅里放的片子就是电影,其实不然,什么地方都有假货。现在的问题是,许多观众已经不懂得什么是电影了。看艺术水准高的电影应该成为一种时尚。就像当年人们到首都影院去看外语版的歌剧影片《茶花女》一样,人们都去看,那是一种品位,一种时尚。(本报记者 彭俐)


发表评论】【影视论坛】【娱乐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特写:中国电影面临“生死抉择” (2001/03/11 13:41)
政协委员吁建中国电影博物馆 李岚清拍板 (2001/03/09 07:33)
中国电影业“大洗牌” 六大电影集团将横空出世 (2001/02/05 10:26)
“中国电影票房第一案”今日作出判决 (2000/12/25 18:51)
中国电影界三大协会联合倡议:节假日影票应降价 (2000/12/23 11:25)
特稿:中国电影业面对市场打起“游击战” (2000/12/22 17:02)
评论:是谁拖了中国电影的后腿? (2000/12/17 17:59)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世纪盛典倒计时--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男人女人频道倾力推出爱情小说连载
组图: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影音娱乐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