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3日下午,第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别学术活动之一———“郑洞天导演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大讲堂召开。
会上,大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郑洞天导演的作品及教学成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认为,郑洞天导演的电影是中国电影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他拉开了中国电影现实化的创新道路。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认为,《邻 居》在影像结构上的突破和探索,充分反映出第四代导演对中国电影语言的呼唤。他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更表现在教学工作中,他的电影观念、电影意识融入到了第五代、甚至新生代导演的作品中。
尽管与会人员大都认为《邻居》成为郑洞天导演难以逾越的高峰,但都非常肯定郑导演在作品当中表现出的开拓精神。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彭吉象教授认为,郑导演有一种永不停止的创新意识,他的艺术探索贯穿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邻居》、《鸳鸯楼》是空间意识的探索,《人之初》、《故园秋色》是对人性的探索,而新片《刘天华》则是在时间意识上的探索。陈旭光教授认为,《刘天华》是郑导演对自己的一种超越、一种挑战,是从空间向时间转移的一种思变。
郑洞天1976年调入北京电影学院以来,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了不少的导演人才,并在电影评论、电影艺术创作方面有较高的建树。他的代表作有《邻居》(1981)、《鸳鸯楼》(1987)等。他的新片《刘天华》正在北京与大学生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