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每年国内电影节的第一个节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中国所有电影节当中,主办者年龄最小的电影节,它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活动原则,充分体现了电影节“青春激情”的特色。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走在时代前沿的文化群体,他们真诚地关注和支持中国国产电影,以文化审视与学术探讨的角度,思考着民族电影的前途与命运。
4月15日开幕,5月10日结束的第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目前正在紧张的活动过程中。此期间举办的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体现了大学生电影节“文化意识、学术品位”的特色。它所探讨的问题是社会热点紧贴时代脉搏。例如,中国加入WTO后,第一年引进20部电影,以后每年按10部的数量增加,在这样严峻情况下,中国电影将如何面对?中国的民族电影将如何发展?围绕这个主题,本届大学生电影节邀请了各方面的电影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香港电影多元化格局”、“在相同坐标系上,审视好莱坞与中国电影”、“数字化电影时代”、“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电影的发展”等研讨会,以及针对“中国电影的民族化如何在电影中表现”进行广泛讨论的“全球化、民族化、个性化”专题研究会。另外,电影节还举办了“亚洲优秀电影观摩”活动,希望通过对日、韩等国家优秀电影的观摩,吸取民族电影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学生电影节的学术活动不局限于小范围的讲座、研讨,还在首都20多所高校中展开大面积的问卷调查,作出调查报告,为电影节提供学术数据,为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助一臂之力。大
学生电影节不仅停留在“看”、“评”、“论”的层面,还鼓励大学生自己去“拍”。为此,电影节举办“大学生录像作品展”。也许大学生的手法还比较稚嫩,但相信今天的录像短片会为明天的国产电影注入新鲜血液。每一届大学生电影节的重头戏,都是对参赛国产影片进行评选,在节日最后一天评出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观赏效果、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本届大学生电影节上,刚刚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卧虎藏龙》,将和包括《刮痧》、《夏日暖洋洋》、《玻璃是透明的》、《一声叹息》、《走到底》、《菊花茶》、《郑成功》、《紫太阳》在内的最新国产影片(一半以上影片还未公映)在电影节上进行激烈角逐。谁终将摘取奖项与荣誉,还待5月10日的闭幕式上揭晓。晨报记者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