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的第二天,由“国产新片展映”开幕式开启当天日程。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在电影节主会场上海影城,四个开幕式和四个新闻发布会轮轴开闭。影城大厅成为会场使用率最高的部分,一个仪式或发布会开完,就有工作人员手脚麻利地更换发布台后大幅丝绒立牌上的标题,于是下一个会议又开始,新一拨儿参与发布、见面的人员上台。
连续几场“盯梢“下来,记者感觉在吃流水席,又像在好客的餐馆看人家有条不紊地翻台。每个仪式和发布会都简短得稍纵即逝,有走过场之嫌。其实想想兴许也该如此,把该说的留给开幕后的内容去展示。流动感极强的日程,倒培养了记者“流窜”的眼光,将注意力放到一些细微、趣致之处:
影视市场的“地下交易”
本届电影节的主体活动之一“国际影视市场”昨天开幕。而这场A级国际电影节交易会的会场却是在上海影城的地下酒吧!一些影视业界人士站在这矮小、压抑的空间,只有自嘲:“看来大家都得做‘地下’交易了。”这个收不到手机信号的场所,还害得事务缠身的人们不敢久留,纷纷返回地面。看来,电影节真正意义上的影视交易不太有可能在这个不相适宜的场地发生。
追星族各有绝招
下午1点举办的“香港电影展”开幕式,港星到场的消息吸引了大量追星族来和记者争地盘。影城大厅圈出发布会采访现场的那根红绳子如同虚设,追星族们一猫腰就进了记者席,奋勇往前,拼命蹿上椅子,用自己对明星的热情挡住别人的视线,包括摄像(影)机器,摄记们摇头,感叹自己“没法混了”。古天乐、杨恭如、王敏德、冯德伦等港星出场的几分钟,追星族尖叫不歇,献上鲜花、巨型熊猫玩具。现场还有一位古天乐的超级Fans穿了件自制的缀满古天乐剧照、相片的T恤在人堆中焦急地左冲右突,设法靠近偶像。与追星族们狂热外露的举动相比,留连在参展影片排片表前细细琢磨影片、挑选完了就进影厅享受电影乐趣的铁杆影迷们,要更加“心灵”一些。
沪上影迷牢骚多
主会场上海影城,利用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同时,与其他几个分会场影院一样,天天放映中外参展影片。于是,影迷们和盘踞会场的记者们每天在影城耗费的精力、时间不相上下,才两天时间,有些人就已经是熟面孔了。有时他们的牢骚也会飘到记者耳朵里,有的嫌25、30元的票价贵,有的埋怨电影节不给观众提供印有参展影片简单剧情、演职员介绍的小册子,让大部分人只能凭主观猜测和经验判断选片,常有“是不是选错片子了”的自我心理暗示,感觉很不爽。但对于没有国际电影节这等机会,放着100多部精彩影片可供观看选择的其他城市影迷来说,沪上影迷的牢骚真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矫情。(晨报上海专电特派记者杨阳)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