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连城小影迷争睹发哥风采 用方言问候偶像(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7:23 兰州晨报
连城小影迷争睹发哥风采用方言问候偶像(组图)

车站上聚集的难民和受伤的士兵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连城小影迷争睹发哥风采用方言问候偶像(组图)
受伤的士兵被抬下列车

连城小影迷争睹发哥风采用方言问候偶像(组图)
被炸毁的车站岗楼

连城小影迷争睹发哥风采用方言问候偶像(组图)
车站

  11月30日,《黄石的孩子》在西北铁合金厂永红火车站的拍摄进入了第二天,当天的拍摄主要是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火车站:敌机的炸弹如雨点般落在火车站的军列上,赶赴前线抗日的国军死伤惨重,而扮作旅客的发哥也遭了池鱼之殃,但发哥临危不乱,而且在火车轮下救出了一个孤儿。

  连日来永红车站战火纷飞,吸引了大量的当地群众来看,一些农闲在家的农民可以整天守在片场大饱眼福,这厢也急坏了呆在学校的小学生。面对他们心目中的发哥就在身边,这些小孩岂可放过。昨日中午,数十名小学生在午休时间来到了片场,一声声“发大大!”把正在片场用餐的发哥吸引了过来,发哥面对这些天真的小孩,一一满足他们的签名要求。记者了解到,原来发大大是当地小孩对发哥的方言称呼,意思是发叔。第一次来甘肃拍戏的发哥,辈分也一下子高了——从发“哥”变成了发“叔”。

  据记者了解,火车站爆炸的拍摄已于当天完成,剧组12月1日、2日将在东大寺孤儿院进行为期两天的拍摄,而发哥的戏也将在这两天内全部拍完,预计两天后离兰。

  剧情剧照今日放送

  当天,剧组继续拍摄火车站遭日军飞机轰炸的场景。在永红火车站前停放了两列火车,一列是运送国军赶赴前线抗日的军列,一列是疏散平民的客车。当日上午,近300名荷枪实弹的国军一部分乘坐军用卡车,一部分跑步赶往火车站搭乘军列,而平民百姓也提着皮箱皮包、背着包袱,为赶最后一趟火车拼命奔跑。突然,车站上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就在平民挤向车门的一刹那,客车旁满载国军的军列被日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击中,在巨大的爆炸声中,永红火车站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一时间赶乘火车的平民四散逃窜,而军列车厢里的国军则死伤惨重,惨叫声不绝于耳。

  在当天的拍摄中,发哥头戴黑色礼帽,身着灰色长袍,手提一个红色的大皮箱。一副商人打扮的他在爆炸声中夹在逃难人群中挤向火车,当时火车已缓缓启动,巨大的爆炸声与撕心裂肺的哭叫声刺激着逃难人们的神经,使他们更加疯狂地涌向车门,希望能挤上最后一班列车,离开这里。发哥几次挤到车门口,但又从人群中被挤了出来。就在他最终挤上列车时,突然发现一个小男孩被挤在了火车轮下,而此时火车已缓缓启动,小男孩的生命危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发哥毅然从人群中挤出跳下火车,冒着生命危险从车轮下救出了小男孩。为了安全起见,发哥当天从火车轮下“救”出的小男孩其实是一个塑料道具。

  花絮

  1.烟雾弹制造浓烟

  两天来,位于西北铁合金厂附近的永红火车站连续上演爆炸场面,爆炸引起的漫天浓烟甚是壮观。殊不知弥漫在火车站上空的浓烟并不是由爆炸引起的,而是由剧组工作人员制造的。昨日上午拍摄了一组汽车被炸后冒烟的镜头,各类道具摆放好后,五位剧组工作人员点燃了手中的烟雾弹,烟雾弹瞬间冒出滚滚浓烟,接着工作人员手持烟雾弹绕着汽车跑圈,片刻之后,汽车上空已是黑烟笼罩。

  2.两岁“孤儿”日片酬600

  记者在片场发现,在众多的战争孤儿当中有一个看起来只有两三岁的小男孩,在孤儿当中尤其显眼。片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位小男孩今年才两岁半,来自北京一家戏校,是剧组中年龄最小的演员,“别看他年龄小,他的工资是孤儿当中最高的,每天600元,比一般的剧组工作人员工资都要高!”

  3累坏扳道工

  由于要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火车的镜头,这就需要不断更换火车头。在当日的拍摄中,由于屡次穿帮,使得一个镜头得来来回回反复拍摄几次,这可就害苦了永红车站的扳道工。一位扳道工告诉记者,他两天来从早晨7点一直忙活到晚上7点,比正常上班累得多。文/图本报连城特派记者 张鹏翔 邢剑扬 房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3,000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