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凯歌:这部电影里的人都有点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12:45  新闻晚报
陈凯歌:这部电影里的人都有点痴(组图)
陈凯歌

陈凯歌:这部电影里的人都有点痴(组图)
《梅兰芳》剧照

  做这个电影的人都有点痴,孙红雷是痴的,黎明是痴的,章子怡也是痴的。

  □晚报记者 于音报道 周斌 现场图片

  虽然《梅兰芳》上海首映式定在了12月3日,但导演陈凯歌还是选择在昨天低调亮相上海,并接受了沪上媒体的采访。再度谈及这部前后准备3年多、拍摄长达7个半月的影片,陈凯歌想说的有很多。他坦言只想老老实实地做电影,从没想过给影片定位,也没想通过电影实现什么,他甚至表示,做这个电影的人都有点痴,“孙红雷是痴的,黎明是痴的,章子怡也是痴的。 ”

  《梅兰芳》像《霸王别姬》? 基本精神特质不能违背

  一部《梅兰芳》让很多人想起了陈凯歌的巅峰之作 《霸王别姬》,又是梨园故事,又是戏曲人生,黎明的扮相也让人联想到张国荣版“程蝶衣”。但在陈凯歌眼里,《梅兰芳》是完全不同的,“我拍 《梅兰芳》时没想过《霸王别姬》,拍《霸王别姬》时也没想过《梅兰芳》,倒是那时陪着张国荣去了一次梅墓,献了花。 ”

  电影 《霸王别姬》是完全虚构的,但《梅兰芳》却要依据史实,“拍《霸王别姬》我可以放开地拍,拍《梅兰芳》却一直很谨慎。”说到“谨慎”,陈凯歌强调 “其中很多基本精神特质是不能违背的”,“梅兰芳温文尔雅,但从小是个孤儿,你很难想像他成为全国竞相追逐的人物,后期演艺生涯又颇多周折,他经常受到别人的批评,但对批评的人又从不回应。 ”

  京味过浓上海观众难接受? 他是上海时尚的一部分

  《梅兰芳》中有大段的京剧唱腔,众名角在台上唱戏也是重头戏,这令影片京味过浓,不少人甚至担心影片在上海的观众基础。但陈凯歌认为这完全不是问题,同时把大家的注意力带回到了上世纪初。 1913年,梅兰芳到上海时,还只是陪名角王凤卿来的,他那时在上海并不红,而1915年,梅兰芳再来上海,别人的风头都被他压住了。

  陈凯歌分析说,京剧是旧上海最主要的娱乐形式,在上海的基础非常深厚,梅兰芳也在壮年时期移居上海。 “其实梅兰芳是个爱时髦的人,上海的伟大时尚影响了梅兰芳,他也成了上海时尚的一部分。 ”陈凯歌坦然表示“北京和上海成就了一个叫梅兰芳的人”,并相信上海观众会喜欢并接受这部电影。

  梨园故事影射当今娱乐圈? “始作俑者”是梅兰芳

  《梅兰芳》是一代名伶的传记史,也是一幅梨园“浮世绘”,虽然那个时代离我们已经久远,但片中的很多情景却仿佛在影射当今娱乐圈。比如,片中有疯狂粉丝想方设法接近梅兰芳,有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绯闻,有梨园的“潜规则”,有梅兰芳和邱如白这对明星与经纪人。

  不管有意无意,片中的梨园大圈子仿佛就是当下娱乐圈的缩影。陈凯歌对此只是笑了笑:“我们描写的是那时的娱乐圈,其实和今天的娱乐圈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如有相似之处是没问题的。”陈凯歌甚至举例表示,当年《梅郎曲》中说“沉醉江南仕女心,衣襟总带梅花谱”,意思是说江南仕女们都是梅先生的粉丝,个个身上都要绣一朵梅花。此外,也有女粉丝到后台找梅兰芳,称“自己是他的未婚妻”,而后被查出有精神病。“那时的情况真的和今天挺类似,所以说‘始作俑者’是梅兰芳。 ”

  配角抢走主角风头? 独木难以成林

  有幸先睹《梅兰芳》真容的观众大多对影片表示认可,尤其对片中青年梅兰芳扮演者余少群赞不绝口,而王学圻扮演的十三燕也成为片中一大亮点,相比黎明和章子怡的无功不过,配角似乎抢走了主角的风头。而有关梅兰芳和孟小冬的部分,不少业内人士看过后也遗憾章子怡出场时间短了点儿。

  陈凯歌则回应说,所有演员都是一棵菜,他们就是演员和人物的关系,独木不成林。 “余少群是有先天优势的,他先学汉剧再学

越剧,是小生行当出身,跟旦角只有一步之遥,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其实片中黎明、章子怡、孙红雷都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黎明一直很低调,把压力都留给自己,从不问我演得好不好。 ”至于片中的“梅孟恋”,陈凯歌则认为是因为好看,所以大家觉得短,“而且梅葆玖同意这样拍,他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我就更觉得这片子不是卖‘梅孟恋’的,我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所以要谨慎处理。 ”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