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考1977》昨日北大献映(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07:45  沈阳晚报
《高考1977》昨日北大献映(组图)
史诗大片《高考1977》宣传海报
《高考1977》昨日北大献映(组图)
孙海英(左)、王学兵(右)剧照

  本报记者关力制报道

  即将于4月全国公映的民生史诗大片《高考1977》昨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了献映特别活动。导演江海洋、主演周显欣、赵有亮,出席了献映仪式。记者也在主办方的安排下,简短采访了因故未能到场的孙海英和王学兵。

  导演:拍该片是责任

  影片以东北某农场内一群留守了八年的知青为主要叙述对象,着重刻画了“革委会”主任老迟与北京知青潘志友、陈琼等人,在恢复高考这个改变一群人命运的事件到来时的所作所想。

  与陈凯歌、张艺谋等人一同在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江海洋,一直把拍摄《高考1977》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影片献映前,江海洋面对两千多名师生观众,不无激动地说:“我不敢说这个电影拍得很好,但我终于把它拍完了,我觉得心安了。”对于那场“高考”的意义,作为现代的学子可能无法理解,诚如江海洋所言,“现代人讲起来,考试有那么难吗?但在我们那时,整整一本《高考自学丛书》都是手抄的。而且谁有那么一本手抄本,谁就是大爷!”

  孙海英:我有“高考情结”

  孙海英在《高考1977》中扮演“老迟”。老迟手中的大印,掌握着很多知识青年的命运。当恢复高考的小道消息传到农场,老迟与当时所有的基层干部一样,只相信红头文件,于是在官方文件与小道消息之间进行了一场何去何从的抉择。虽然在影片中,孙海英扮演的角色对高考有抵触情绪,但他本人却有很深的“高考情结”,“1977、1978年我都参加了考前预备试,语文分最高,数学没及格。”尽管没能进入大学,但孙海英坦言始终对大学持有一份向往和崇敬。而王学兵在片中扮演一名“农场连长”,他梦想参加高考,借以走出家乡、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他却放弃了交卷……王学兵坦言,能出演知青是一直以来的梦想,“我能体验他们的心情,也特别佩服他们备战高考时的心气。”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