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震云谈电影:我不是爱惜羽毛的孔雀(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01:58  新京报
刘震云谈电影:我不是爱惜羽毛的孔雀(组图)
《甲方乙方》,刘震云客串了一个因为找不到对象要自杀的青年
刘震云谈电影:我不是爱惜羽毛的孔雀(组图)
《我叫刘跃进》,刘震云客串“麻将男”,戏份是打了个哈欠
刘震云谈电影:我不是爱惜羽毛的孔雀(组图)
《桃花运》,刘震云在剧中扮演邬君梅的前夫

  新京报:你在《桃花运》中的表现让人印象挺深刻的,你觉得自己演得怎么样?

  刘震云:紧张,那一条我拍了十几次,因为我总是笑场。但是这种紧张也正好符合了那个人物的性格。对于我演电影这事,连我妈都说不靠谱。我仔细分析过这件事:一,本来我不是人来疯,不适合做演员,为什么就去演戏了呢?怕还是小时候的理想在作怪———想去戏班子敲梆子。二,也怪这些戏的导演。怎么会发现我身上有表演的细胞呢?不会是故意害我吧?既然朋友叫了,我的榜样是鲁智深,就随朋友去了趟沧州。三,“刺打”(挖苦)我的人认为是件大事,我却觉得就跟去菜市场买趟菜一样,“有什么啊,还值得说”。四,时间也不长。每部戏里,也就仨俩镜头,吃顿饭加抽袋烟的工夫,比去内蒙贩驴容易多了,不耽误我干别的。五,我不是一个多么爱惜自己羽毛的孔雀……

  新京报: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可能会考虑一些画面、镜头感,观众的接受度,这些对于文字会不会有一种消耗?

  刘震云:不是说电影消耗文字的什么东西,它本身就是不同的度。一个要去的是汴梁,一个要去西安,不但吃的东西不一样,口音都不一样。所以你事先心里要知道你不能按照汴梁的食物、语音和风俗习惯来要求西安。拍一个电影不会给这个作品增加一个字,也不会少一个字,你的作品还是作品。它又给了我一笔钱养家糊口,这不好吗?

  我跟其他的作家是不一样的,我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我是靠写字来养家糊口的,其他的专业作家他们是拿纳税人的钱的。所以我看到其他的专业作家在义正辞严,在教诲和教训我们的时候,我根本不信。是一个作者,就应该用自己的写作来为生,哪有钉皮鞋的不钉皮鞋就有人给他钱啊?

  新京报:大家现在都把你的作品称为“刘氏幽默”,你的幽默来自于你的生活吗?

  刘震云:幽默是最能消解苦难和沉重的方式,一个是生活本身的幽默,还有一个是产生的地域幽默。河南人是非常幽默的。我曾经举过一例子,我写《温故1942》的时候,如果写悲剧,没啥意思,但是悲剧里藏着极大的喜剧这是我关注的点,一人走着走着死了,临死之前他说的不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伤心欲绝,他说:“某某,三天前死了,我比他多活三天,我值了。”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