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拉贝日记》上映 导演希望还原历史真相(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14:06  金羊网-羊城晚报
《拉贝日记》上映导演希望还原历史真相(组图)
张静初表示一定会去看《南京!南京!》
《拉贝日记》上映导演希望还原历史真相(组图)
导演弗瑞安(右二)与演员合影
《拉贝日记》上映导演希望还原历史真相(组图)
张静初悄悄教图库尔讲中文

  本报记者 余姝

  继《南京!南京!》之后,又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拉贝日记》昨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了亚洲首映式。德方导演弗瑞安·加仑伯格以及男主角乌里希·图库尔、女主角张静初、中国美术师屠居华和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悉数出席。对于陆川批评《拉贝日记》中“中国人形象太软弱”的说法,弗瑞安强调自己的影片是对中国当时历史的真实还原,“我想让中国当代年轻人思考:为什么中国人会沦落到那个地步?”

  疑问:影片中的中国人形象太软弱?

  “在那时候的南京,中国人就是被人左右着命运”

  对于与《南京!南京!》的比较,弗瑞安说:“我刚下飞机,还没有时间看,可能主要的区别是视角不同吧。但我觉得无论如何,拍这种电影必须有立场。”据悉,喜爱中国文化及美食的弗瑞安曾先后在南京、北京居住一年多。“《拉贝日记》里其实只有一小部分是德国历史,大部分是中国历史,我觉得现代观众应该始终铭记历史,记得自己的根。”弗瑞安说。

  陆川曾批评《拉贝日记》是一部为德国人树碑立传,而中国人却被塑造成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软弱之辈的电影。记者问弗瑞安如何看待陆川的说法,他表示,最开始做这部电影时,中国官方曾要求他们在影片中塑造一个很强壮的中国英雄形象,但他们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没有体现中国人的精神,“比如女主角朗书,面对日本人的屠杀,她没有走开,没有躲起来,而是勇敢地用相机去记录那些真实的情景,还冒着被日本人发现的危险,掩埋死去的父亲,这是另外一种英雄主义。但据我掌握的历史情景,在那时候的南京,中国人就是被人左右着命运。我希望中国的年轻人看完这部电影后,愿意去寻找答案: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为什么沦落到那个地步?”

  疑问:投拍该片是为了提升德国人形象?

  “拉贝用纳粹的旗帜拯救了很多中国人的性命,但这绝不意味着纳粹这个符号有任何正面意义”

  《拉贝日记》筹拍时,就有一种说法认为,投拍这部电影是为了提升德国人的形象。对此,导演弗瑞安坚决否认:“影片中,拉贝用纳粹的旗帜拯救了很多中国人的性命,但这绝不意味着纳粹这个符号有任何正面意义。”他表示,德国有很多关于“二战”的电影,但《拉贝日记》却是另外一个角度的故事,“一个意味着毁灭、反人性的符号却在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情况下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历史就是这样奇怪,这样的事偏偏就发生了”。

  针对中国观众最为关心的影片在日本的上映问题,弗瑞安介绍,截至目前,只有一家日本发行商表示愿意买片,但前提是删掉片中所有香川照之的戏。对此,他表示不会妥协,但仍然希望影片能在日本上映。片中香川照之饰演的朝香宫鸠彦亲王是裕仁天皇的叔叔,也是南京大屠杀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疑问:约翰·拉贝是“中国的奥斯卡·辛德勒”?

  “历史上,拉贝拯救中国人比辛德勒拯救犹太人时间更早”

  约翰·拉贝曾被宣传为“中国的奥斯卡·辛德勒”,而《拉贝日记》自然让人联想到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对于两者的关联,弗瑞安表示:“十四年前,斯皮尔伯格执导了《辛德勒的名单》,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有人说,拉贝是辛德勒的‘弟弟’,但历史上,拉贝拯救中国人比辛德勒拯救犹太人时间更早,在我看来,拉贝应该是辛德勒的‘哥哥’。两部电影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故事毕竟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所以差别也很大。我对自己的电影很有信心,我不惧怕任何形式的比较。”

  有记者问影片中哪一幕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弗瑞安提到了片尾南京市民给拉贝送行那场戏。在他心目中,那场戏是拉贝人生的顶点,也是他做出所有伟大举动后唯一的回报。“拉贝做这些事,他没有得到任何现实的奖励。回到德国,他被抓起来关进监狱,他的日记和资料被没收,他被公司解雇,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在穷困潦倒中离开人世。但是,那场送行让拉贝所有的牺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从影片创作角度来说,拉贝这个人物的感情付出得到了补偿。”

  主演心声

  乌里希·图库尔:拉贝也有人性弱点

  乌里希·图库尔在影片中扮演拉贝。在图库尔看来,拉贝并非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他也有人性弱点,“拉贝一开始是个老牌的欧洲殖民者,自大骄傲,目中无人,本来都要离开南京了,是中了美国医生威尔逊的激将法,才留了下来。他怕死,每天头上顶着钢盔,被威尔逊嘲笑为脑袋上顶尿盆。但随着日军暴行的升级,拉贝人性中善良的一面被激发出来,最后成就了他的英雄事迹”。

  谈起让他最触动的一场戏,图库尔提到了日本人让拉贝挑选20个战俘带走那场戏。那一幕让图库尔觉得拉贝像个上帝,“我看着每个人的眼睛,想着我可以决定他们生或者死,那种感觉实在太可怕”。

  张静初:朗书是个理想人物

  张静初也被问到是否认为《拉贝日记》里中国人形象太过软弱,她回答说:“一群手无寸铁的平民面对荷枪实弹的军人,你让他们怎么去反抗?尤其是那些女性,本来对于男性的凌辱就处于弱势,更何况是带着武器的男性。”

  有记者质疑朗书和外交官的爱情戏太过突兀,属于可有可无,张静初解释道:“导演认为,朗书是一个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她就像一个记录者,真实客观地记录那段历史。而外交官罗森其实是个被放逐的人,他与朗书的爱情有点同病相怜的意思。我想,导演之所以会描写一段爱情,也是为了给观众一些希望和美好的情感。”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拉贝日记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