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讯 4月29日,导演陆川携《南京!南京!》主演秦岚、江一燕、中泉英雄等在天津举行观众见面会,并于见面会后再次对话新浪娱乐。陆川说,十几个城市的观众见面会让他看到了观众支持《南京!南京!》,而新浪客观公正开放的态度保护了《南京!南京!》,“是你们救了这个电影。”
“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么多人看我的电影”
从《南京!南京!》拍摄,到官网落户新浪,再到影片正式公映,陆川已经多次面对过新浪娱乐的镜头,但是显然,这次对话是他最轻松的一次,而这份轻松来源于每一个城市观众对影片的热情和礼遇。《南京!南京!》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城市,陆川说,每一次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会有些担心,但是等到真正见到了观众,这份担心就会立刻消失,“观众都太热情了,没想到”,而观众的热情也让陆川丝毫感觉不到以往电影都会遇到的“南北口味差异”的问题,“没有南北的区别,很多城市对影片的礼遇是超过预期的。”陆川说,他们刚刚从广州、深圳过来,在那里《南京!南京!》撑着所有院线90%的票房,“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多人看我的电影。我们是黑白电影,是战争灾难片,而且是严肃题材,能够有这样的反响,有观众的支持,这比我拿任何奖都高兴。”陆川说,作为导演,他所创作的电影能够跟中国当下观众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这种感觉让他十分激动。
“从角川这个角度拍是我的叙事策略”
陆川四年磨一剑,对于《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他也做了很多探索,其中反响最大的莫过于设置日本士兵角川这条线索,从他的视角去表现南京大屠杀,并以他的反思和自杀作为影片的结尾。对于这个“冒险”的选择,陆川说在最初创作的时候,他觉得这是唯一的途径,“《南京!南京!》不只是给中国人民看,中国只是第一站,它更主要的目的是要去影响全世界,电影有这样的能力。当时我就想60年了,咱们拍电影都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但是没有一部影片能够让世界去接受南京大屠杀这个事实,去接受我们的这个灾难,因为海外观众觉得不公正。所以从角川这个角度拍是我的叙事策略,从侵略者的角度去目击战争,去体验战争,参与屠杀,最后再反思战争,这样它的反战的、和平主义的观点是外部世界非常容易接受的。”陆川说他坚信自己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叙事角度。
“是观众救了这个电影”
可是,等到影片即将上映时,陆川对自己的选择开始有了一些担心,因为在几场媒体点映时,有人提出可能会有争议,毕竟在中国会存在民族情绪,而随后一段时间,“舆论好像被绑架了,所有的评论都在谈论这一点,你影片的其他探索都不谈了。”就在影片“前途未卜”的时候,陆川说是观众救了这个电影,“我见了一两万观众,从来没有人站出来说你的角度我接受不了,观众觉得他看到的就是事实,他不管是什么角度,屠杀、强奸这些事实都在这,而中国人的抗争也在,角度只是个叙事姿态。”陆川说,他还要特别感谢新浪,“新浪保护了这部电影,这种保护并不是说它一味地说《南京!南京!》的好话,拔高它,而是以冷静、客观、开放的姿态包容了对影片的所有争议,让它去自由地成长。所以像新浪这样的媒体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有自信的国度和公正的媒体所应有的风范,《南京!南京!》如果不是被像新浪这样的媒体保护,它会被引到一个民族主义的大坑里去被活埋。”
“这四年是我长成的过程”
《南京!南京!》四年的诞生之路走得极其波折,陆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说过在过去四年里,他有很多次都感觉到了绝望,但是现在回头重新审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他觉得所有业务方面的困难都不算困难,而是一次值得怀念的经历,这四年也是自己作为导演成长的过程。“从我拍《寻枪》700万的投资,到《南京!南京!》7000万的投资,拍摄方面我没有问题,但是在剧组的控制上、制片统筹方面是略有欠缺的,这四年正好是我长成的过程,让我弥补不足,而且它给我动力。”陆川说,制片过程中体验的波折、动荡让他深刻地体验到了这部影片的能量,甚至到后来会感觉这是一次长征,“我一直在看《毛泽东传》,我最爱看的就是他怎么带队伍过草地、雪山,怎么跟队伍中意见不一样的人去沟通,怎么到达目的地。”陆川说,“南京长征”中遭遇的挫折也会让他更深地体验那场灾难。
“拍摄《南京!南京!》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严格地说,《南京!南京!》的观影体验不能定义为一次愉快的经验,残酷的事实、黑白的画面、压抑的氛围,大多数网友在参与新浪娱乐的调查时都表示不会去看第二遍,因为“受不了”。然而,陆川却整整坚持了四年,“我也觉得挺变态的,我怎么就能撑下来,我不知道,没有答案,我就是撑下来了。可能我是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去做这件事,处于一个抽离半抽离的状态,那些东西还没有真正发酵出来,真的体验其中的情感可能还需要一年半年的时间。”尽管遭遇了已经发生或者还未发生但可以想见的困难,陆川仍然认为拍摄《南京!南京!》是他,也是中国电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责任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力量,中国的尊严,中国电影人的力量。” 柯璐/文 陈莹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