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前两年一度被认为开始从“四大花旦”中掉队。然而今年,她自导自演的《杜拉拉升职记》票房过亿几无悬念,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老徐自摆脱了玉女的头衔后,晋升为知名博主、电子主编、卖座导演,职场上一次次华丽转身让如今的老徐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具商业价值,她以自己敬业搏命、甚至有些世故圆滑的奋斗史,告诉天下的女性,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有了想象力还要付诸行动。也许唯有这样,当其他女星欣喜于“老大嫁作商人妇”时,骄傲如老徐才能豪迈宣称“我为什么要傍大款,我自己就是大款!”
专题策划:徐晖 撰文:本报记者 苏蕾
职场:三次飞跃
从1994年她主演第一部电视剧《同桌的你》算起,徐静蕾已经出道16年了。和杜拉拉所经历的定律式的公司职场不同,徐静蕾的成功与光环几乎是不可复制的,但仍然有迹可循。她一步一步走来,不仅靠的是天赋和机遇,也有智慧和勇气,以及无限的想象力。从“青春玉女”到文艺片女导演,从中国最“火”博主,到拥有自己的电子杂志,这一次,凭借票房过亿无悬念的“中国第一部时尚大片”《杜拉拉》,徐静蕾完成了向商业片导演转型的蜕变,华丽地变身都市职场女性的时尚代言人。
在内地一线女星中,她显得与众不同,在演员、导演、制片、主编等角色之间轻松游走,每一个都扮演得相当出色。
玉女掌门人
和杜拉拉一样,徐静蕾也经历过新人阶段,“清纯”是人们对她的最初记忆。她真正走红是在1998年主演了张一白的“内地第一部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之后,在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徐静蕾都是内地青春女星的掌门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在做演员这件事上,“还没做好思想准备的时候”就已经小有所成了。
新晋导演
2002年,徐静蕾不仅主演了《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爱你》等5部电影,而且还成功地将头顶光环“改版升级”——执导了自己的首部电影《我和爸爸》。在这部会集了叶大鹰、姜文、张元等大腕导演和演员的影片中,徐静蕾以投资人和导演的身份,在票房和口碑上,都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从此稳稳占据了影视界第一才女的宝座。2004年,徐静蕾执导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举获得了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两年后,她又执导了第三部电影《梦想照进现实》,由于这是一部实验性相当强的作品,观者寥寥。之后整整三年,徐静蕾作为导演,没有任何作品,只参演了《投名状》、《新宿事件》等以大牌男星为主的电影。不过,她并没有闲着,开公司、写博客、办电子主编、美国游学,一步步充电。
过亿女导演
徐静蕾再次回归已是2009年了,她买下了已有百万群众基础的“职场小说入门级圣经”《杜拉拉升职记》,并宣布将自导自演这部电影。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就连广告植入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有了几年做公司的经验,老徐已经从当年的文艺女青年蜕变成一个真正的职场人士。4月15日,《杜拉拉升职记》正式公映,中影集团总裁韩三平预言:“中国第一个过亿票房女导演很可能就此诞生。”上映后首日票房850万元也不俗,票房过亿或许指日可待。
三“花旦”情路大不同
情场:只爱才子
与徐静蕾有关的名字包括王朔、韩寒、张亚东、黄觉(至于最近的黄立行,则真实性可疑,而博宣传的成分更多)……也许徐静蕾也多少从她的恋情中获得了一些Bonus(好处),但人们有理由相信,其爱情的动机是美好的,过程是享受的。在老徐的情史中,和王朔的忘年恋也许是最非常规的,但王朔能给她什么呢,文艺圈的游戏规则、微妙管用的人脉资源、对文艺那点事儿的悟性……和章子怡坐大腿喂葡萄争角色、被爆当小三换取投资等相比,这些实在够“文艺”的,更何况王朔还曾半开玩笑地对媒体说,别墅是老徐买的,一个红颜知己做到这个份上也算够义气的了。在女星纷纷将嫁入豪门作为自己最佳归宿的大环境下,徐静蕾说自己从小就受“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影响,从来没喜欢过一个做生意的人,她喜欢的都是才子。“我为什么要傍大款,我自己就是大款!”有着这样的自信和骨气,在女性独立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徐静蕾和她的电影能得到众多白领的追捧,也在意料之中了。
徐静蕾版
职场上位“三定律”
徐静蕾无疑是“四大花旦”中最有才气的,她恐怕也是四人中情商最高的。她世故圆滑、敬业搏命,在娱乐圈的晋升定律值得借鉴。
1 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经典案例:自投、自编、自导、自演《我和爸爸》
徐静蕾说,自己并不是做演员达到了某种高度才转去做导演,只是受不了每天要等,而一年也碰不上一个好剧本的等待让她差点得了神经病。于是,当偶像明星的片酬让她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她开始主动出击,出资拍摄《我和爸爸》,尝试把握自己的命运。这部导演处女作不仅收回成本,还让她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2 将想象力付诸行动
经典案例:创办电子杂志《开啦》
徐静蕾说,做事情没有一定的盲目性是不行的,在做的过程当中,最容易知道有什么问题和选择一个解决办法。正因如此,老徐总能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和表现——转型当导演、出博客书、拍商业电影……徐静蕾说,不论什么,自己一旦起意,就很快会行动起来,没有前思后想,做过多的未雨绸缪。据悉,她创办《开啦》电子杂志就完全是靠着冲动和激情。如今已成为拥有几十万固定读者和固定广告客户的成熟电子刊物。
3 业绩才是硬道理
经典案例:《杜拉拉升职记》广告植入收回2/3成本
虽然不是营销人员,但徐静蕾很清楚,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业绩”。作为导演,这“业绩”不仅包括电影的品质、口碑,还有投入产出比。徐静蕾最值得骄傲的,或许是她的电影从没赔过钱。和总抱怨国人看不懂好片的胡玫相比,老徐显然更有商业头脑。在拍《我和爸爸》时,刚从演员跨界过来的她别出心裁地把叶大鹰、张元、姜文等大腕级前辈导演召集在一起,让他们相互飙戏。不管电影拍得如何,这个戏剧性的组合就足以抓人。在时尚与奢侈品文化日益大行其道之时,徐静蕾请来为《欲望都市》做服装造型的帕特丽夏·菲尔德打造“杜拉拉”,光靠广告移植在内的各种形式就收回了三分之二的成本,上映首周4天更有4400万元票房入账。
“老徐金句
我36岁了,那怎么了?你说我剩下了吗?我当然不是,我可抢手了!
——被指剩女
没有什么东西是靠得住的,金钱更靠不住,相对来说我倒觉得才华、技能更有安全感。
——被问择偶条件
我根本不是我演的那样,你觉得我是本色出演,那是因为我演得好!
——被质疑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