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斯洛亚塔米是伊朗电影复兴的重要推动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执导的《特写》、《生生不息》、《橄榄树下的情人》、《樱桃的滋味》、《风将把我们带向何处》等影片多次在世界各大国际电影节获奖。尤其是《樱桃的滋味》以哲学家的目光探讨了生存与死亡的意义,获得了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前天,在阿巴斯下榻的马爵士迪大酒店,笔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阿巴斯是一位颇具绅士风度的电影大师,为人非常随和,口才极佳,具有外交辞令,但讲话内容并不贫乏,充满了幽默和思辨色彩。他委婉而又一针见血地对中国电影提出了忠告。
记者:记得您曾宣称今后不再参加国际电影节的竞赛,这次为何又来戛纳参赛呢?
阿巴斯:我的这部新影片《10》是运用DV方式拍摄的,这次来戛纳主要是想听听各国同仁们对这种电影摄制方式的意见和看法。
记者:您用DV“磁转胶”的方式拍摄影片是不是由于资金不足?
阿巴斯:绝对不是。现在我拍摄影片的资金很充裕,很多制片商都想跟我合作,昨天上午美国米拉麦克斯的总裁请我吃饭,想给我的新片投资,我这次运用DV方式拍摄影片,主要是考虑如何使我自己的创作风格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保持和发扬,我拍戏从来不用专业演员,从来不用化妆,从来不用置景,原来用胶片拍摄,还有一支摄影队伍需要管理,而这次用DV技术,直接就可以拍摄,能够把我推崇的自然主义风格更推进一步,这种拍片经验对我的创作来说很宝贵。
记者:您关注中国影片吗?
阿巴斯:我非常喜欢中国电影,张艺谋、陈凯歌、侯孝贤、王家卫的影片我看过很多。
记者:能不能谈谈对他们影片的印象?
阿巴斯:侯孝贤的影片我很欣赏,我很推崇他反好莱坞的创作路线,对此很有认同感,他的《戏梦人生》我看完之后很感动;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我听说3年了,许多人向我推荐这部影片,所以我带着很大的期望看了这部影片,结果有点失望,这部影片过于形式主义了。我发现目前中国电影,像陈凯歌的《刺秦》、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张艺谋的《英雄》风格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浓郁,越来越有好莱坞电影的风格,这样很可惜,好莱坞电影像一把大伞罩住了全世界的电影,我自己坚决逃离这把大伞的笼罩,绝不会与好莱坞电影为伍,好莱坞的制片商出上亿美金请我拍片我都拒绝了。
记者:您是否去过中国?
阿巴斯:中国是我很向往的一个国家,很可惜我一直没有去过,最近上海国际电影节邀请我做嘉宾,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一定会去的。长江日报戛纳专电石宇 魏孝明/摄
短信世界杯站,随中国队征战世界杯
短信世界杯站:新闻、游戏、动感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