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明星、记者和影迷把小城丽都“淹没”之时,“威尼斯电影节”迎来了它70岁的生日。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河默默见证着世界电影70年的风云变幻,并把“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冒险精神”镌刻在了电影人的血脉之中。倡导独立自主的实验精神,推崇纯正的文艺电影,古稀之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始终保持着孩子般的纯真与好奇,用宽广的胸怀接纳着不同的声音,提供给新锐导演高高起飞的平台。
近年来,强调电影为严肃艺术服务的威尼斯电影节虽然在商业运作上落后于柏林和戛纳电影节,但其独特的选片原则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却令国际电影界尊重与景仰,甚至被誉为“真正为电影而设的电影节。”
从今年的参赛片来看依然保持着对电影艺术性的注重。英国影坛老将斯蒂芬.弗瑞尔斯的《肮脏的好东西》表现种族融合的当代现实,澳大利亚的新秀导演鲁夫.德.悉尔自编自导的《卡车司机》,所有人物只有身份,没有名字,德国女导演桃丽丝.多利的《赤裸》才气毕显,未映先热,葡萄牙的作品《我的声音》由弗罗拉.戈迈兹导演,是一部讲述年轻非洲姑娘的音乐剧。日本“天王级”导演北野武的《玩偶》是他自2000年的《大佬》后的首次出击,韩国影片《绿洲》则是风靡亚洲的《薄荷糖》导演李沧东作品。
威尼斯电影节的确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好莱坞的势力,这股势力不论金钱,只看品位,不需要哗众取宠的噱头,只求对电影那种孩子般的爱与真诚。
由中国导演田壮壮的重拍片《小城之春》、新人陆川导演处女作《寻枪》、美国金像奖导演斯蒂文.索德伯格新作《正面全裸》、日本导演冢本晋也的《六月的蛇》等组成的新单元“逆流而上”则以反传统为主题,期待能挖掘出更多有才华的电影新锐。从历史上看,黑泽明、沟口健二、萨蒂亚吉特.雷伊这些电影泰斗就是由威尼斯从默默无闻到享誉世界。在浮躁喧闹的今天,对电影的探索如此执着,威尼斯显得孤独而珍贵。
当然“金狮”在昂起高贵头颅的同时,也没有安于一隅,故步自封。今年组委会摒除民族偏见,首次聘请外籍人士担任组委会主席一职。成功挂帅柏林电影节长达22年的德.哈德恩也果然不负众望,上任伊始便推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计划,其中就包括巩俐执掌本届评审团主席,并力邀一干奥斯卡影帝、影后、名导前来助阵,大有东山再起、重振雄风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