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10日,英国超豪华油轮“泰坦尼克”号驶离南安普顿港,踏上奔赴纽约的处女航,4月15日凌晨2时20分,号称永不沉没的它消失在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之中,1522人同时罹难;1998年4月3日,“杰克”和“萝丝”的爱情故事一夜间风靡神州各地,创下了至今无人匹敌的3亿多元全国票房纪录;2003年4月11日,蛰伏5年之久的詹姆士-卡梅隆终于推出了他的电影新作:《海底幽灵(G host of the Abyss )》,主角依旧还是“泰坦尼克”。
卡梅隆的“海洋之心”
卡梅隆对于海底世界的一片痴迷早在15年前便有一部科幻巨片《深渊(The Abyss )》可以佐证,拍完《泰坦尼克》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地迷上了海底沉船。就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后不久,一个为泰坦尼克号拍摄全新纪录片的念头诞生了。经过几年的准备,2001年夏天,卡梅隆带着一队由顶尖历史学家和海洋专家组成的远征队来到了北大西洋。在拿另一艘著名沉船——德国名舰俾斯麦号战列舰练手拍摄完成D iscovery频道纪录片《远征:俾斯麦号》之后,他们便开始着手拍摄本片。拍摄工作在秋季完成,经过1年多时间的剪辑与后期制作,最终在本月于全美各大I max立体影院和70多家经特殊改造过的剧院内放映,戴上特制的立体眼镜,您就能跟随镜头体验这一次逼真的探索沉船之旅。
超百万机器人当上主角
5年前的《泰坦尼克》一举捧红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这次的主角位置却被机器人取代。接受这次远洋使命的还是拍摄《泰坦尼克》时的那艘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海洋研究探险船。舰载的和平1号和2号两艘微型潜水艇将剧组人员带到了2万英尺的海底,然后就轮到新出现的
ROV遥控机器人大显身手了,这是卡梅隆的弟弟麦克耗时三年的心血之作,每个机器人的总成本达到125万美元。一蓝一绿分别叫做杰克和艾尔伍德,正是当年的卖座片《福禄双霸天The Blues Brothers》里的一对活宝主角。依靠它们自带的无孔不入的光纤镜头,普通观众才得以在91年后第一次深入泰坦尼克号残骸内部一探究竟。至于本片拍摄所使用的3D摄影机本来是为导演的另一个拍摄计划(进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拍摄一部外太空纪录片!)而准备的,但最终却先用在了这里。这种数码3D摄影机,一改以往I MAX传统3D摄影机每拍6分钟就要花上20分钟重新换带子的局限,每次都可连续拍上2个小时,大大提高了拍摄质量与数量。
忧郁感伤好比“海底幽灵”
“当我还是个小孩时,泰坦尼克的故事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神话,但现在我却能真正的站在它的残骸面前,指着这里或是那里感慨‘这里是当年乐队演奏的地方,这里是船长指挥大家登上救生艇的位置’,那种感觉十分逼真。看着这个纪录片,你能更切实的想象当年所发生的那场灾难,能更清楚的理解这场悲剧,这就是我们希望带给观众的。”跟随着光纤镜头,我们进入船舱内部豪华的舞厅之中,高贵的彩色玻璃依旧完整如故,奢华至极的特等客舱内一只男式礼帽静静地搁在桌子之上,只是所有的生命仿佛都在那一刻同时消失了一样,这份挥之不去的忧郁与感伤充斥着整个59分钟,再加上后期用电脑特效添在甲板上和船舱里的乘客幻影,《海底幽灵》的片名更是显得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