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1年之后的20多年内,因奥利维拉的作品对现实的隐喻,迫于政治压力,他几乎完全脱离了电影圈。
从1990年至今,长寿的奥利维拉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每年推出一部影片。
奥利维拉20年息影
出生于1908年的葡萄牙电影大师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是葡萄牙当之无愧的国宝级艺术家。如果说是他支撑起了葡萄牙电影的半壁江山,也并不过分。
奥利维拉出生在富有的工业家家庭,求学于西班牙。他的电影生涯开始于30年代,他的早期作品风格受到法国先锋派和苏联纪录电影的影响较深。1931年,他完成了第一部纪录片《杜洛河上的苦工》,真实敏锐地记录了苦工的生活。影片虽然大获成功,但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此后,在葡萄牙的高压时期,奥利维拉得不到官方的支持,多个拍摄计划都不了了之。在30年代,他导演的几部短片都没有获准公映。
1942年,奥利维拉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街头少年》,这部早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崛起之前的电影,采用了不少与其相似的手法,包括由非职业演员出演,实景拍摄,反映普通人生活等。但这部关于愧疚与恐惧、欲望与越轨的作品同样没有获得官方的认可,19年后才解禁,当年就获得戛纳奖。
迫于压力,1941年之后的20多年内,奥利维拉一直处于息影状态,几乎完全脱离了电影圈。而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一批电影爱好者奉他为先锋式的偶像,大事宣传,使他成为了一个呼唤改革的标志,为他重归影坛打开了局面。
奥利维拉回归
60年代葡萄牙新电影开始兴起,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影响下,新一代电影人试图改变葡萄牙电影的落后状况。奥利维拉积极参与和支持了电影改革,与青年电影人合作,推动了新电影的发展。他本人开始进入创作的活跃期。
1963年,卷土重来的奥利维拉执导了《春天的活动》,这部充满政治隐喻的影片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认可。这部作品和紧接其后的《猎人》被认为分别象征了奥利维拉观念中的“天堂与地狱”。
直到70年代初奥利维拉才再度进行故事片创作。他以“爱情挫败四部曲”确立了在国际影坛的地位。在这些电影中,他比较完整地表达了以电影记录戏剧的思想。《今与昔》直接根据话剧改编;《贝尼尔德》保持三幕静态舞台剧程式,完全尊重原本,没有外景,只有三个内景,充分利用光线、音响、镜头调度等手段,使之呈现出电影感。《毁灭的爱情》根据葡萄牙作家卡米洛-卡斯特洛-布兰科的作品改编,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奥利维拉“尊重原著”的观念,对小说“完整的改编”,演员不说的话就由两个画外音完成,影片长达4个多小时。尽管场景构图的高超处理和颇具特色的长镜头显示了奥利维拉深厚的艺术功力,但这部影片由于过长的长度只能作为电视连续剧播放,结果在葡萄牙国内成为笑柄。直到后来影片在国外得到普遍赞扬,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这部杰作。
正是四部曲奠定了奥利维拉世界大师的位置,他的创作在国际资金的投入下也越来越顺畅。他的计划越来越雄心勃勃,《缎子鞋》更是绝对忠实于原著,把电影是舞台剧的音像记录的主张发挥到了极致。剧作全文都被搬上银幕,长达7小时。
90年代这位年事已高的大师更是令人惊讶地焕发出空前的活力,他以平均每年一部作品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奉献出佳作。其大部分影片由自己剪辑,有时候还兼任摄影。让人不得不感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部分获奖纪录
1985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1991年,《神曲》Divina Comédia A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
1996年,《游园会》Party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1999年,《情归何处》Lettre La入选戛纳电影节
2000年,《福音与乌托邦》Palavra e Utopia获得Bastone Bianco影评奖
2001年,《我要回家》Je rentre àla maison第11次进入戛纳电影节的竞赛单元
2003年,《会说话的照片》第五次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桥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