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日本动画片--MATRIX之母《攻壳机动队》(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3月25日09:23 金羊网-新快报
 
 

  在电影《黑客帝国》系列已经成为全球性话题的同时,更早的同主题日本动画片《攻壳机动队》却没有获得与之同等的知名度。但实际上沃卓斯基兄弟自己都承认“黑客”系列的灵感来自于这个系列的漫画,所以当今年3月份《攻壳机动队Ⅱ》在日本公映之时,我们更没有理由忽略这个堪称“MATRIX之母”的动画大片。

  故事:

体验佳能,获佳能大奖!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庆祝三星YEPP新品上市 LG寻宝 好运连连!

  2029年。世界已经被网络所覆盖,而人类的构成也产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保存着人类灵魂和躯体但内部却是由机械组成的人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城市里。

  Motoko Kusanagi是公安9区的一名女警官,作为一个改造人她被赋予了许多高超的能力。但她却因为同时具有机械能力和人类灵魂而感到深深的迷惑和怀疑,不知该把自己处于生命的何种位置。

  一个外号名叫“Puppet Master”的病毒出现在网络中,它不断吸附在改造人的头脑中,利用它们刺探极端机密的情报。通过与“Puppet Master”的几次交手,Motoko和另一名警官巴度始终无法将它捉拿归案。在行动过程中,Motoko头脑中的忧郁和迷茫与日俱增。

  《攻壳机动队Ⅱ》的OST封面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具已经损毁的改造人被送到9区的总部,就在技术人员要对它进行检查的时候,它突然接通自备电源开始讲话———此时“Puppet Master”正在它的脑中!原来“Puppet Master”是公安6区一个代号为2501的秘密制造计划的衍生物,它通过在网络世界中来回穿梭而体会到了自己的存在,是一个由机械和网络而产生的意识。它突破了防卫线向外逃窜,Motoko在一家古生物博物馆中找到了“Puppet Master”,激烈的战斗中,Motoko的身体被击溃。应Motoko的要求,巴度把两人的大脑接通,但意想不到的是,复活后的“Puppet Master”竟然劝诫Motoko和自己融为一体,原来它很早就体会到并极其欣赏Motoko的存在,它正需要这样一个优秀的人类灵魂来弥补自己本身的致命不足。经过一阵犹豫,Motoko同意了它的要求。这时,六区的直升机从空中飞至,用激光武器将“PuppetMaster”和Motoko的身体彻底摧毁。在巴度的保护下,它们俩的意识在一个小女孩的躯体中恢复,并重新站立起来,面对眼前一片阴暗和机械的城市,它们再度充满了自信。

  背景:

  本片是2000年戛纳电影节科幻电影展的放映影片之一。

  导演押守井是一名出生在韩国的韩裔日本人,从不满二十岁起就开始从事动画片的拍摄。所创作的动画片《Patlabor》系列在日本动画业内部深得赞赏,并且在欧美拥有一批忠实的拥趸。

  《攻壳机动队》取材于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的长篇连载漫画,它是日本第一部由外国(英国Manga娱乐公司)公司全资投拍的动画片,1996年上映后因为精美的绘画和诡异的情节在日本和欧美各国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攻壳机动队》在形式上完全摆脱了以往动画片人物画面死板僵硬的缺点,大胆采用了专业电影运动镜头的表现手法,影片制作过程中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许多场景皆是实地拍摄然后再将动画人物合成到画面中去。

  当然优秀的动画只是《攻壳机动队》的一个方面而已,贯穿全片的迷茫情绪才是真正吸引观众的地方。拥有强健机械体壳的Motoko对自己存在的意义所产生的怀疑正是一代失去目标的新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难题。这部动画片不惜耗费大量的笔墨去描写阴暗忧郁的城市街景和美幻绝伦的梦境,正是为了衬托在高技术和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所面临的无可挽回的失落感。最终Motoko不惜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切,逃避到一个自己毫不知晓的世界,而事实上还是无法摆脱思想自我毁灭的厄运。

  我们不得不惊叹日本动画家们把动画片和漫画所提升到的高度。他们先进的观念、敏感的社会意识和丰富创造力使众多动画片的创作者们相形见绌,甚至连那两个在好莱坞大红大紫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都不得不跑来借鉴:去年这两个日本漫画迷拍摄的那部《黑客帝国》在不止一处的关键想法上套用了本片的情节,甚至连片头弹出字幕的方式都和本片一模一样。由此可见日本动漫画在当今世界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从《攻壳机动队》谈起

  ———重新检视“机器人/人”间的那条界线

  AITNOG

  “科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无疑是动态、吊诡,而且有趣的。在旁观者的眼里看来,“科学”这幅作品总是在将要被完成的前一刹那被“科幻”模糊了所有原本应该清晰的笔触与界线,而被迫转变成另一幅更为复杂与不确定的作品。

  “机器人/人”间的辩证关系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机器人三大法则

  在ASIMOV(西方科幻作品的大师)的脑海里,“机器人”的定义一向是清楚的,相对地“人”的定义也一样是清楚的;所以“机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应该是可以被清楚界定的。于是我们有了著名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因为不采取行动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否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法则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的存在。

  姑且不论这样的社会关系建构合适与否,至少对ASIMOV本人或习惯ASIMOV的人们而言,这三条法则在逻辑上是清楚的。

  20世纪70到80年代,在P.K.DICK《银翼杀手》的世界里,“机器人”的定义开始遭到质疑:当科学的发达使“机器人”无法让人从外观上一眼断定,甚至是透过复杂的程序都无法加以辨认的时候,那“机器人”的定义该是什么?这项质疑所造成的效应并不单纯,因为这项质疑所松动并不只是“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它所摇撼的其实是“机器人?人”在符号定义间原本应该清楚存在的那条楚河汉界。一旦这条楚河汉界被涂销模糊,人与机器人的社会关系便从此陷入了恐怖的不确定样态当中而不能再回头了。

  好莱坞电影《银翼杀手》的海报

  正因连“宰制者/被宰制者”间的界线都已暧昧不明了,在P.K.DICK《银翼杀手》的世界当中,“机器人三大法则”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清楚的阶级与平衡的秩序,反而只留下了种种的怀疑挣扎、与一连串的痛苦──对“机器人”与“人”来说都是(如果还分别得出来的话)──就如《银翼杀手》电影里所引用的视觉基调一般:永远都是下着雨的黑夜,到处都是龙蛇混杂处分不清你我的拥挤。

  “机器人/人”的新秩序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著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推波助澜和资讯网路的强势蔓延,“科幻”的各种可能推演也进入了恐怖的加速分裂状态。“银翼杀手”所带来的质疑在经过无数的增生与转化之后,到了日本科幻漫画家士郎正宗笔下所描绘的《攻壳机动队》未来网络世界当中,“机器人?人”间的那条界线开始脱离涂销模糊的状态,而隐约进入了另一种新的秩序当中──一种更趋复杂的动态秩序当中。

  科幻泰斗ASIMOV

  在《攻壳机动队》的世界里,士郎正宗似乎企图超越ASIMOV与P.K.DICK对“机器人/人”之间因“人造物/原生物”这条基本定义界线产生动摇所带来的逻辑不安。不过他并没有以另辟蹊径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尝试引入西方古老“灵魂/肉体”二元对立的分类方式来“厘清”这个问题。

  基于某些周延的考虑,士郎显然在用词上作了些比较准确的修正(这在日本人来说是蛮难得的),《攻壳机动队》的英文名字“TheGhostinTheShell”就是士郎正宗所赋予“机器人/人”这传统二元对立项的一个统合式的新定义,而原先曾经径渭分明而后遭到涂销模糊的“机器人”与“人”这两个对立符号在这个新的定义之下便从此退化成了一连串连续光谱式定义轴线上的两个特殊基点。

  Ghost+Shell=一切

  灵魂是Ghost,AI也是Ghost。

  肉体是Shell,人造物也是Shell。

  人是TheGhostinTheShell,机器人亦是TheGhostinTheShell。

  听起来好像有点复杂,但真的不难。士郎正宗的意思其实明白:无论是“机器人”、“人”、或甚至是其他各种形式的意识存在,大家都是“TheGhostinTheShell”,也就是“Ghost+Shell”。易言之,所有存在形式的差异不过是各种不同Ghost与Shell间的排列组合罢了。

  至于在大家都是“TheGhostinTheShell”的统一定义与前提之下,各种存在之间要如何彼此尊重,或重新建构彼此间特殊的社会关系,《攻壳机动队》不打算(不应该也不能)提出规范性的架构,士郎正宗留下了一个引出方向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答基本上是开放的。(至于这个思考架构是不是士郎正宗的“原创”,似乎不是这儿的讨论重点,但感觉上东方禅味蛮重的,不是吗?!)士郎正宗所设定的这条重新面对“机器人/人”

  存在形式的光谱式定义轴线,以两个组合项的排列组合来构成,它们就是“Ghost”与“Shell”,在此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个部分是“Ghost”:用来指构成存在的“意识”部分,勉强可以翻译成“灵魂”,但并不是很恰当。对士郎正宗而言(我的猜想),相较于Soul这个词所带来的强烈“生物性联想”,使用Ghost来代替常用的Soul可能隐含的意思是:Ghost可以更广泛地用来指陈各式各样的“意识存在”。

  在《攻壳机动队》这部作品中曾经出现过的Ghost种类繁多,像是“自主的人类灵魂”、“人类灵魂的劣化复制体”、“由人类所撰写具自动学习能力的AI”、“在网路资料之海里自动产生的独立意识体”……。而其中,透过各种跨形体的传输管道(基本上,在士郎正宗的世界里是以高度发达的各种形式“网络”作为基础),各Ghost间能直接产生各种互涉──沟通、入侵、侵蚀、复写、甚至融合。所以单就Ghost层面来说,在分类与切割上几乎是越来越困难了。

  而第二个部分则是“Shell”:用来指构成物质存在的“物理”部分,形式多不胜数,举凡肉体、义肢、义体等均属此类,主要是作为“意识存在”的“载体”来使用。(“载体”,就是像碗盘和瓶罐一般的东西啦,只不过这里用来承装的是“意识存在”罢了。)在《攻壳机动队》的世界里,由于Ghost之间可以彼此自由地“流来流去”、甚至互相“盖来盖去”;而各个Shell也可以“改来改去”、以至于“换来换去”。是以“谁是谁”、“什么是什么”都快要搞不清楚了,“机器人三大法则”要用在哪里呢?“银翼杀手的挣扎”要对着谁呢?

  士郎正宗的科幻乌托邦

  在ASIMOV的世界里,“机器人”看起来像“机器人”;“人”看起来像“人”。在P.K.DICK的世界里,“机器人”看起来像“人”;“人”看起来还是像“人”(但人的内心却已不见得那么地像人了。)但在士郎正宗“攻壳”的世界里,“机器人”看起来不一定像“机器人”;而“人”看起来却也不一定会像“人”。重新听听《攻壳机动队》的女主角草剃素子所说的吧———我有时候会想啊:“或许我自己已经死了,现在的我只是义体及电脑所构成的模拟人格……”

  这就是士郎正宗所抛出来的问题──灵魂与AI的界线在哪里?肉体跟机械的界线在哪里?“人类”和“机器人”的界线在哪里?!

  在所有秩序被打散的同时,新的世界架构以问题的形式开放给所有的存在。这是士郎正宗所提供的科幻乌托邦,不是吗?!

  放在“机器人/人”的探讨框架之下,“变人”代表的是一种“木偶奇遇记”式的意识形态,奠基于ASIMOV式的“机器人?人”之定义关系与社会想像之中;甚至在P.K.DICK《银翼杀手》的世界里,“变人”的愿望都是可能存在的,因为在上述两套社会逻辑之中,“变人”所代表会是一种升华、一种渴望;但在《攻壳机动队》所提出的“美丽新世界”里,“变人”这种事情却只可能会一再地被重制为一连串的问号:

  “变人”?什么要变人?谁要变人?变为什么人?为什么要变人……

  《攻壳机动队Ⅱ》OST欣赏

  redhousepainter

  当《黑客帝国》三部曲落幕之际,虽然沃卓斯基兄弟未在电影最后打出MATRIX’SGU鄄RU———GHOSTINTHESHELL这一行鲜明的绿色大字,但前者对后者的抄袭早已是众所周知(个人觉得是原封不动的剽窃),今春老押带着《攻壳机动队Ⅱ》杀回由他一手缔造出的科幻世界。我感性地认为此举是老押对“黑客”徒孙的劈头棒打,或是对自己未参加《GHOSTINTHESHELL》TV版制作的无声抗议。老押重回江湖自然少不了他的御用音乐家川井宪次,如此强强联手岂有不重缔经典之理?去年我在看《GHOSTINTHESHELL》TV版时,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听觉上都对菅野洋子的全新配乐产生极大的抵触,那种混合着摇滚曲风的电子舞曲完全落入俗套,格格不入的感觉倒还没有,可就是稳中无奇,剑无偏锋。在看TV版的分分秒秒里,我的耳中回荡着的尽是电影中那一段段古日语合唱和清脆的串铃声。正所谓:川井不出,亦无谁与之争锋。

  《攻壳机动队Ⅱ》OST的内页插画

  在《攻壳机动队Ⅱ》中,川井宪次沿用了上部“谣”的风格,一鼓一铃,诡异深遂的古日语合唱,虽然这样的形式已经被我们听了千遍万遍,但那份震撼性依然直指人心。惟一较大的变化在于川井宪次削减了晦涩的AMBIENT元素,一些节奏段落的处理颇有宗教图腾的烈焰之感,这点在“傀儡谣阳炎は黄泉に待たむと”,“傀儡谣怨恨みて散る”,“傀儡谣新世に神集ひて”三曲中都有所体现。如此一来既延续了上部的世界观又突出了Innocence的崭新之处。而令人意外的是Innocence此次请来了爵士女歌手伊藤君子演唱了电影主题歌曲———《FOLLOWME》,说起这位女歌手和这首歌还真是大有来头:伊藤君子曾在前卫小号手日野皓正的乐队中客串嘉宾,《FOLLOWME》其实是她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代表作品。为了配合电影的神韵,川井宪次对伊藤君子的旧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不断回旋的鼓声宛如心跳,骤然间一个停止,世界便陷入一片寂静,那鼓声仿佛占据着黑暗里尚未凝固的空气,伊藤君子的歌声宁静哀伤,仿佛灰色的鸟儿飞翔在末世的废墟与河流之之上,无法触及坚实的土地。余音落下,竟也如黑色发丝飘落于梦里的垒垒荒冢。

  远在东瀛之外的我没有先睹为快的福分,不过我能肯定《攻壳机动队Ⅱ》的OST绝不会让各位失望而归。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