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综合报道(记者刘铮)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的美国夏季档争霸战中,有15部已经或即将上映的影片(其中包括一些支柱性的大片)是由首次导演长片的新手执导的,这个“处女作”数字比2000年上升了33%。美国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转变并不令人惊奇,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新手的要求很少,比如他们很少要求比美国导演工会限定的最低薪金16.8万美元更多的报酬,而且也不会要求拥有最终剪辑权。促成新导演受宠的直接原因则是2003年美国电影的平均投资(包括制作费用和宣传费)超过1亿美元,这种局势促使美国大公司决定采取
一种“非黑即白”的选导演法则———要不就找明星导演,要不就找第一次或第二次拍电影的新手。用明星导演需要花费大笔资金,然而票房相对有保障,使用新手则可以省下很多钱,还能发挥新手的创造力优势,并且可能培养出新一代的明星导演,而半红不紫的导演这两样优点都不具备。
“非黑即白”的信条首先于1997年被梦工场提出,这个公司出品的影片,要么出自斯皮尔伯格或罗伯特-赞米基斯这样的明星导演,要么就是出自像高尔-沃宾斯基(《捕鼠记》)或托德-菲利浦(《公路之旅》)这样的新手。“非黑即白”的信条慢慢在好莱坞大公司间传开,于是近年来涌现出大量令人目不暇给的新人导演,其中既有人执导《活死人黎明》之类“老油条”不愿碰的题材(扎克-斯奈德),也有人执导《康斯坦丁》这样众望所归的大片(弗兰西斯-劳伦斯),还有人执导《美国美人》(山姆-门德斯)或《芝加哥》(罗伯-马歇尔)这样既卖座、又具经典性的大片。(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