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第9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颁奖典礼上《PTU(机动部队)》赢得最佳电影奖,杜琪峰凭《PTU》夺得最佳导演奖。4月4日,第23届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杜琪峰又获得最佳导演奖,还是因为《PTU》。
一位对枪特别了解的朋友如是讲解《PTU》最后一场枪战,原话复述如下——
雨后的清晨4点,香港广东道,4个劫匪无意中闯入了警方与黑帮为了一支丢失的手枪而设下的局。5个PTU警员拔枪开火,4个劫匪纷纷中弹。导演杜琪峰在这里夸张了声音,画面反而用了极慢的慢镜头,表现出一种极其沉稳的旁观态度,让观众看清每个人在干什么。
插句话。如果是不懂枪的影评人评论这场戏,基本上会从杜琪峰如何用最慢的镜头拉出了最大的张力,显示出真正的大师级功力这方面下手,但忽略掉了《PTU》幕后极为专业的工作人员的努力,他们对枪支非常了解。在这场戏里,他们竟然利用枪支的特性,或者说枪支功能上的缺点完成了经典的艺术创作。
接着转述朋友的话。从戏上讲,这对已经看惯了枪弹横飞的迅猛的观众来说,可能会有一种不同的心理感受。从动作上讲,这是一个非常取巧地运用道具的方法。因为这个场面中,除了劫匪手中有3支AK-47和一支自动手枪外,其他人手中全是左轮手枪。左轮只能装6发子弹,若不把场面变慢,效果变夸张,乒乒乓乓几下片中的戏就完蛋了,对前面的铺垫来说不免显得后劲不足。若是把枪战加长,那双方火力严重不成比例,警方很快就顾不上摆造型逃到一边换子弹去了。
火力不足,这确实是警用左轮的一个明显问题,在《无间道》里,大楼外的那场枪战就是将警方个个都拍成神枪手,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无间道》拍摄期间正值香港警察换枪,将重案组、内部调查科等部门的左轮换成了格洛克自动手枪,就是梁朝伟顶着刘德华头的那一种。
再插句话。在《无间道3》上映时,我曾特别问了导演刘伟强、麦兆辉以及编剧之一庄文强,香港警察换枪,有没有影响到他们对枪战场面的设计的影响,不过他们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接着转述朋友的话。格洛克的火力强大,可惜在片中没有出声。说回左轮,香港警方使用的左轮,应为史密斯.威森,或仿制的史密斯.威森左轮手枪,口径为0.38。一般便衣警员如CIA,用的是短枪管型,军装警员如PTU使用长枪管型。左轮枪是世界上警察组织的制式配枪,左轮没有卡壳的问题,0.38英寸子弹又具有相当威力,使用这种枪很符合警察使用又节制暴力的形象。
但在罪犯手中的火力日益凶猛的今天,左轮就显得吃力了。《PTU》最后一段,任达华带的小组一共5个人,一支枪6发子弹,他们总共才有30发子弹,一支AK-47的子弹就与他们一样多。这也就难怪,在要求主人公耍枪耍得有型,又要枪声不断的吴宇森电影中,很少出现左轮。
所以用朋友的话来完成这片文章的主体,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去描述画面,另一方面是借专业人士之口说出《PTU》幕后设计的精妙之处,而这些纷纷落在银幕上,构成让人赞叹的画面。而在知道了这些之后,会让人忍不住说一声:真牛。《PTU》的每一枪其实都是精妙计算的结果。
在这部画面沉郁的影片中——所有的情节都发生在一个晚上,没有一个所谓的好人或者坏人,在一个丢枪的动机之下,每个角色都成为链条里的一个环节。这样让人想起《大块头有大智慧》。许多人喜欢杜琪峰(与罗永昌共同执导)的另一部作品《枪火》(1999),它受欢迎的原因显而易见:黄秋生吴镇宇等演员表演老到,角色设置彼此契合,枪战场面精彩。不过,4年过去,杜琪峰显然更有兴趣探讨因果关系,而不是仅仅去歌颂兄弟情义。
杜琪峰下一部片子有可能是《向左走,向右走》那样的平平之作,也有可能是《孤男寡女》那样票房大热、也仅仅是票房大热的电影。虽然《PTU》已经是经典,但不能指望杜琪峰以后部部都按照经典的样子去拍。这样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