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神、人与人命运之间悲剧性的对抗与挑战,是古典神话与史诗文化中最动人的部分,而电影《特洛伊》的败局也正在这里
“史诗”二字大约是6月这10天以来最不绝于耳的媒体强音 60年大庆的“诺曼底登陆”无疑史意正浓,诗兴勃发;以“冷战终结者”的谥号载入史册的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也在这初夏的日子里满怀诗意地辞世而去,“那双曾几日没有睁开过的眼睛毫不混浊呆
滞,反而清晰澄蓝,充满生气”(里根之女帕蒂语)。然而,连日来在全球影院与娱乐传媒上掀起又一场“史诗”狂潮的,却并非这些真实可感的历史事件,而是 且当然是 好莱坞制造出的另一部亿元当量的古装巨片《特洛伊》。
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战争”现身银幕,其实算不上新鲜货色,2003年,一部规模略逊、趣味相仿的同主题电影《特洛伊的海伦》(Helen of Troy)也曾闪亮登场,只是被当年“王者无敌”的《指环王3》与《黑客帝国3》压得抬不起头来,惟余那匹硕大无朋的木马被运进城门的场面还令人印象深刻。今夏再度披挂上阵的华纳版《特洛伊》可谓正当天时,不单有执导过《空军一号》、《独立日》的美国主旋律大师沃尔夫冈.彼德森操刀布阵,更邀来一干新老帅哥——已逾中年的嬉皮士布拉德.皮特和青春妙龄的《魔戒》精灵奥兰多.布鲁姆——脱得像“掷铁饼者”一样,蛊惑起全球女观众的芳心:“男色争春、女星斗丑”似乎是这一两年来好莱坞一套新的法宝,用到《特洛伊》上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但舍此之外,这部搭上“史诗”号巨轮的好莱坞电影还有多少可以称道的呢?那几场舞刀弄剑的厮斗?那一段玉石俱焚的爱情?那几幕还算壮观(却已凸显“审美疲劳”)的战争特效?抑或是几千年前那一场尔虞我诈的血腥战争?不如让我们扯两句“史诗”的闲话,多少胜过打探那帮“特洛伊”明星的花边消息。
好莱坞的《特洛伊》与“史诗”无关
以文学史家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大抵是人类精神幼年期的产物:神人之间尚无明显的分野,英雄的事迹与王国的战争构成故事的主线,而四方浪迹的吟游诗人,则成为这种古老诗篇的薪火传承者。远自古印度的《罗摩衍那》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近至迄今仍在中国藏区传唱的《格萨尔王》,都曾在夜幕之下、火塘之畔,如甘泉血脉一般流传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