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刘烨最新电影作品《刘星》专题 >正文

幸福一村:最爱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18:22 新电影

  刚到北京时,有天深夜,晃晃、阿诺、耀羊都睡不着。阿诺第一次见我,就问我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为这,阿诺还大醉了一场。这天,他要问起这个问题。我们都不知该如何回答。阿诺说他的前三名是[八部半]、[七武士]和[教父]。这3部影片,我也谈得上喜欢,但要说到能牵动神经和肺腑,怕还不够。不是说这电影不好,而是不能震动我,仅仅是我。就像我见到杨玉环(虽然我也是喜肥的),也不一定愿与她比翼、连理。“好”与“爱”是两码事。对,我下面要说的10部电影,非常幸运的是大都在影史上都相当显赫,也许还会继续显赫
。这暴露出我附庸风雅的一面,但我是实心实意地在这么去做。

  [感官王国]

  多年以前,要找到这部影片比较困难,我还算比较容易。我有几个非影迷的哥们看过之后,都赞不绝口。我是因为最早看到日本著名影评人佐藤忠男关于大岛渚的专著。当时,他的影片一部也没有看过,却直觉会喜欢他的电影。先看的是[青春残酷物语]和[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都感觉不错。接下来,就是这部。很多人,主要是女性,看了一遍就不敢看第二遍。我还好,对那些自然主义的性爱描写,也不以为逆。他们认为只要这样才能相爱,才能确定对方的存在,那就这样做吧。

  我一直对情色片有所偏爱。[巴黎最后的探戈]、[巴黎野玫瑰]、[亨利和琼]和[新桥恋人]我也很喜爱。但西方人的性都有种神话的意味,不像我们东方人把这视为柴米油盐,既必不可少,又是获得能量的重要途径。喜欢女主人公梦境的那段,她裸着身子在空旷的广场上的台阶边。也喜欢女主人公捏一个小男孩性器时,脸上浮现的莫名的凄凉。也就是这部电影,让我认识到,人的其它器官跟人的面庞一样,都是理所当然并能够光明正大的。更让人不安的,还是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狂劲。

  紧跟[感官王国]其后的[爱的亡灵]我也非常喜爱。

  不管我的性别如何,我都不可能这样去爱一个人。

  [罗马]

  费里尼是大师中善于转变风向的导演,他早期写实主义作品[道路]和[卡比利亚之夜],我也是爱得不行,也爱上了他的妻子玛格丽娜-朱西娜,那是个长相不够雅观却是天使一般的演员。而[罗马]在费里尼的电影序列中也是部难以界定的影片,让我着迷的就是这种情绪奔涌却又难以捕获的感受。这是部容量超强,艺术野心极大的影片。有次跟章明导演聊到此片,他说费里尼一成心想表达,反而会弄巧成拙。我有个哥们也说此片有些过于浩荡,可我顾不了这些。我从这部影片里,看出费里尼对罗马、对电影、对那些肥肥的女人是有感情的,对人生也是这样。剧场如同妓院,妓院如同剧场。演员在卖力地表演,而妓女却有种待价而估的傲然。这就是人类的艺术史吗?我不得而知,但我喜欢费里尼的态度。像尊重人一样尊重艺术,像热爱人一样热爱艺术。你的打盹,你的无事生非,都是你“爱”的表现。结尾,剽悍的摩托车队横穿整个罗马,此时的罗马一片空寂,夜凉不再如水,像是时刻准备被蒸发。你看不清,这是费里尼的悲还是欣。我们对我们深爱的事物,大概也是这样。

  我还没有看过一部影片,通过这样的形式表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数千年的历史。只有一个镜头的[俄罗斯方舟]也试图这样,也基本上成功了。但不如[罗马]那般圆融、通畅,让人不知其所以然的沉醉。

  [得克萨斯州的巴黎]

  这部影片在我国公映时,[大众电影]上有个作者还怪当时观众的欣赏水准太差,按现在的话说,是有点不厚道了。现在能看懂这部影片的人,应处于与日俱增的态势。我第一次是在电视台里看的,那年我16岁,老实说,我看得津津有味。我非常喜欢那个女演员娜斯塔西娅-金斯基,她的脸极有雕塑感,我也只是喜欢她的皮相。她主演的片子我还看过几部,都有一定的质量。假如上海译制片厂弄到她演的片子,均由刘广宁代言,刘广宁的音质极好,纯真中又带点性感。这部影片看完后,让我喜爱的还是男演员,他叫斯坦通。他名气不大,却是少有的能在平静如水中表现男性忧伤的演员。

  老婆跟人跑了,为了找她,人都傻了。等稍有理智,又继续去找,找到了,老婆脱光了衣服可以为任何想看她身体的人看。这时,他告诉他老婆,他还爱她。这是怎样的时光不再,又是怎样的青山隐隐、绿水悠悠。文德斯把城市拍得像沙漠一样,人烟稀少,而敞蓬车则像孤寂的骆驼。这片子的音乐很好,空空的,像什么也装不下似的。

  [杂嘴子]

  我一直喜欢看儿童电影,那一年连看过几部关于孩子的优秀电影,孙周的[心香]、李少红的[四十不惑]。还有完全以儿童为主的[我的九月]和这部[杂嘴子]。这是两部中国难得的有着真正儿童情感,又有广阔社会背景的影片。我是我和我母亲一块儿看的这两部影片,我曾问过母亲,她更喜欢那一部,她说是[杂嘴子],我也一样。

  我想很多人大概不熟悉这部影片,据说这片子在国外拿过一个什么奖,这年头,中国电影在海外拿奖,已拿得让人麻木不仁了。这也算是第五代女导演刘苗苗真正的成名作,她后来的[家事]和[家丑]我都因为她的缘故而去看了,但与[杂嘴子]都有一定距离。

  一个西北农村的孩子因爱多嘴多舌而惹出许多祸端,简直让他的寡母操碎了心,并险些让他的哥哥娶不上媳妇。他还遭到小伙伴们的孤立,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惩罚了他们,并得到了自己最想拥有的友谊。他的哥哥在起媒窑事故中死了,他的已有身孕的嫂子准备打掉孩子,并离去。乡亲们想把她找回来。这个杂嘴子却说:不必了。

  我一直对国产电影情有独钟,我想来想去,还是这一部。童心也一样茂盛也一样泛着凉意,这比[城南旧事]来得更为深重,也比[我的九月]更值得思量。人生不再是奇迹,而是由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破碎累积而成。“杂嘴子”要不管不顾并屡教不改地说出他能看到的一切,他能想到的一切,我们呢?这难道就是童言无忌?真的能无忌吗?我甚至认为本片甚至超过了我非常喜爱的另一部极其优秀的前苏联儿童影片[丑八怪]。

  有必要说一下这片的编剧杨争光,他编过[双旗镇刀客],还有电视剧[水浒],但最好的还是这部虽小巧却意韵深远的[杂嘴子]。

  [东京物语]

  跟大岛渚一样,小津安二郎也是从耳闻中,直觉这是个相当了不起,乃至伟大的电影大师。当然这也跟他所勾描的东方情愫极合我的口味有着密切关系。老早就听说过小津的这部名作,但隔了很多年,才看到。那是一个深夜,整个房间里就我一个人,我知道就是天方大白,也不会有人会叩响我的门扉。

  电影看得久了,越来越对悲喜太过鲜明的电影提不起兴趣。整个世界,真值得我们绝望或者傻乐吗?小津的缓慢不像伯格曼是若有所思的,他是散淡的。你甚至觉察不出他是在节制什么,你只会感觉他一举手,一投足就是这般沉敛、优雅。娴静的镜语,人们在出画入画。母亲死了,父亲还活着。

  早在新旧更替之前,人世便已是一派沧然,所以也不必心头猛然一悸。还是佐藤忠男,他说小津的电影虽然有榻榻米和和服,但他电影表现的绝非全然的日本。我总爱说“生死爱恨”四个字,[东京物语]里就全部容纳了,但不仅仅是这,还有小津对无法回避的人生困境时的态度。淡定中又潜藏着几许隐隐的的孤傲,人生总会如此,倒不如坐看云起,说不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接下来,又看了小津的[浮草]和他最后一部作品[秋刀鱼的味道]。仍是丰姿俊爽,有难以言传的人生美味和况味。也深知,小津是独一无二的,他也只能独一无二。小津的首席御用笠智众,是全世界演戏最多的演员,有200多部吧。这是继三船敏郎、仲代达矢、高仓健之后,我最喜欢的日本男演员之一。总是那样彬彬有礼,不管是和服还是西装,总是那么整洁,没有刻意的修饰,却一样合身合体。小津还喜欢用一个叫原节子的女演员,长得极端庄,也谈得上漂亮。只是我不喜欢她笑,太甜了,太正规了。

  “真讨厌”。这是片中小女儿说的话,她指的是人心的流失。这话一出口,反而不讨厌了。人总是要长大,要老,要死。在小津看来,这是极美的事情,我也这样想。

    

  [奇遇]

  看的时候,我以为我不会喜欢这部电影,纯为丰富观影经验,我才去看的。在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头一个小时是极其枯闷的,我险些看不下去。其实后一小时,也只是死水里泛起点微澜。但我不知怎么回事,被这部电影迷住了。那些零零散散的消息,聚沙成塔般向我袭来。到了结尾,男主人公偷情被女主人公发觉,女主人公向前奔跑,男主人公追上了她,男主人公是有点伤心的。女主人公抚摸着他的头发,异常温柔,但不带丝毫感情。我爱极了这个结尾,我也就由衷地相信关于这部里程碑式电影的全部美誉。

  我曾经跟很多人推荐过这部电影,他们答应地好好的,但到头来,还是没有看。只是遇见一导演时,他也喜欢[奇遇]。他还说安东尼奥里的[夜]和[蚀]也是杰作。安东尼奥里对现代化予人的影响看的极为透彻,但他不会一味地忧愤,他是冷冷地,却又是精确地道出我们内心无止尽的荒凉。[奇遇]也是这样,他是现象大于拷问,他是以高度的自信表达出谦逊。我不知道这话有没有语病,反正我只能这么说。敏感的现代人都会碰到[奇遇]里的境遇。表面看去,是“你爱上的是谁”?爱到最后,却是“你爱的是什么?”。我们必须过上这没有情节,没有激情的日子,至少是一段,只要你有足够的清醒。

  [阮玲玉]

  邱戴安平的编剧,潘恒生的摄影,朴若木的美工,包括小虫的音乐,都是完善的。更不用说关锦鹏执导筒的能力,他之前之后的电影虽也不乏优异之作,但与[阮玲玉]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估计他以后也拍不出这么好的电影来。我最津津乐道的自然是张曼玉的表演,这是她表演上的最高峰,没有看过[清洁],不知道她又如何让我惊艳。华语女演员里我真正喜欢的全在港台,萧芳芳、冯宝宝、归亚蕾、杨惠姗、杨贵媚,最爱的还是张曼玉。

  阮玲玉在演[神女],张曼玉也在演,那是工笔式的临摹,纤毫不差。她在这部杰作里,强调的是表演就是表演,生活就是生活,表演是没必要和生活划上等号的。也就是说,表演只有与受众产生距离,才能产生美。全片的佳妙之处,就在于这种距离。纪实与非纪实的互通有无,呈现出惟电影才有的美感来。它是神秘的,是不在乎所指的。剧中人谈得最多的还是电影,包括一粒泪珠该如何弹落。他们也有他们的生活,可哪样更动人,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这不是关于女性主义的一曲悲悼,而是关于电影的一瓣随时准备流动的心香。

  我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对香港电影刮目相看。梁家辉、吴启华、刘嘉玲仿佛一扭身就进入水银灯还算昏暗的那个时代。还有那个秦汉,他早就该演反角,这次终于让我看到了,不错。

  [阮玲玉]不仅让我更热爱香港电影,也更热爱电影了。

  [莉莉.玛莲]

  高中旷课时去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电影院里很凄凉,没有几个人。

  就是这部影片,让我找到了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而不是之一。我也说不清楚,这个双性恋、这个瘾君子,这个只有36年生命的男人拍的电影会这么让我喜欢,这个自己卖淫并组织卖淫集团的人会成为我喜欢的导演。他的名字叫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他的头衔很多,与魔鬼同盟的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他也对得起这些头衔。他是世界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通才,编剧、摄影、剪辑、美工、作曲、表演不一无拿得起,放得下。也是世界上最高产的导演之一,12年的电影生涯竟有40余部影片。  我看过他的很多电影,但最喜欢的还是[莉莉.玛莲]。他不再像顽童似的实验兮兮,也不再把绝望写在银幕的每一寸光线、每一抹颜色上。他成熟稳重,和谐轻盈并娓娓道来一个在战争中无法存活的爱情故事。一切都有条不紊,一切都合乎逻辑。该爱的爱,该分手的分手。不管是战前,战后。

  [莉莉.玛莲]是部好莱坞化的传统情节剧,一个近似于中国“李香兰”似的故事。女人是历史的人质,而历史又是谁的人质呢?也就是说,法斯宾德还是那个一边燃烧生命,一边动不动就绝望的法斯宾德。只是影调上虽鲜艳却非常朴素,而他以前的作品大都暗淡却透出一股妖冶之气。法斯宾德的人物有着一些破罐子破摔式的古怪性格,并反复强调命运决定性格。而这里,全都是正常人,只是全被该死的历史给耽误了。他们的性格,包括这部影片的性格都不甚鲜明,但却能透出隐隐的光亮来。使得历史和历史中的“人”有了势均力敌的神彩。这一点,是极其罕见的。法斯宾德也节约掉了他难以根除掉的黑色情绪,而变得懒散了。就因为这懒散,我喜欢上了法斯宾德,可他的大部分作品,没有了这股懒散,或是将这股懒散脏兮兮地就和盘托出。好在法斯宾德的情怀是真灼的,技法同样是圆熟的。不像[莉莉.玛莲],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它一方面更诱人,一方面更具隐蔽性。

  可惜呀,法斯宾德拍完这片不到一年,就死了。女主角是法斯宾德的御用汉娜.许古拉,不是很胖,但很有肉感。法斯宾德经常辱骂甚至殴打他的合作者,对许古拉却是个例外。她也有股懒洋洋的劲和相当平实的性感,并且演技优越,是法斯宾德集团里真正的明星。对了,[莉莉.玛莲]是首歌名,是首动听的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这片是我一哥们的最爱,他说要选华语电影头把交椅的话,他会选这部。我看这片时,也有些犯傻了,四个小时过去了,字幕都结束了,人却死活站不起来,人被定在那儿了。出来时,被人看见,说我脸色不好,我连说没什么。我那哥们还在外面耐心地等着我,他急于问我的观感,我说让我好好消化消化,直到今天,也没消化干净。

  无论怎样,杨德昌这部他本人最爱也是他无法逾越的巨片,是能使中国电影史有一份难得的光荣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史诗电影,超过了另两部同样优秀的史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悲情城市]。这是部有血肉、筋骨、思想和温情的电影。其叙事上大开大合,笔走龙蛇,遒劲中又见其绵延。所以小明有她的母亲,山东有他的女友“神经”,小马会流着泪说小四是他惟一的朋友,小四有懂事而俏皮的姐姐,也有憨厚而可爱的妹妹。在那个尊严惨遭践踏的时代,杨德昌相信尊严的存在,并且这种存在,是应当与生俱来的。这一切,没有强悍的感情储备是出不来的,不一边滴血,一边流泪,一边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做不到的。 

  “我就是这个世界,我和这个世界一样,是无法改变的”是我听到的最具震憾力的台词之一。说这话的女孩死掉了,被一个男孩连捅了七刀。影片没有结束,还有20分钟,母亲在哭,朋友在哭,小四最好的朋友小猫王把真正猫王的盒带送给小四。小四在牢中,这盘盒带被狱警随手扔进垃圾箱里。不知道小四的刑期有多长,不知道小四出狱后,还会不会听到这首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折磨了杨德昌20多年。我听到对这片最猛烈的评语是:这是一部台湾社会的百科全书。我不是台湾人,很难作切实的体察,但我相信它应该有这个份量。

  [战地浪漫曲]

  假如把爱情电影算作一种类型的话,我最喜欢这种类型,但好的爱情片不多,像前面说的几部情色电影,不错。还有法国的[朱尔和吉姆](这是特吕弗最好的电影)、[冬天的心]。西班牙的[卡门](卡洛斯.绍拉版的)。而真正让我心向往之的,还是前苏联的[两个人的火车站]、[士兵之歌]、[爱的转变]。最让我难以释怀的则只可能是[战地浪漫曲]。

  假如按国家划分,我最容易感动的是前苏联电影,当然现在的俄罗斯电影也有佳作。前苏联电影都有明朗的道德观,且这种道德观不是压迫式,它自信对人生是大有帮助的。无非是宽容、牺牲、对人世抱有热情。我在俄苏电影里,没有看到凉透心的绝望。倒是西欧和美国的某些电影,会给人生不如死的感受。他们是形而上的,是不注重道德的。不少人讨厌道德,我倒认为对我们离不开的东西,没必要这么仇视。说说“性”吧,倘若全无禁忌的话,必将丧失它应有的趣味。裸体为什么会让人心头一紧,也全在于我们穿衣服的时刻占据了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光阴。

  很多人看过[战地浪漫曲]之后,都流下了眼泪,眼泪自然说明不了太多的问题。但我敢肯定,能为这部电影流泪的人,一定是恋爱过的,一定还对生活抱有期望。它并没有告诉你爱情应该如何如何,而是说事关“人类”的男女关系是能达到这一步的,是可以离禽兽更远一点的。丈夫心底无私地爱着战时的恋人,妻子也同样无私地愿意成全着他们。那个圣诞之夜,三个人坐在一起,在欢笑。却是我看到的最伤感的圣诞之夜。可谁成全了谁呢,一个女人为了生活,也可以说是为了道德,更准确地说,是为了爱情,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那是一个干冷的冬日,前苏联电影所特有的棕色调显得离生活如此之近,又如此之远。丈夫的心已经碎得不成形状,妻子在河的对面。两人对望,我忘了他们的表情。

  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电影没有一个好结尾是不能成立的。[奇遇]、[莉莉.玛莲]、[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还有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都有着明明大刹将至,却又无限开阔的景象,这电影不因它的片长而结束。[战地浪漫曲]也是这样,这对有着金子一般的心的夫妇,他们要如何继续在一起呢?而我们,是祝福,或者只是一种目送呢?

  导演彼得.托多洛夫斯基的电影我还看过一部[国际女郎],讲的是前苏联解体前的卖淫现象,但和这部电影比起来,简直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他的另一部名作[再来一次],是一群边境上的军官和他们的家属乱谈恋爱的故事,有机会一定要看看。

  娜塔丽雅.安德列依琴柯是俄罗斯少有的美女,五官深遂,带点冷艳。她是那位当之无愧的“战地皇后”。前苏联电影中的美女,[士兵之歌]、[雁南飞]里都算,[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沙也是(柳德米拉.萨维利耶娃扮演)。电视剧[苦难的历程]里的年轻女性全是,像月亮一样散着宁静而柔和的幽光。而[战地浪漫曲]让我觉得俄罗斯女人由里到外都是美的,那位妻子长得极平凡,但她自有她的温暖,她是这部影片里最光辉的角色。我也是因为这部电影,更坚定了对俄苏电影的信心,我甚至相信,任何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得到好处的。

  后记:

  这就是我的十佳电影。按地区分,法西斯轴心国德、意、日各有两部,华语部分中、港、台各有一部,再加上一部我最难以割舍的俄罗斯。基本上都是大师之作,大师二字看来想浪得虚名并不容易。类型上,不说爱情,单指男女关系,占了一半。这10部影片,全是50年代以后的作品,我看的最多的也是这个年代的电影。也许,这10佳在我以后的观影过程中,还会有所更换,谁又说得清楚呢。我列列可能替补上来的影片,也就是说这些影片,我还没有看过。

  [浮云]:我周围有几个人看过,看了都说好,也是侯孝贤和王家卫的最爱,被誉为电影中的极品。我看过成濑巳喜男的[银座化妆],非常厉害的一部电影。有人便说[浮云]要比他强出好几倍,别馋我了。

  [要热爱人]:主要是因为这个名字。

  [列夫.托尔斯泰]:和[要热爱人]是同一个导演--谢尔盖.格拉西莫夫,前苏联电影巨匠,电影教育家最后一部电影。

  [四季商人]:见过这个片,却错过了,很可能是法斯宾德最好的电影。

  [青梅竹马]:杨德昌导演,侯孝贤和杨德昌前妻蔡琴主演,这还不够吗?

  [姑息养奸]:看过卡洛斯.绍拉的几部作品,喜欢西班牙电影。这是他中期的代表作。

  [初恋]:不太喜欢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一些片断,感觉很好。

  [中国]:不为别的,就是好奇,想看看安东尼奥里眼中的中国是副什么样子。(赛人)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