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幅放在博物馆的古画,而是在30年代的外衣下依然洋溢着现代的思想方式。”
——女主角娜塔莎-理查德森
14日清晨,在蒙蒙细雨中,好莱坞独立制片公司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的《伯爵夫人
》剧组移师外滩,重现了上海外滩20世纪30年代的繁华景象。两天的探班之行,让记者对好莱坞这座世界电影工厂的缜密的拍摄、合理的安排和时尚的立意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显然这就是好莱坞电影成功的一些“要诀”。该片女主角娜塔莎-理查德森在车墩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她坦陈:“这不是一幅放在博物馆的古画,而是在30年代的外衣下依然洋溢着现代的思想方式。”
上海的早晨惊现老外滩
14日清晨,外滩恢复了20世纪30年代的盛况,来自各国的淘金者们穿行在热闹的街市上,或穿长袍马褂或着西装革履的中国绅士们行色匆匆,一对外国老夫妇在街头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古旧汽车、黄包车、旗袍、洋服……这样大规模的实地拍摄在上海外滩相当少见。虽然清早行人不多,但还是有很多人驻足观看,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对比”。选景部门和道具部门在雨中用帐篷保护摄影机,在短短一个小时的“少游客”的环境中快速完成了拍摄,“好莱坞”的效率和应变令人称道。
好莱坞演员能拼一辈子
与中国电影拍摄不同,好莱坞的制作更重视演员的状态,曾荣膺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凡妮莎-雷德格烈芙和导演艾弗利都已经年过七十,在演艺圈中奋斗了很多年,还依然活跃在银幕前后,制片助理张先生介绍说:“好莱坞制片不赶工,每周至少要保证演员和摄制部门的‘双休日’。”他表示,“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保证演员的状态,只有让他们休息好了,才能从容地应对工作。”和善的凡妮莎在片场能够休息、聊天,每个镜头都完成得毫不费力,这样的工作量保证了演员的艺术生命,因此在好莱坞,演员能够成为终生职业。
30年代的现代爱情史诗
这部电影诉说了一位双目失明的美国外交家对一个俄国没落女贵族的精神救赎,把环境放在了具有史诗意义的上海20世纪30年代,而整个爱情故事则完全是“现代观点”的。虽然没有“激情戏”,也没有很多“战争场面”,但依然暗合了好莱坞“爱情史诗热”的潮流。女主角理查德森说:“这不是一幅放在博物馆的古画,在30年代的外衣下依然洋溢着现代的思想方式。”而她也觉得,这样的题材很时尚,能够吸引现代的年轻观众。
链接
行走中国费恩斯
记者搜索一下,曾因主演《英国病人》而驰名世界的男影星拉尔夫-费恩斯对中国的风景相当迷恋,他趁着拍摄间隙展开了自己的“中国行走”计划。因此当记者前往片场探班的时候,拉尔夫已经开始在中国各地旅游了,据悉月底他才会返回上海继续最后的拍摄。
顽童摄像杜可风
传奇摄像师杜可风此次担任了剧组摄像,这位澳大利亚人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由于长期和王家卫合作,因此记者难得一睹杜可风的风采。这位顽童般的摄像师在片场很友善,和所有人都开玩笑,到处跑来跑去忙不停,只有在机器前他才全神贯注。(记者 刘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