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国内首拍国际巨片《伯爵夫人》聚集奥斯卡明星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17:25 南方都市报

  2004年10月初,上影集团与英国莫申特-艾弗里公司年度合拍电影《伯爵夫人》宣布在上海开机。这部电影更像是奥斯卡全明星队的阵容展现:导演詹姆斯.艾弗里和制片人伊斯梅尔.莫申特是四十年搭档,创作出《霍华德庄园》、《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系列文学电影模式;男主角拉尔夫.费恩斯因主演《英国病人》、《辛德勒名单》两次与奥斯卡擦肩而过;女主角娜塔莎.理查森曾与茱迪.福斯特在《尼尔》中飙戏;就连配角范妮莎.雷德格雷夫、约翰.伍德等人都是欧美“老姜”级演员。

  对于即将迎来百年诞辰的中国电影业来说,《伯爵夫人》更是寓意非凡,她是中国电影人第一次以投资合拍的方式参与国际制作,上影集团除提供本地合拍支持外,还为这部A级制作提供了1/4的资金支持。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评价这部影片时说,“我们就是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在媒体眼中《伯爵夫人》就像是一场名流盛宴,然而获准入场的毕竟寥寥。除了剧组本身意愿之外,《伯爵夫人》物理拍摄环境也决定了国内记者很难适应惯常的采访方式。本报记者经由上影方面大力支持数度进入片场,无论拉尔夫.费恩斯是在泥泞不堪的废墟旁手摸日军刺刀,或者狭小的斗室里数位名演员飙戏,这些境况下都必须重新理解耐心二字。经历了累计数十小时的等待之后,本报记者终于有幸采访到了导演和制片人。

  执导《伯爵夫人》的是英国著名导演詹姆斯.艾弗里(James Ivory)。他一贯以刻画人物细致隽永见长,拍摄了许多已被载入史册的经典电影,如《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和《莫里斯的情人》。

  在《伯爵夫人》现场,詹姆斯.艾弗里无论是在掌控数百难民奔逃的离乱场面,还是精雕细琢战败后国际移民在上海的无奈生活,这位银发导演永远站在监视器后冷静观察,即便正在经历很艰难的境遇,外人也很难看到他的情绪宣泄。这位耄耋之年的国际大导连给演员说戏,都是由同样银发的第一副导乃至摄影师杜可风代劳。

  在剧组休整的深秋,记者在詹姆斯.艾弗里下榻的酒店大堂对他进行了独家访问。在艾弗里眼中,如今的杜可风就像是25年前的他本人,而他的生命更像是一场从西到东的艺术长征。

  最初起源

  凭空想像出整个旧上海

  记者:《伯爵夫人》是石黑一雄和你第二次合作,对于起用一个日籍作家分别以19世纪英国庄园和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为时空题材的创作,你是否产生过疑虑?

  艾弗里:其实石黑只是提供《去日留长》(1993,The remains of the day)小说原著,那次不应该算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这次《伯爵夫人》是石黑先生专门为我们撰写的剧本,我们觉得不错就采用了。我喜欢他写作的那种感觉,既然他描写了一个关于上海的剧本,我们就决定来上海拍摄。石黑本人其实没来过中国,整个旧上海的大环境都是他想象出来的创作。石黑先生的家族史和上海很有些渊源,他祖父就是曾在上海生活过的外国移民,他父亲生在这个城市。所以他一直在幻想上海的种种并对此痴迷,他最新一部小说也是关于上海的。

  记者:这次他来过上海看你们拍摄《伯爵夫人》吗?

  艾弗里:我们邀请过,他也拒绝了。

  记者:你从没怀疑过石黑的幻想是否贴近现实?

  艾弗里:不会,有时我们幻想的东西比现实还真实。

  记者:贝托鲁奇在中国拍摄《末代皇帝》,这部影片在全世界获奖无数,但在中国却很少得到赞誉,因为中国人觉得那样一种诠释完全是西方视角。

  艾弗里:我知道,但是《伯爵夫人》本来就是讲身在上海的西方角色身上发生的故事,角色是西方的,故事的中国元素很淡化,它就是我们的一部电影。

  豪华班底

  一个房间里6个名演员飙戏

  记者:《伯爵夫人》会集了男主角拉尔夫.费恩斯(Ralph Fiennes),女主角娜塔莎.理查森(Natasha Richardson)和她妈妈范妮莎.雷德格雷夫(Vanessa Redgrave),你能否评价一下他们本次的表演?

  艾弗里:拉尔夫这次饰演一个瞎眼的美国外交官,这个角色对他来说不容易,但他本人很享受这个过程,而且完成得很好。有些时候他还得讲一些上海话。娜塔莎则是很富有激情的女演员。她的母亲范妮莎和我们相比还很年轻,才60多岁嘛(笑)。不过她自从到了上海之后,髋骨就一直疼,这些对她来说很不容易。

  我们最近在车墩拍摄内景,在一个很狭小的房间里6个出名的演员互相飚戏,整个组都很紧张(制片人助手Chris插话,我们这几天都不允许进场)。

  记者:你为什么选择拉尔夫.费恩斯?

  艾弗里:我想应该说是他找到了我们,拉尔夫知道我们的计划之后……我不知道,就是有一天突然他的经纪人打来电话,我们就开始坐下来吃午饭,然后谈起了这个计划。

  记者:我看到有消息说这个角色曾经考虑过约翰.马尔科维奇?

  艾弗里:马尔科维奇将会主演我们另外一部电影,但不是《伯爵夫人》,你在哪里看到的说法?(记者:网络上)传言完完全全错了。拉尔夫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记者:我第一次去拍摄现场,看到外交官盲后遭遇日本兵时的一段戏。感觉上和他以前扮演的《英国病人》里毁容的艾尔马希伯爵气质类似。

  艾弗里:不,我不太清楚,《英国病人》里他好像并没有瞎嘛。我不知道原因,但我觉得他很喜欢这个角色,很喜欢那些有关盲人的部分。

  记者:这是你第一次和杜可风合作,是否因为《伯爵夫人》是以上海为背景,所以选择了他?

  艾弗里:之前我看过杜可风很多片子,喜欢他的风格。其实本来我们定的是另外一个英国摄影师,但是他腿受伤了不能来参加,然后我们就想到了杜可风,他长期在中国拍片,能讲中文,而且还能带来自己的工作人员。其实去年我在波兰时就通过工作人员联系过他,不过他完全不记得了。

  记者:你们之间合作如何?

  艾弗里:很棒,他工作认真,他会在现场想各种主意去尝试不同方法。

  记者:你会否觉得杜可风和其他西方摄影师有些不同,他说自己是一个澳大利亚籍的中国摄影师?

  艾弗里:其实我觉得他对中国、中国人的态度,和我35年前对待印度的态度非常相似,他正经历着我曾经经历过的东西。我年轻时更认同我是一个印度人,我对这个民族饱含的情感……这些方面我和杜可风如出一辙。可他不明白我们之前的相似,他也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曾经尝试跟他谈谈,但他不太想听,但我觉得我们之间比他想象的更加相像。

  记者:上次我采访你40年的合作伙伴——制片人莫申特先生,他说《伯爵夫人》或许是他经历过最困难的一部影片,是否也有同感?

  艾弗里:是,我也这么觉得。我们以前没到过中国,我们不认识人,没有这边的工作经验,你知道人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刚开始总是很难。你看摄制组里很多工作人员来自印度、美国、欧洲,还有很多中国本地人员,我们彼此都要相互适应。

  在印度我会觉得所有的门都敞开着,在中国我必须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我们在中国找到了上影集团合作,他们同时也是本片的投资方之一。我们需要时间结交朋友,建立联络。

  另一方面莫申特还得了很严重的感冒,后来又开始牙疼,但这些不是因为在中国拍戏,无论在哪里工作,只要辛苦拍戏大家就会生病。

  目前进度

  最喜欢无锡拍的落船戏

  记者:截至目前为止,《伯爵夫人》拍摄已接近尾声,你最满意的是哪一部分?

  艾弗里:如果我说出来来可能你们都不相信,我最喜欢无锡那几天拍的戏。我看着那些小船,人们纷纷在船上掉落,这是整部戏里最艰难的部分,但是我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当它完成之后,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这段。

  原本我们签的一个法国演员应该到却没到,不过迄今为止影片进展顺利,完全按照进度日程,我们应该会在12月份结束前期的拍摄。

  记者:我知道你曾经长期在印度拍摄英语电影,在你的角度上印度拍摄环境和中国相比,有什么不同?

  艾弗里:其实在很多方面两者都很相似。举个例子,中国有不同方言,互相交流困难。我们组里有人说上海话,有人说香港话,还有很多同事讲普通话。这就像印度的德里话是主流,但加尔各答人讲他们的方言,彼此也很难适应,这些情况和中国颇类似。但是英语在印度也是常用语种,情况要比中国顺畅一些。

  制作一部电影就像一个大的系统,需要组织大量器材、人员来回流动,在印度组织这个过程和在中国一样,都要比我们在西方复杂。

  记者:1999年莫申特-艾弗里(注:上世纪60年代,制片人莫申特与艾弗里合办的独立制片公司)已经宣布《伯爵夫人》的拍摄计划,直到2004年9月正式开拍之前,你都主要做了哪些准备?譬如说,你提前来过中国几次?

  艾弗里:我当然来过中国,今年4月的时候来过上海。这几年我们一直马不停蹄地在不同国家拍摄电影,在法国、印度、美国、英国等地都拍过。后来《伯爵夫人》的投资计划有了支持,我们看到了希望,就开始筹划着要来中国看看。看看上海到底什么样子,以前我们从没来过。

  记者:前几次我到《伯爵夫人》探班,发现你们组里经常会有很多名流来探班,像靳羽西、时装设计师Vivien Tam,还有孙中山的孙女等人,他们每个人又带很多随从,他们的到来会不会让你很难继续拍摄?

  艾弗里:这是当然的(笑。记者:那你为什么不拒绝?)其实我不介意大家过来看,但他们通常来的时候不太对。他们到的时候要么场地非常狭小,像昨天他们来看的人就是,拍摄时在一个小房间里,转身都难,更别说想看见什么,要么就是当天拍摄进度非常艰难。他们从来没有在很宽敞的环境拍摄的时候过来看。

  记者:这也就是剧组拒绝了一些记者和摄影师的原因吗?

  艾弗里:我们是谢绝摄影师拍摄的。至于记者,记者可以来现场,但是我不会在现场接受任何访问,那不是时候。

  电影巨匠

  笑言得奖少是奥斯卡犯错

  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你的兴趣转向文学电影,《简.奥斯汀在纽约》(1980)、《热与尘》(1983)、《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5)、《霍华德庄园》(1992),为什么你会对名著影像化保持长久的热情?

  艾弗里:有些也不是名著,《简.奥斯汀在纽约》就是原创剧本,跟简.奥斯汀本人没有太大关系。

  记者:现代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实际上和E.M.福斯特或者《霍华德庄园》已经是两个不同世界了。

  艾弗里:这就是我的电影一直受欢迎的原因。

  记者: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你的电影应该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能否多谈谈这部至今仍然经常被人谈论的作品。

  艾弗里:在我去印度之前我曾经去过意大利,对我来说那个地方很棒。20年后我又想回到那些旧游之所看看,这就是我们最初决定拍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原因,因为我想再去那些地方。当然影片故事本身就很感人,我们拍摄整个过程非常愉快,拍摄这部电影时,海伦娜.伯纳.卡汉只有19岁。那些罗曼史,那些建筑……人们至今仍然喜欢它,电视上不停地重播。

  记者: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大约10岁,觉得那个男演员英俊到无以复加。

  艾弗里:我发现全球的女孩子都特别喜欢这部电影,亚洲,特别是日本的女孩子尤其明显。那个男演员其实非常有天赋,可是他不缺钱,也没有迫切地想要演戏,他比较享受生活。

  记者:这些年以来,你获得大量奥斯卡提名,但是获奖却相对少很多。

  艾弗里:其实你是想说,提名有这么多,获奖就只有这么少(右手比出一个很高的波峰,左手比出一个很低的波谷)。但是我得到美国导演公会很多奖项,他们发给我终身成就奖。奥斯卡犯了个大错(笑)。

  长寿组合

  携手近40年也曾吵得很凶

  记者:你和莫申特先生携手合作近40年,有人评价说你们是影史上最长寿的一对搭档,你们是如何维持这种友谊的?我很好奇你们吵过架吗?

  艾弗里:我们当然吵过架,也吵得很凶过。但是我们都想拍摄同一类型的电影,他想要的正是我想要的,正因如此我们才会以其创立公司,一路合作下来。我们具有同样的抱负。

  记者:你和莫申特先生合作的第二部印度影片《莎剧演员》(1965,Shakespeare Wallah)讲述一个巡回剧团的故事,这部电影获得全球赞誉,从此开始,你的事业一路都很顺畅。

  艾弗里:《莎剧演员》是我们获得世界认同的开始,我们参加了很多电影节并且获得不少奖项。从此后对我们来说,拍片计划获得资金支持变得容易很多。

  记者:但随后的《狂野派对》(1975,wild party)就是一部以上世纪30年代好莱坞早期传奇为背景的电影,今年稍早时期还有一部关于《狂野派对》的DVD新版刚刚上市。

  艾弗里:《狂野派对》的确是一部美国片。但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只是从好莱坞获得资金支持,或者会把电影的发行权卖给好莱坞。比如我们把《一家之长》的发行权卖给了哥伦比亚,这样就得到资金继续去拍摄《莎剧演员》,另一方面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也为《莎剧演员》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我们只会拍摄自己的独立制作,我们从不接受大电影公司的委托拍摄作品,我们坚持制作自己的作品。

  大概是从1971年开始,我们在美国本土拍片,此后10年当中,我们的拍摄地遍及美国各地,如纽约、加州、洛杉矶等地。一直到了1982-1983年间,我们就这么不停拍摄下去。我们的模式并不是典型的美国厂商模式。

  制片人莫申特专访

  “这可能是最困难的一部电影”

  记者:《伯爵夫人》让你第一次来到中国,在这里拍戏是否很难?

  莫申特:当然,而且它有可能是我制作生涯中最困难的一部电影。我们要协调那么多演员,各种不同设备,太多的方面需要顾及,这里跟我们习惯的工作方式不同。虽然我们和合作伙伴——上影合作很好,但是自1987年以来,好像我就没有觉得这么困难过。

  记者:我听说你很擅长做菜和款待宾客,这些本领据说在你与詹姆斯.艾弗里导演合作初期的低成本阶段非常必要?

  莫申特:我做菜,对,我做菜是很棒的。做菜可以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和他们分享。大家都爱吃东西,如果你想让事情变得有建设性,首先就要让人们开心,这是我这些年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我确实觉得做菜很重要。

  记者:你在美国主修的科目是企业管理,之前还曾获得过奥斯卡短片奖提名,为什么在和詹姆斯.艾弗里导演相遇后,你就决定从此以制作人的身份跟他合作?

  莫申特:因为当初我遇到艾弗里和他合作,从一开始就是我当制作人,他当导演(笑)。我们在纽约认识,那时他平生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决定要去印度拍摄,我被那部电影深深吸引,于是就说我愿意去印度制作这部电影。艾弗里喜欢做导演,我更喜欢作制片人,就这样开始合作。

  记者:你是指1961年艾弗里受纽约亚洲基金邀请制作的那部印度片,还是1963年的《一家之长》?

  莫申特:1961年他拍的是部纪录片。我们第一次合作是《一家之长》。

  记者:你们的合作选择为什么从印度开始?

  莫申特:对我来说我是来自印度,我更了解那个国度。

  记者:在你和詹姆斯.艾弗里导演还没有获得那么多国际奖项之前,你作为制作人去找钱是否很困难?

  莫申特:很难,一直都很难。其实到现在都一样,找钱从来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刚开始时我们竭尽可能地寻找投资人,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家、电影公司、甚至是医生。我制作了47部电影就有47个故事。

  记者:你们合作的第二部印度电影已经全球大卖,为什么上世纪70年代你们会决定转战好莱坞?

  莫申特:对,上世纪70年代我们去了好莱坞发展。我希望做一些更加国际的作品,而不仅仅是印度电影。毕竟好莱坞是影像世界的发源地之一。刚开始对我们来说当然不容易,印度有印度的冒险方式,好莱坞有好莱坞的冒险方式,英国、法国,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困难。

  记者:1975年,你们合作的《狂野派对》其实就是讲述好莱坞本身的传奇经历,你是否认为好莱坞的确就是场“狂野派对”?

  莫申特:好莱坞是个令人疯狂的地方,如果你想保持独立,你就要学会和一切保持距离,从外部观察发生的一切。

  采写:本报记者 陈汉泽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伯爵夫人》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