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终盘点纷纷出炉之际,美国电影学院(AFI)本周一也对2004年的娱乐圈下了他们的注脚,学院甄选出了9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瞬间”,作为对美国电影学院年度大奖的补充。电影《耶稣受难记》、《华氏911》和马龙.白兰度的逝世等入选。
三大瞬间
这些瞬间同样由先前选出年度大奖的两个13人评审团选出,以“在过去一年对全球娱乐圈产生最大冲击”为评选标准,电影《耶稣受难记》和《华氏911》引发的文化大辩论和影坛传奇人物马龙.白兰度的逝世都入选。
《耶稣受难记》&《华氏911》
对于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和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的入选,AFI表示:“这两个电影人摈弃了好莱坞的传统,吸引了大量平时不会花钱去看极端暴力的电影和纪录片的人们。最根本的,这两部电影不约而同地投射出了一个在宗教和政治上陷于分裂的美国。”
马龙-白兰度逝世
将今年7月1日马龙-白兰度的去世选入,AFI认为:“银幕表演的艺术史分为两个阶段——‘前白兰度时期’和‘后白兰度时期’。尽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造了‘方法派表演’,但向世界展示这种力量的是白兰度。他自然、催眠式的表演方法塑造了一系列将在电影编年史上屹立不倒的人物。”
其他瞬间
“喜剧暂时重新定义”:随着《欢乐一家亲》、《老友记》、《欲望都市》和《人人都爱雷蒙》最后一季的播出,AFI辟出了这个瞬间:“《辛普森一家》目前是电视上惟一存在的喜剧现象,”但又补充道,“不过喜剧并没有离开电视广播,它们逐渐在杰-雷诺和大卫-莱特曼的深夜谈话节目中得以繁荣;有线电视频道则体现在《戴夫-查普尔秀》;而广播网也找到了另一个非传统的归宿,比如黑色幽默的《欲乱情绝妻》和法庭剧集《波士顿法律》。”
“FCC成为文化力量”:今年贾斯汀和珍妮特.杰克逊制造的“衣橱故障”将美国通信委员会(FCC)的地位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学院表示:“政府对于电视广播在允许的内容范围内发出声音并不是个新概念,但审查制度和它的威胁在过去一年中对电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不清楚FCC究竟会怎样裁决一个突发事件,演艺界开始对他们的节目进行自我审查,一个建立在言论自由基础上的国家产生了一种难堪的趋势。”
“《诅咒》和电影制作可承受方式”:乔纳森-卡乌特完全用iMovie剪辑、全部投资仅218美元却赢得一致赞誉的自传纪录片《诅咒》。
“电视新闻版图的变化”:著名主持人汤姆-布洛克肖、芭芭拉-沃特斯和比尔-默耶斯等今年纷纷退休,而美国三大新闻主播之一、CBS“60分钟”的丹-拉瑟也将在明年辞职。
“电影和电视垂直统一管理的多米诺骨牌最后推倒”:今年5月12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和环球影业的合并。
“乔恩-斯图尔特日间秀”:这个每晚用幽默来解构新闻的节目对美国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电视走出电视机”:电视内容通过更多平台加以传播,这对电视界产生了第二次冲击,比如《杰克和鲍比》在互联网上的播放。
(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