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瞄准后年奥斯卡小金人的好莱坞爱情片《面纱》,昨日在广西宜州完成了一系列重要戏份。据探班记者目击,该片进度奇慢无比,一天只拍了2分钟戏。与爱德华·诺顿互演对手戏后,黄秋生笑称对方确实够神经。
纳奥米·沃茨哭了15遍
好莱坞拍戏的进度一向很慢,《面纱》的精益求精更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昨日,纳奥米·沃茨拍了场哭戏。出场前,一个金发女孩担任的替身就替她站了近半个小时的位。她自己则在一边聆听忧伤的音乐,以期快速进入状态。而正式拍摄时,沃茨的哭戏拍了足足15遍。老演员李滨领着托比·琼斯15次走上山坡,到达女主角的屋前,紧接着,屋里爆发出沃茨撕心裂肺的哭声。据悉,这场戏非常重要,是沃茨爱上男主角后第一次彻底的感情宣泄。拍片下来,沃茨仍然双眼红红。
黄秋生片场丢三落四
《面纱》一天只拍两分钟戏,而香港电影有时是一天拍两部影片,因此黄秋生对此颇感不适应。有意思的是,别人是忙碌中健忘,黄秋生却正好相反。他自认为拍这部戏对他最大的挑战是台词。毕竟不如念中文那么顺畅,所以他在片场时,往往说英文台词时,有时会忘了表演,表演时又忘了说词。黄秋生片里演一个将军,刚开始表演时,他比较注重肢体语言,后来导演不喜欢,要求他用英式表演,只动头。于是,黄秋生尝试用眼神和面部表演后,对导演称:“OK,这样更简单。”
诺顿警惕陌生人
诺顿是个比较自我的人。在记者采访他时,他总喜欢说完所有话,才让工作人员翻译。而且他总是对着翻译说话。只有当记者提问时,他的眼光才会在提问者身上游移,那种警惕的神态让人想起《一级恐惧》中的忧郁少年。诺顿也时常把这种下意识的神经质反应带入影片,擅长演绎那些比较神经质的角色。黄秋生甚至说:“我都算个神经病了,但他比我厉害。我和他演戏时,发觉他已经神经到很恐怖的地步!”(记者 周秋含 实习生 李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