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组的评委Irina,一位和蔼可亲的意大利女评委已经把我们的发言写好。我们这个组的评委都不是英文母语,所以我们还是很认真地练习了一下。闭幕式准时开始,首先是由NHK电视台赞助的一个电影资助奖项,宣布这个奖项的就是德国导演文德斯。老顽童今天穿得很牛仔,心情也很不错。
老大们开始讲话:今天……是中国的新年……大家一起吃饺子……哈哈,我编的……
获奖导演的穿着随意,彰显独立电影节的风格
颁奖仪式很简洁,但是也很隆重很庄严。简洁是没有各种繁琐的仪式,没有领导讲话。最大的领导,电影节的资深发起人在发言中点到了这次闭幕式来的不少领导比如这个州长那个部长这个主席那个主席,仅此而已。没有演出,一项一项奖项就这么颁布下去,电影节领导上台,或者评委上台,评委宣布评语,获奖人冲上来领奖,发表感言,然后就完了。没有串场节目,也没有美女们穿着旗袍举着奖杯上下招摇,来回来去就是一个穿黑体恤的短发美国姑娘传递着奖杯,特别朴素,特别简洁。
隆重和仪式感没有任何的缺损,却在简洁中渗透出一种应该属于独立电影的那种桀骜不驯和率真。没有穿礼服的,穿便装西服就是特别正经的,一律是牛仔裤,靴子。很多获奖的美国年轻电影人穿的,破毛衣胳膊肘上好几个洞洞;白体恤都穿成灰色的了……
但是就是这些人一个个冲上台领奖,有激动的不能自已的有涕泪横流的有老成持重的,但是一律的率真质朴,你看着看着就会慢慢被打动,就会觉得牛逼,因为把装孙子的那层玩意都涤清洗净之后,你在这些一个个热血愤青他们的激情和呐喊他们的诚意后面看到的是一个电影节宽阔真诚的胸怀和对于独立精神的真正敬意。而这些,是真正属于电影的。
这次获奖的导演中,处女作导演特别多;窜上台去的一大半都是处女作导演。评委并没有想要扶植处女作导演的特定想法,就是电影评电影,但是的确处女作导演的力量非常巨大。我们单元的两个大奖都给了处女作导演,大奖给了26岁的法国导演,特别评审团奖给了华裔加拿大女导演朱丽娅·关。他们拍的也真的非常出色。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圣丹斯体现得非常充分。
还有一个细节,这次颁奖过程中,不少奖项都是电影节主席代领,因为导演们不少都先期离去。但是我注意到电影节主席没有任何不高兴的地方,他跑上去拿出一张纸,高高兴兴地开始念导演给他写的电子邮件,表达对于电影节的感谢。在中国不能领奖的导演奖项肯定是会被取消的,电影节会觉得你丫不来就是不给面子什么的,其实电影节是对于电影评奖的,导演能不能来肯定是有原因的,应该给的奖还是应该给。这个可能在欧洲的电影节上不是一个问题,我记得上个电影得的几个电影节奖项中法国俄国印度加拿大的我们都没有去,该给的奖也都给了。
颁奖中间有个瞬间很打动我,特设一个环节中电影节主席专门向电影节的志愿者们表示感谢,颁奖台上投影出电影节一百多名志愿者的照片;这个瞬间我很感动。
电影节主席讲话
圣丹斯电影节年年都是年轻导演年轻演员撑场面,也成了气候,现在好莱坞制片公司每年都飞过来看片子、采购、选拔导演;我从芝加哥飞盐湖城的时候,遇到了美国国家地理故事片部门的主席和他的夫人。CAA、WMA这些美国最大经纪公司年年派出大量星探蹲守电影节,一看到好苗头的导演演员就抢签。他们的闭幕式没有明星照样有德国大众、美国Adobe、Sony等一系列的大赞助商给撑着,这是什么原因我觉得真值得咱们的电影节思考。因为他们电影节是为电影办的,不是为了当一个城市名片什么的,也不是为了振兴当地的经济,就是为了电影办的。所以能办好,办好了,城市名片,当地旅游经济也捎带着也都办了。这是一个因果,但是顺序不能错。
在圣丹斯一战成名的年轻导演转年往往被好莱坞挖去拍主流片;但是第二年更多的年轻导演带着自己心血制作涌到这里……支持圣丹斯的是独立精神,好莱坞则需要这样的能够为他体外造血的心脏来源源不断地为他的电影工业提供新鲜血液。他们就是这样相互区别,同时也是这样依存的。
不过圣丹斯的奖项还是体现出它对于美国电影的倾斜,比如国际电影这个组一共两个奖项;电影大奖和评审团特别奖;但是美国电影就从剪辑、摄影、剧作、演员、导演、影片等等一系列都有奖项。这样参赛影片的获奖几率就大了很多。
好吧,先写到这里。我现在是在盐湖城机场。今天盐湖城周围的山区降了大雪,好在盐湖城机场幸免,但是也是一片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