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导演奥立弗·斯通在北京出席电影《世贸中心》宣传活动。他透露,北京之行是受北京市政府邀请,洽谈拍摄奥运宣传短片,宣传《世贸中心》是“副业”。他在接受采访时,背诵了《世贸中心》的片尾字幕,并表示希望这部电影能抚平昔日创伤,让更多观众了解爱和宽恕的意义。他指出,《世贸中心》与政治没有关系,而是关于勇气和生存。
来北京拍奥运宣传片
奥立弗·斯通日前秘密抵达北京,昨天下午,当他出现在北京某酒店时,引来摄影记者“狂轰滥炸”,这是其他导演少有的待遇。斯通很和气,尽量满足每家媒体的拍照要求。对于这次北京之行,他坦言,并非为电影《世贸中心》而来,“其实是应北京市政府邀请,洽谈为北京拍摄奥运宣传短片事宜。听说《世贸中心》要在北京上映,我很高兴,顺便来客串宣传。”说到北京的奥运宣传片,他说很感兴趣,“中国在国际上的位置非常重要。我希望把美好的北京展现给美国人。”
“世贸中心事件造成2749人不幸遇难。包括来自全世界87个国家的公民。其中有343名纽约消防队员,84名政府公务人员,37名警察,23名纽约警察。最终只有20人被营救。本片两位男主人公的原型约翰·麦克拉克林和威尔·吉曼诺,就是20个获救者当中的第18人与19人。”这是电影《世贸中心》的片尾字幕。昨天,奥立弗·斯通在专访中背诵了这段由他撰写的话。他希望这部电影能抚平昔日创伤,让更多观众了解爱和宽恕的意义。
小人物切入“大故事”
曾经因为《生于7月4日》《野战排》获得两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奥立弗·斯通,是好莱坞一线导演。此外,他执导的《天生杀人狂》《刺杀肯尼迪》《华尔街》《不准掉头》也是经典。将于11月10日在我国上映的《世贸中心》,是他的最新作品。该片根据“9·11”事件中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纽约市警察约翰(尼古拉斯·凯奇饰)和威尔在“9·11”事件发生当天,被派往灾难发生地世贸中心执行救援任务,双子大楼倾覆后,他们被埋在废墟中。疼痛、稀薄的空气、压满全身的钢筋水泥令他们生还的希望越来越小。时间流逝,恐惧和绝望的气氛开始弥漫。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终于被拯救,重见天日。然而,他们的队友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斯通坦言,“9·11”事件是现实中的噩梦,“拍摄期间很矛盾,必须要制造真实感,又不可能做到绝对真实,我们一直受着煎熬。”斯通介绍,约翰·麦克拉克林至今还活着,他是普通人更是英雄,“这故事最感动人的、最让我投入的原因,就是它以我没见过的角度来描述这起令人发指的恐怖事件,而且是完全真实的。”斯通强调,他喜欢以小人物切入“大故事”,“请看看《野战排》《生于7月4日》《天与地》,这三部曲都以小人物切入。”
新片讲述勇气和生存
据悉,《世贸中心》今年暑期在美国公映,票房并不理想。不少媒体认为,美国观众不愿面对这段惨烈的经历以及那些可怕的回忆。截止到目前,该片国际票房高于美国本土票房。斯通说,“9·11”事件是美国人心头巨大的伤口,伤口和疮疤肯定会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伤疤正在被治愈。“回望伤口,不是为了回味痛苦,增添辛酸,而是为了让人们从中看到希望和勇气,体会到互助的力量。”斯通自称是“讲故事的人”,而不是纪录片导演,“现在《世贸中心》是一部故事片,是我想要的电影。”
斯通说,很多人误解了他拍这部电影的意图,“我试着尽全力拍出一个符合事实的故事,那就是两个人被埋在双塔的瓦砾下长达24小时。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撑过这么可怕的处境?他们必须面对死亡的恐惧,以无比坚强的精神和勇气活下来。”他假设,“被困题材”也可以拍成地震、海啸影片,不一定是恐怖袭击,“我想表现的是真实和感人的东西。我用不同作品尝试不同主题、风格。《世贸中心》对政治没有太大兴趣。他们经历了一件我能够体会的事,所以我才能够以他们的经历拍出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与政治无关,而是关于勇气和生存。”
斯通的电影往往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解释,其中最著名的是《刺杀肯尼迪》。很多人疑惑,《世贸中心》就是他给“9·11”事件的一个解释。斯通表示,他的电影只讲述了营救当天发生的故事,其他没有多想。他强调:“我只想安抚那些走过这场灾难的人。”
-导演档案
1946年9月15日,奥立弗·斯通出生在纽约。少年时期,他就对电影产生浓厚兴趣。那时的他,像多数电影人一样,受到了布努埃尔和戈达尔的影响。青年时期的斯通,曾在耶鲁大学就读一年,而后辍学搬到了越南居住,并在那里教了一年英文。1967年,斯通应征入伍,参加越战。这影响他后来拍摄了著名的越战三部曲。战争结束以后,斯通进入纽约州立大学,跟随马丁·斯科西斯学习电影创作。1986年是斯通实现梦想的一年。随着《野战排》的上映,斯通的名字被世界影坛熟知,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野战排》给斯通带来辉煌,它不仅是当年全美票房的第三名,而且因为片中触及战争问题的新鲜视角,也使斯通成了政治题材创作的佼佼者。
《萨尔瓦多》(1986)、《华尔街》(1987)、《脱口秀》(1988)之后,斯通于1989年完成了“越战三部曲”的第二部《生于七月四日》。虽然像第一部《野战排》一样仍然受到好评,但是此时,他在战争历史特定方面的表达倾向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与批评。1993年,三部曲的终结篇《天与地》上映。尽管这一次斯通从一个越南妇女的眼中重新诠释了这场战争,但没能重新赢得票房与称赞,观众开始对越战题材片丧失了兴趣。
1994年,斯通发行了他最受争议的电影《天生杀人狂》。这部意在嘲讽现代媒体如何变相地赞颂暴力、大众如何在不知觉中将杀人罪犯英雄化的影片因为对暴力的露骨刻画遭到了许多人的抨击。随后他推出了政治题材片 《尼克松》、黑色公路片《不准掉头》、体育题材片《挑战星期天》等。不过,这些影片并未为他赢得比以往更多的声誉和荣誉。可以说,越战三部曲是奥立弗·斯通的灵魂。
本报记者 曾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