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伊拉克纪录片成奥斯卡热门 戈尔很难笑到最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16:02 新浪娱乐

  据有关媒体9日报道,两部描写伊拉克局势的纪录片的制作人,对跻身2007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最后侯选影片名单一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好莱坞的很多人来说,阿尔·戈尔讲述气候变暖危险的《难以忽视的真相》将确定无疑地拿下本年度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这位美国前副总统凭借环境行动主义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称赞,他所拍摄的纪录片也是好评不论,俨然一副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样子。但如果戈尔现在就写好了获奖感言可能还为时尚早。

  两部深度透视美军占领后的伊拉克人生活的纪录片——《伊拉克碎片》(Iraq in Fragments)和《祖国,祖国》(My Country My Country)——已向这个当前最受关注的宠儿摆出一副强有力的挑战态势。除此之外,两外两部纪录片也同样参与到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竞争中来,分别是讲述天主教会涉嫌包庇和窝藏一名娈童癖神父的《大急救/远离罪恶》(Deliver Us From Evil),和讲述基督教年轻福音传教士的《基督营》(Jesus Camp)。

  在《伊拉克碎片》中,导演詹姆斯·隆雷(James Longley)以巴格达一名11岁孤儿、纳萨里耶和纳贾夫的穆克塔达·萨德尔(Moqtada Sadr)追随者以及北部寻求独立的库尔德人的视角,剖析了这个被各种暴力事件撕裂的国家。这位来自俄勒冈州的导演花了两年多时间跟踪拍摄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的生活,最终完成的电影胶片片长达300个小时。

  同样是为了拍摄纪录片《祖国,祖国》,纽约的劳拉·珀特阿斯(Laura Poitras)在伊拉克孤身一人工作了8个月。该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一名医生兼逊尼派政治候选人,这个人尽管反对美军的存在,但还是参与了2005年1月举行的选举。

  隆雷和珀特阿斯的影片反映了伊拉克人对占领军不断加深的怨恨,二人表示他们的目的就是纪录,而非评论。隆雷在提到颇受争议的《华氏9·11》的导演时说:“我不是迈克尔·摩尔,我也没有任何政治议程。但这部影片确实为观众展现了一幅更为广阔的伊拉克图画,其详细程度远远超过人们从平常媒体中听到和看到的。”

  珀特阿斯说:“如果你观看了我们的影片,你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那里的形势要比主流媒体所报道的更为复杂。我们并未在美国听说过有人从类似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伊拉克人希望自己的国家何去何从,更不知道他们忍受着怎样的煎熬。”

  作为一名身处伊拉克的美国人,“危险”二字笼罩在自己的头上,两位电影人当然也不例外,但他们还是按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隆雷说:“伊拉克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但我并不认为自己面临的危险要比其他工作在那里的记者多到哪儿去,相比之下,可能要比他们少很多。”

  对于隆雷的这番话,珀特阿斯也非常赞同。她说:“如果不知道自己可能永远回不了家,那就不要去伊拉克。”据这位42岁的导演回忆,她曾在一次街道抗议活动中遭到过威胁,但她只将它看成是一次孤立的事件。

  事实上,在中东工作更多的是让珀特阿斯感到不安——自己的国家将其视为一个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在2006年萨拉热窝电影节之行结束后的返美途中,珀特阿斯被迫在维也纳和肯尼迪机场停下来。她说:“海关人员告诉我,我是一个极其威险的人物,这让我感到一丝苦恼,但更多的是荒谬和可笑。”

  珀特阿斯所拍纪录片的片名来自伊拉克国歌,在她看来,这一名字也是对美国在造成伊拉克不稳定局势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种“哀悼”。“伊拉克碎片”也有类似的双重含义,它不仅暗示了影片的三重叙事结构,同时也告诉人们这个国家已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隆雷说:“我绝对不是在提倡伊拉克分裂,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好想法,但它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力量是要把它撕成两半,而不是实现团结。”

  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2月25日在洛杉矶举行。时下,《伊拉克碎片》正在伦敦现代艺术学院上映。(杨孝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1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