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东方早报:与独立无关,资本奥斯卡也想换口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09:38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张悦 程晓筠

  举办到第80个年头,奥斯卡已经不再是一个只凭票房和资历说话的战场。在美国,独立制片是与庞大的制片厂商业系统既相对又呼应的一种制作电影的模式。按照通俗的界定方式,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以外生产出来的电影或本身没有发行渠道的电影制作公司出品的电影都被称为独立电影。美国的独立电影虽然并不意味着反好莱坞,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具备的正是传统好莱坞制作最缺乏的精神:艺术至上、勇于创新、不向商业利益屈服。随着八大制片公司坚持在大片和续集片的泥沼里日渐沉沦,5800名奥斯卡评委多少还有一些作为电影相关领域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为了免于让奥斯卡也随之腐烂下去,他们只能开始在很不健康的独立电影圈寻宝。四座小金人,科恩兄弟的这次胜利是一次独立电影的革命———奥斯卡终于向在好莱坞边缘苦苦挣扎了太长时间的独立电影人张开了怀抱,并且,不是因为他们拍了一部商业片。未来,将是属于独立电影的时代?

  奖项分析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

  科恩兄弟:独立电影的“双头怪”

  科恩兄弟,与其说是导演兄弟,倒不如说是美国影坛最有名的“双头怪”———他们一起成长,一起拍片,一起生活,甚至一起收养了一个孩子。在整个电影史上,找不到比科恩兄弟合作得更密切、更完美的事业拍档。通常情况是这样的:兄弟俩一起写完剧本,总是乐呵呵的弟弟伊桑当起制片人,忙着筹钱和公关,严肃点的哥哥乔尔专心当导演。他们的电影,不喜欢让“外人”插手,为此,兄弟俩还经常自己剪片,然后用“罗德里克·杰恩斯”为化名。直到最近,伊桑才把他的名字加进导演这一栏里,对他们来说,兄弟搭档的最大好处在于两人可以轮流到片场监工,另一个则放心地在家睡大觉。

  1983年,科恩兄弟在两个月内拍完了成本仅80万美元的悬疑片《血迷宫》,夺得首届圣丹斯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开启了美国独立制作电影的先河。《抚养亚利桑纳》、《黑帮龙虎斗》的失利,使得“江郎才尽”的传言不胫而走。随后《巴顿·芬克》的出世,粉碎了所有的怀疑,犯罪的题材、黑色的视角、冷漠的镜头,这些从此成为他们的标签。1996年,《冰雪暴》让科恩兄弟第一次尝到了奥斯卡的甜头,哥哥乔尔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弟弟作为制片人收获了最佳影片奖提名,兄弟俩最后分享了最佳原创剧本奖,乔尔的妻子弗朗西斯·麦克多曼德还因此片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

  在好莱坞,科恩兄弟的名字对演员吸引力无穷,不仅因为他们的作品是各大电影节的常客,更重要的是,他们独特的视角往往能从一件普通的犯罪案中看到现实社会隐藏的大问题,不论对演员还是对观众而言,本就是一种价值观上的挑战。因此,乔治·克鲁尼、凯瑟琳·泽塔-琼斯汤姆·汉克斯等好莱坞大牌纷纷“投怀送抱”。然而,科恩兄弟却在这些明星的光环下渐渐迷失,原本作品题材的争议和立意的犀利被明星们的插科打诨取代,《真情假爱》和《老妇杀手》成为两人最差的作品,科恩兄弟则似乎再度遭遇瓶颈。

  《老无所依》:告诉你,好莱坞早已今非昔比!

  去年,科恩兄弟宣布要回到得克萨斯州拍摄一部西部片:“很暴力……令人头皮发麻,要勒死人……还要效仿印第安人用蚂蚁折磨犯人,切下这些人的眼皮。”很多人还在把科恩兄弟的不知所云看作是新作失败的前兆时,科恩兄弟已经不露声色地带着《老无所依》强势回归了。这部影片里没有“明星”,只有演员。兄弟俩还头一次放弃了自己原创剧本的传统,选择改编科麦克·麦卡锡的小说。

  作为片名,《老无所依》这个翻译并不准确,“No Country For Old Men”经男主角汤米·李·琼斯道出,充满了对美国社会世风日下的无奈感叹。在两小时的片长里,科恩兄弟将所有电影叙事成规一一打破,在德州西部大沙漠的背景下讲了一个充满奇形怪状的角色和连环犯罪的故事,并以一个晦涩的开放式话题作结,一小部分观众惊喜得拍案叫绝,其余的大部分则一头雾水。由于影片的结尾有悖主流价值观,很多人预测这部获得无数好评的作品最终将折戟于奥斯卡,但《老无所依》强烈的风格化和潜藏的批判现实的力度最终征服了奥斯卡评委,科恩兄弟还收获了一个最美妙的夜晚———因为同时身兼制片人、导演和编剧,兄弟俩在同一台奥斯卡颁奖晚会上连续登台三次,收下了三座小金人,在他们之前只有比利·怀尔德、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彼得·杰克逊曾做到这一点。

  无论如何,《老无所依》绝对算得上是一部大胆、精致、高智商、演技惊人,又独具风格的上乘之作,然而,如果不是奥斯卡,如果不是好莱坞一年一度的颁奖季节,除非是科恩兄弟的忠实影迷,否则恐怕很少有观众会有闲情逸致去注意它们,唯利是图的制片公司(米拉麦克斯和派拉蒙旗下的独立电影部门优势影业)也不会舍得在这样没“钱途”的影片上投资。从这一点上讲,奥斯卡还是有些功德的。

  丹尼尔·戴-刘易斯

  最佳男主角

  最用心的无心插柳

  即使没有今年的这座奥斯卡奖,丹尼尔·戴-刘易斯仍毋庸置疑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之一。他14岁时就在奥斯卡最佳导演约翰·施莱辛格的《血腥星期天》中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角色,之后还曾在大名鼎鼎的《圣雄甘地》中跑过龙套。1985年,他不顾英国社会的保守风气,在《我的美丽洗衣店》中演绎了一段不同种族英国人间的同性恋情。同年,又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扮演了一个与他本人气质迥异、滑稽可笑的伪学究,似乎唯有《布拉格之春》中玩世不恭的托马斯才暴露了他的几分真性情。

  戴-刘易斯事业前期中最出色的表演莫过于是《我的左脚》,凭借良好的文学素养,他完美地诠释了爱尔兰残疾作家克里斯蒂·布朗,捧得第一座奥斯卡奖杯。随后,他进入事业的高产期,《最后的莫西干战士》、《纯真年代》、《因父之名》……不论影片本身的质量如何,戴-刘易斯每次都倾尽全力与角色融为一体,终至身心疲惫退出影坛,退隐佛罗伦萨安心做一名鞋匠,直到被马丁·斯科塞斯骗回纽约拍摄《纽约黑帮》。从此之后,他只为喜好拍片,比如帮助妻子完成梦想(《杰克和罗斯的情歌》),又或者协助心仪已久的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没想到第二座奥斯卡奖杯就这样不请自来。

  蒂尔达·斯温顿

  最佳女配角

  闯入好莱坞的先锋女神

  她可能是一个男人,也可能是一个女人;可能冷得像冰,也可能热得像火;可能先锋时尚,也可能简约素朴,一切取决于作品的需要。蒂尔达·斯温顿是女演员中的异数,花前月下的角色永远与她无缘,但是她却创造了唯有她才能演绎的角色,导演萨莉·波特正是因为斯温顿的存在,才有了将《奥兰多》搬上银幕的勇气。

  虽然出生于苏格兰贵族家庭,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但蒂尔达·斯温顿却对先锋文化情有独钟,她是英国先锋导演德里克·贾曼的御用女演员,在贾曼的《英伦末日》、《爱德华二世》、《维特根斯坦》等七部名作中担任女主角。她也是时装设计师维克多和拉尔夫的缪斯。同时,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纳尼亚传奇》的成功,她渐渐被好莱坞关注。虽然她在《迈克尔·克莱顿》中的角色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女强人,不过对于自己的祖国,斯温顿仍保留着贵族式的骄傲,“翻翻历史,好莱坞原本就是由欧洲人建立的!”斯温顿在获奖后说,“真遗憾我不能用盖尔语致感谢词。”

  罗伯特·F.博伊尔

  博伊尔担纲美术指导的《西北偏北》

  终身成就奖

  感谢希区柯克

  99岁高龄的罗伯特·F.博伊尔曾四次获奥斯卡提名,分别是1960年的《西北偏北》、1970年的《艳窟大扫荡》,1972年的《屋顶上的提琴手》、1977年的《神枪手》。罗伯特·F.博伊尔一生共参与了100多部电影的创作。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与希区柯克的合作,他在《鸟》、《西北偏北》等片中的场景设计是影片最大的亮点。当这位年近期颐的老人从妮可·基德曼手中接过奥斯卡奖后,发表了一番感人的演说:“感谢希区柯克给了我第一次参与大片的机会。我活了几乎一个世纪,经历了很多战争,但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个很大的亮点,那就是艺术,尤其是电影制片人们创作的艺术,我们热爱的电影。这是我所拥有的了不起的财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