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隆多夫将拍摄新片 讲述法国红灯区舞女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7日16:05  新浪娱乐
施隆多夫将拍摄新片讲述法国红灯区舞女故事

德国导演沃克-施隆多夫

  新浪娱乐讯 阔维影视(Wide Management)将拍摄德国著名导演沃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oendorff)的新片《舞女》(Gigola)。

  本片根据劳伦·查普蒂尔(Laure Charpentier)的作品改编,讲述了一位喜欢冒险的年轻女人——乔治的一生,她曾在上世纪的60年代深入到巴黎的红灯区,并且成为了一名专为女人跳舞的舞女。

  法国女星艾莎·阿基多(Asia Argento)将出任本片的女主角,此外菲利普·托雷顿(Philippe Torreton)、玛丽莎·佩雷德斯(Marisa Paredes)、邬蒂·兰普(Ute Lemper)、马里莎·贝伦森(Marisa Berenson)和安德鲁·多索丽尔(Andre Dussollier)也将在片中出演相应角色。

  施隆多夫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撰写自传,这本书将在今年秋天出版,他向记者表示:“这个故事读起来就像是一本年代久远的小说,但是当我见到作者本人之后,我发现这部作品或多或少是一个自传体作品,我在60年代的时候就在拉丁区读书,后来我就和梅尔维尔在红灯区工作。”

  “我对这位‘女武士’越来越感兴趣,当阿基多加入进来之后,我对她说,让我们跟着这些假小子闯进这个禁区吧。”

  在德国巴贝尔斯伯格制片厂(Babelsberg)的工作完成之后,剧组将在11月转战巴黎拍摄外景,制片人丹尼斯·佩蒂特迪蒂尔(Denise Petitdidier)表示,他希望这部电影在09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公映。

  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阔维影视发行的电影包括影评人周单元的《唐吉柯德的孩子们》(Children Of Dox Quixote),以及《奥古斯丁和让-巴普蒂斯特·莱格兰德》(Augustin and Jean-Baptiste Legrand),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巴黎无家可归孩子们的现状。

  在戛纳经典单元,阔维将推出开幕片《贵族艳妓》(Lola Montes),这部由马克司·奥菲斯执导的1955年的电影将由数码重新修复。

  沃克·施隆多夫介绍:

  沃克·施隆多夫,德国电影导演。和法斯宾德一样,他出生在医生家庭。1939年施隆多夫在威斯巴登呱呱落地。和法斯宾德不同的是,施隆多夫的家庭是属于上层阶级,他们家经常接待一些贵族和大人物。施隆多夫从小就开始受高等教育,早年赴法国巴黎攻读政治学和国民经济学。由于二战后欧洲的国家比较混乱,他又改换专业,在高等电影学院学习了一年。从这时他开始初涉电影工作,而且碰上了法国新浪潮导演路易·马勒、阿仑·雷乃和梅尔维尔,他们给他的一生创作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小就福缘深厚的施隆多夫在电影创作上也是一帆风顺所以他的电影没有对个人生活的极度关注,而是关注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失落、社会的变革、人类精神的异化这些宏大叙事。往往能够表达出时代的情绪,反映出世界史重要的精神症状,及时地、形象地传达了当时人类的心路历程。

  1966年,施隆多夫回到德国,他开始独立执导第一部影片《青年特尔勒斯》,影片虽是根据20世纪初期罗伯特·穆西尔的小说改编,但施隆多夫却表现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在影片中输入自己对现实和历史的看法,揭露了军事学院的腐败和严酷,控诉了法西斯主义残酷迫害犹太人的罪行,是对早期法西斯精神的声讨。影片编剧是他后来的妻子和主要合伙人特洛塔。

  1967年施隆多夫的第二部影片《剧烈的争吵》获得巨大成功,这部片子和上部《青年特尔勒斯》被列为“德国青年电影”的第一批代表作。从这以后,施隆多夫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签订了长达6年的合同,开始转向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1969年的《太阳神》、1971年的《科姆巴赫穷人的暴发》和1972年的《路特·哈尔布法斯的道德》就是这一时期拍摄的作品,不管这些影片表现的是当代题材,还是下层人民的社会生活又或是上层社会的婚姻道德,都体现了施隆多夫的社会批判观点,影评家们指出他“对具有新特征的乡土电影的发展是个贡献”,但作品中也带有作者电影的特征。

  1972年后,他的作品题材从历史转向当代,拍摄对德国社会现状进行精辟分析的系列影片,也从1960年“作者电影”较窄的观念转到较大的社会大众层面。

  1975年他拍摄了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这是根据联邦德国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小说改编的。在当时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施隆多夫沿用了小说的纪实手法,通过事件的全过程展现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真实揭露了联邦德国政府的残忍和刚愎自用,以及新闻媒体的无中生有、诽谤造谣的内幕。这部影片的出现一举打破了西德电影中的政治禁区,展示了西德社会的现实,以内容的真实性、手法的纪实性,以及通俗性三者结合,而赢得了联邦德国观众的赞美。同年,本片首先在西班牙获得了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天主教评委会奖,直到1976年联邦德国政府才在舆论的压力下给了本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奖,但对影片却丝毫未提。

  1976年他又拍摄了根据尤斯奈尔原著改编的《死刑》,这时他的电影制作技巧已经相对成熟,在1978年《秋天的德国》中,他的“技艺更加显得精湛了”。施隆多夫的艺术才华正在聚集。

  果然,1979年他的才华爆发了,根据君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铁皮鼓》诞生了。这部影片的出现震动了世界,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小说,据说由于影片的放映,而带动了《铁皮鼓》原版小说的再次翻版印刷。《铁皮鼓》以十分独特的方式描绘了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小资产阶级的精神空虚和道德堕落,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社会的丑陋,充满了讽刺意味。施隆多夫更加入了夸张的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以求为电影增加荒诞、怪异的力度和深度。在细节方面,施隆多夫也不忘展示蕴藏于人性中不为察觉的恶。

  其实施隆多夫通过影片表达了对第三帝国、下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自省的也是自讽的。知识分子的侏儒化不仅仅是二战中德国的问题,匈牙利导演萨博的名片《摩菲斯特》讲述的也是异曲同工的故事。1979年,《铁皮鼓》理所当然地在戛纳电影节上夺魁,获得金棕榈大奖,同年他还获得了联邦德国的金碗奖。1980年,《铁皮鼓》又被作为德国影片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80年以后施隆多夫的作品仍然丰厚,1981年他拍摄了《伪造》,1983年拍摄了《斯万的爱情》,1989年拍摄了《一个保姆的故事》。后来又摄制了《玻璃玫瑰》和《莉塔的传奇》等。可以说施隆多夫是在新德国电影导演中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也是一个注重市场和同观众交流的人。施隆多夫具有浓厚的文学功底。他强调基本电影技法、明星电影演员和观众的结合在新德国电影中独树一帜,同时他又不主张推行某种特定的电影模式,他对电影的唯一要求就是自由。

  然而,目前在美国拍片的施隆多夫好像被所谓的超级制作抑制,这种制作极大地削减了他的艺术才华。现在几乎已看不到施隆多夫的新作品,只是在《十分钟,年华老去》中有一部他的短片,这也不能和他往日的作品同日而语。

  不管是世界的电影人还是专业的学习者甚或是影迷们,他们所期待的是一部再次震动世界的电影。

  艾莎·阿基多简介:

  出生于意大利罗马的艾莎·阿基多出身演艺世家,九岁时就出演了银幕处女作。其父Dario Argento是意大利的恐怖片大师,以制造希区柯克式的悬念和拉斯冯特里尔般的黑暗视觉闻名,1993年他执导的影片《创伤》(Trauma)是其与女儿合作的开始。

  1992年,从与导演Michele Placido执导的“Amiche del cuore, le”开始,艾莎摆脱了小女孩的形象,向更成熟的女性角色转变,其银幕生涯逐渐步入正轨。

  1994年,她凭借《我们分手》一片获得意大利的最高电影奖David di Donatelllo最佳女主角的肯定,两年后的《旅伴》再次为她赢得了这一奖项。

  表演还不能完全让Asia展示她横溢的才华,从1994年的两部短片开始,她逐渐着手导演工作。2000年,她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大卫的情人》获得了威廉斯堡布鲁克林影展的大奖。同时,艾莎还是很多著名杂志的撰稿人。

  1999年10月,她个人的第一部小说《我爱你柯克》(I love you Kirk)在意大利出版。

  2002年,当好莱坞通过《极限特工》认识了这位意大利女星时,她已阅历丰富,早就不是一个争名逐利的小演员了,因而她拒绝了很多对她骨子里的野性和火爆身材心怀不轨的好莱坞大片。2005年,当她以导演格斯范桑特《最后的日子》和僵尸大师乔治洛梅罗《死亡之地》的女主角的身份出现时,好莱坞只能再次感叹:相见恨晚!wine/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