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纳尼亚2》有颗童心 故事颇具宗教色彩(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15:34 北京晚报
《纳尼亚2》男主角 《纳尼亚2》女主角 近期影市推出了多部儿童片,一部是泰国3D动画电影《小战象》,一部是国产动画片《葫芦兄弟》,上周公映的《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虽然定位并非儿童片,貌似好莱坞快餐,但如果以儿童片的视角看,《纳尼亚》营养价值其实很丰富。 《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讲了一个童话般的故事。要复仇的王子、要成长的孩子们,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以及王子和女王间青涩而做作的小爱情。如果从儿童片的角度看,电影中可以提炼出许多很“儿童”的主题:正直、勇敢、善良和成长。 然而在这些简单的情节之外,《纳尼亚传奇2》本身其实是一个宗教色彩很浓的故事。彼得不相信亚斯兰,所以第一次冒险攻城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而露西自始至终坚定地相信亚斯兰的存在,因此只有她看见了它,并且能够找到它。 表面上,四个女王国王是人民的领袖;而实际上,亚斯兰才是精神领袖,是拯救和决定一切的神。当纳尼亚人陷入困境时,亚斯兰及时现身,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几声怒吼解决一切。整部影片其实可以看成一个等待和寻找救世主的故事,坚定而忠贞的信仰是通向胜利和获得幸福的惟一道路。 所以,对于很多国内观众来说,《纳尼亚传奇2》可能只是一部单调冗长的儿童大片;但在西方观众看来,也许《纳尼亚》是一部关于宗教信仰的说教片。然而它的说教并不枯燥。迪斯尼精良的特技打造了庞大震撼的场面,而小老鼠们的插科打诨也制造了不少笑料。虽然早已有《魔戒》、《精灵鼠小弟》以及《料理鼠王》等影片,使得这部电影中的场面和笑料看起来有些老套;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情节很傻很天真,演员很木很做作,但《纳尼亚》作为进口大片的娱乐观赏性对观众、尤其儿童观众来说,还是很好很强大的。 和《纳尼亚》同期上映的还有另外一部更典型的儿童片,泰国3D动画电影《小战象》。故事主线是小象甘桂的寻父之旅。在这个过程中,甘桂还同时完成了自身的成长,最终在捍卫国家的战争中成就了自身的价值。与《纳尼亚》相比,《小战象》的主题似乎更加主旋律:亲情、励志、爱国。这些枯燥字眼与一头可爱帅气的小象相结合似乎一起生动起来。 影片在极力塑造小象甘桂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对任何一个配角的刻画,孩子们看到的不是一头单一乏味的“高大全”的象,而是一个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象群。每一头象不仅有独一无二的外形,同时也都各自具有一个明确而独特的性格:暴力的、懒惰的、勇敢的、慈爱的。孩子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丰富的喜怒哀乐,在哭笑之间,了解了一个民族的传说,也接受了一次轻松愉悦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常常会觉得国内的儿童片缺乏想像力,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相信电影中那些口号式的台词,却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们能懂能接受。枯燥的说教和刻意的煽情反而降低了电影的说服力。其实就像小时候妈妈对孩子说“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一样,我们最擅长这种“哄”式教育,其实孩子们并不总是信以为真。当周星驰()都开始像个“祥林爹”似的一遍遍重复着“我们穷,但是我们不偷不抢……”的时候,我们才失落地发现其实自己更接受《纳尼亚》这种含蓄而生动的说教。 《纳尼亚》中的一些情节让人想起吕克·贝松的《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亚瑟》里面刻薄的政府官员、冷酷奸诈的逼债人,都不该是属于单纯的儿童世界中的人物;同样的,《纳尼亚传奇2》里面的争权夺利、黑吃黑,似乎也不在儿童的理解范围内。也许只有当长大后的我们靠着仅存的那点童真在影院里看着《葫芦兄弟》却再也找不回童年的感动,甚至感慨自己的童年居然如此乏味时,才能发现我们总是在高估自己的想像力和权威性的同时,低估了孩子。 本报记者 王雯淼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