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登陆中国 导演研究中国文化三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2日01:18  京华时报

  20日,《功夫熊猫》登陆全国院线,影片口碑绝佳。无论苛刻的影评人,还是孩子们都高度评价该片。昨天,不少身在上海的动画界人士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一致表示,《功夫熊猫》火爆,不仅是融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其巧妙运用才最值得关注。片方代表透露,能够将这些元素娴熟运用不是件简单的事,导演马克·奥斯波恩研究中国文化已达30年。

  中国元素集合

  《功夫熊猫》由西方制作,却充满了东方神韵。本周,发行方派拉蒙公司内地负责人陈先生透露,导演马克·奥斯波恩用了30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制作这部影片历时5年。他的目的就是让全球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功夫、熊猫、山水、太极、庙会、书法、针灸都是典型的中国符号;动物们吃的是面条和包子,用的是筷子;猴形、鹤形、蛇形、虎形、螳螂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颇具特色的拳法。这是一部中国元素大全的电影。

  不是堆砌拼贴

  在该片上海首映现场,几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动画界人士不约而同地提起了前年票房惨败的国产动画片《魔比斯环》(blog)。一位专家说:“相比快乐的《功夫熊猫》,那部影片单从名字上看就不伦不类。也就是那样一部投资超过亿元的动画片,为了模仿西方动画大片的形式,从包装到内容都进行了拙劣的复制。全国票房只有百万元。像《功夫熊猫》这样的电影,应该组织国内相关行业从业者集体观摩。我们现在缺少的不单是金钱,而是意识。”

  观众冯先生说,中国元素在《功夫熊猫》中不是简单的堆砌、拼贴,而是被娴熟运用。比如老龟化作花瓣飞天,充满和谐之美,“可以感到西方编导诚意十足,更可以看出国产片的急功近利。”专家们都对这位观众的说法表示认同。

  观众指出差距

  作为放映影片的第一线,影院最有发言权。上海联合院线负责人认为,动画片和故事片最大不同是,前者更注重趣味。就是这个基本要求,目前的大多数国产动画片达不到。

  上海复旦大学的金老师说,看完《功夫熊猫》才发现中国导演和西方导演相差最大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能力,而是想法。金老师设想,如果让中国导演拍摄这部影片,阿宝只能是“憨态可掬”,绝对缺乏想象力,“难道老外不知道熊猫的爸爸应该是熊猫吗这就是差距。我们固步自封,人家已经走了很远。”本报记者 曾家新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