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川的《南京!南京!》公映之前,中德合拍片《拉贝日记》却爆出可能被迫放弃日本市场的消息。这部号称“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的影片,由于涉及南京大屠杀,在日本遭到全面禁映。
这部片子将于本月28日在国内院线公映。据悉,欧美院线对于这部“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也颇感兴趣,这就更加凸显日本人的气量狭小。可以这么说,这部《拉贝日记》成了观照历史和现实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日本国内暗潮涌动的病态历史观和不敢面对现实的怯懦行为。
南京大屠杀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污点,其历史真实却一直被偏见所遮蔽:在西方,人们念兹在兹的是纳粹德国制造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在东方,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日本却罹患集体无意识的历史淡忘症。在这两种思维的左右下,中国人的呐喊往往被忽略,甚至被污蔑。72年前的那场大屠杀,虽然凝滞于尘封的历史中,但是白骨森森,是人类耻辱的铁证。时空翻转也无法消弭其印痕,人为地淡忘和掩饰更使得惨痛的历史在现实中变得更加清晰。事实上,如今重提旧事并不是因为仇恨,而是要让加害者正视历史,不要重犯错误。
从纪录片《南京》到《拉贝日记》,都是以西方人的视角真实再现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痛的历史,既是对30万中国罹难同胞者沉冤灵魂的安慰,也是对某些人错误史观的纠正。更重要的是,西方主流社会关注南京大屠杀,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警醒意义与奥斯维辛相同,彰显了人类情感相惜的普世人道主义。72年后,无论美国人、德国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再重新审视光影闪现的人类自戕的图景时,应该有一种共通的悲悯情怀在流淌,融合成人道主义的集体意识。
虽然之前有过几部中国人拍摄的同类题材影片,但由于是现代人重新演绎、艺术再现的南京大屠杀,在表现力上无法模拟历史的真实。更重要的是,中方对历史的解读,一概被日方偏执地颠覆。不仅如此,亚洲任何国家的历史表述,都被日本错误的史观黑洞所吞没。而西方人说出的南京大屠杀,更具有第三方的客观性。
拉贝是当时那段惨案的亲历者,当时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所以,他在日记中描述的日军在华的屠杀罪行,是最原始和真实的历史材料。更重要的是,当时他是一位德国公民,基于当时德日之间的关系,《拉贝日记》的客观性更是无可置疑。可以这么说,《拉贝日记》和约翰·麦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40分钟真实的录影带,已经成为佐证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文字和影像证据。
现代日本,号称自由,影视文化创作,更是创意恣肆,日本人甚至对影视文化在暴力色情上的出格都表现出极端的宽容。人们不免疑问,为何日本人对那段真实的历史总是讳莫如深,70多年都无法超越?显然,一种官方主导的“忌讳”意识形态已经深深地弥漫于日本人的国民性中。这种“忌讳”是潜意识中的“耻感”,使日本官方对南京大屠杀有一种条件反射般的排斥,而此举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掩耳盗铃。日本人可以以民族主义为借口排斥中国人所拍的影片,但是面对美国人拍的纪录片《南京》、德国人参与拍摄的《拉贝日记》,如此的禁映就暴露出日本文化的“小”来。
当《拉贝日记》在众多国家热映时,南京大屠杀的悲剧记忆将在不同国家和民族定格。这段拂去尘霾的历史,将走出被错误史观和民族狭隘围裹的窠臼,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反思自身伤痛的文化警钟。
日本可以禁映《拉贝日记》,但历史的罪责却无法推脱。张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