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独立电影的王国里,她是不折不扣的女王。她对好莱坞大片极度厌恶,自感以“游客”身份摘取了80 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除了电影,将近50 岁的她,还在时装设计、美术、文学等领域四处出击。《纽约时报》曾冠之“前卫女神”。今年3 月,她把自己创办的另类国际电影节带到北京。她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中国电影是费穆1948 年执导的《小城之春》。她会把这部电影带到苏格兰的奈恩国际电影节上。
文/刘莉芳 张思(实习) 图/高鹏
“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肯定想不到,有一天她笔下的马普尔小姐会以这样的形象在公众场合出现。
一副“超人”克拉克-肯特式眼镜、一件蓝色过膝长睡衣、一双毛茸茸的大拖鞋。2008年8月17日,蒂尔达-斯文顿就是以这身装扮出现在苏格兰的奈恩国际电影节上。
在舞台上,蒂尔达-斯文顿像个武士一样挺胸扯起“电影王国”的蓝红色旗帜。台下,没有传统电影院的靠背椅子,观众在一个个豆袋沙发上或依或躺。从正在学步的小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着睡衣、浴衣,脚上则搭配了靴子或运动鞋。有一位麻辣老妇人不知道从哪弄来一套遥远国度土耳其的布卡,并且是彩色的,把自己从头遮到脚。
没有红地毯,没有镁光灯闪耀,没有广告牌。蒂尔达和观众闹作一团。几分钟后,蒂尔达把旗帜放倒在舞台上,下台找了一个豆袋沙发,把自己埋进去,躺着,舒舒服服地看电影。银幕上出现电影的名字:Murder Most Foul。这是阿加莎著名的马普尔小姐侦探系列中的《清洁女工之死》。
和在好莱坞或法国戛纳等地举办的国际电影节相比,在苏格兰东北部的一个濒海小镇奈恩举办的奈恩国际电影节实在别出心裁。除了展映的电影显得“另类”,到奈恩的“电影梦天堂”看电影,本身是一场全镇居民的大派对。人们只要穿上苏格兰裙子去看苏格兰电影,就可免费看电影;带上自家做的仙子蛋糕(Fairy Cakes),也免费;穿着彩色衣服去看彩色电影《雨中曲》,免费;穿着红袜子去看伊朗电影《小鞋子》,免费;如果穿着睡衣去看《清洁女工之死》,也是免费,因为马普尔小姐的经典形象就是穿着一身睡衣织毛衣。
这个别开生面的电影节创办者,就是蒂尔达-斯文顿。奈恩小镇就是她的家乡。
在电影节期间,蒂尔达走在街上,经常会被人拦下。他们告诉她,奈恩电影节唤回了他们对电影的热爱。
蒂尔达讲了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在她家的饭桌上,蒂尔达8岁半的儿子Xavier问妈妈,在电影发明之前,人们的梦想是什么?蒂尔达思考良久,写了一封近5000字的信给儿子,从梦想说到电影、人生。
后来,这封信发表在很多电影杂志和评论杂志上。影评人马克看到之后,给8岁半时的自己写了一封信。这两封信把蒂尔达和马克联系起来,他们一起成立了“八岁半基金”,建立了一个电影资料库,引导、帮助全世界的儿童去热爱电影,还把6月6日作为“八岁半纪念日”。
不久,蒂尔达萌发了一个看似“疯狂”的想法。“奈恩和很多欧洲小镇一样,在上世纪50年代,可能有两家小电影院,现在一家都没了。那些院线体制内的大电影院,只放映美国电影工业生产出来的电影。我对电影的热爱都来自小电影院,大多数电影爱好者的最初体验也是来自本地的小电影院。在这些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电影院里,我们睁开了双眼。”她要在奈恩重新开办小电影院。
奈恩镇上有一家废弃了的交谊舞厅,也曾是“宾果(Bingo)”游戏厅。“宾果”是一个老女人的游戏。在没有小电影院的时候,“宾果”风靡欧洲小镇。蒂尔达租下旧舞厅,发邮件问马克,如果在“宾果”游戏厅旁开电影院,是不是疯了。马克说“不”。
于是, 蒂尔达请来设计师ClaireHalleran、画家兼导演约翰-拜恩。前者为舞厅挂上华灯、镜子,让墙壁成为午夜泛着蓝光的星空。后者画了一幅关于梦想和星星的壁画。在每部电影放映前,光线变暗,射灯在房间内荡漾,好像猫王即将出场。一首歌曲先声而至,朱迪-嘉兰和玛莉莲-曼森的歌声让所有人屏住呼吸。
破败的旧舞厅,变成了“芭蕾天后舞厅电影梦天堂”,成为奈恩国际电影节展映地。马克也成为蒂尔达操办电影节的帮手。
今年3月,蒂尔达把奈恩国际电影节带到了北京,以苏格兰电影周的形式,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4天,总计5部长片、7部短片。
和传说中不同,蒂尔达看起来很随和。马克说,如果按照团队合作度的高低打分,蒂尔达的分数是最高的,10分,“她就像老奶奶一样好脾气”。马克最喜欢蒂尔达的一点就是,“她从来不伪装,不愤世嫉俗,对什么有热情,就会去做,不会掩盖什么。”
在3月19日的媒体专访和20日的开幕式上,蒂尔达都穿着墨绿色的活动T 恤和苏格兰格子裙,裙子下摆上别了一个很大的曲别针。她没有化妆,也没有盛装。蒂尔达并不情愿接受媒体采访,也不接受电影以外的提问。“no press,nopeople,我不是主角,苏格兰电影和烤鱼、薯条才是主角”。
在开幕式上,她穿前跑后,一会为导演谢飞捧来苏格兰小点,一会和影迷玩起自拍,一会亲昵地搂过女儿,女儿的个头到她的肩膀。当第一场展映在晚上9 点半散场时,她在门口向观众散发卡片,用中文说“谢谢”。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蒂尔达突然反问记者,“对于小电影院,中国有什么想法?”
B=《外滩画报》T= 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
我无法离开电影而生活
B:在中国,很多人觉得你长得像凯特-布兰切特。
T:这是不是和我们说亚洲人长得很像一样?在国外,大家都说我长得像大卫-鲍伊,我对此很骄傲。(笑)
B:你家里一直没有电视机,你怎么看待时下泛滥的信息?
T:我不需要电视机,并且从来不买报纸,不看杂志!我宁愿从网络上获知新闻,已经有足够多的东西占据了我的感官和大脑。
B:你难道不认为电影和电视一样,也是一种娱乐产业吗?
T:不。我认为电影是艺术。我不认为电影是很奢侈的东西。而且,我确信如果没有电视、报纸和杂志,我照样可以生活下去。但就我个人来说,我无法离开电影而生活。我也曾经有过电视机,也曾经喜欢看电视。因为,过去有一段时间,电视节目是很棒的,值得一看。1980 年代的英国电视产业非常繁荣,那时的英国电影业也很有活力,更偏向文化性和精神性。但那以后,英国电视产业受到的管制和干预越来越少,变得浮夸,这让我觉得很失望
B:你成立了“八岁半基金”,引导儿童热爱电影。你的孩子如何看待电影?
T:我的孩子没有看过我演的电影。他们有我这样一个对电影如此狂热的妈妈,不知道是福气还是倒霉(curse)。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世界的优秀电影。他们不看电视,看的通常是人们不太可能给孩子看的电影,因为人们觉得孩子们看不懂。他们也看一些商业儿童片,他们认为让-科克托在1964年拍的《美女与野兽》是儿童电影,还认为拍了《我走我路》的米切尔-鲍威尔和艾默力-皮斯伯格是给孩子拍电影的。
B:你曾说过从事电影就像和朋友并肩同行,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T:我的第一感觉是,朋友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并且,有一种相同的热情。大家好像在同一条小溪里游泳。
B:你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在莎士比亚皇家戏院工作过。这段经历对你的电影事业有什么影响?
T:英国的文学和戏剧传统对电影有影响,但对我没有。很多电影演员确实是从戏剧演员发展来的。戏剧是很多演员的第一大爱,但对我来说则完全不同。当我去剑桥念书的时候,很遗憾,当时没有电影专业。去年,我去剑桥参加“电影艺术研究”课程的成立仪式,心情既开心又酸涩。我很嫉妒,如果20 年前有这门课程,我一定会上。当时,我是以作家的身份去从事戏剧表演的,而不是以演员的身份。当我遇到电影制作人德里克-贾曼(编注:已逝英国导演,世界影史上最重要的艺术片导演之一)之后,再也没有上过舞台。我对戏剧从来都不感兴趣,我的兴趣在电影。
B:如果没有遇见德里克-贾曼,你的人生会怎样?
T:如果没有遇见德里克-贾曼,我无法想象自己会进入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表演行业,无法想象会有一种让我去试验的环境,我在其中找到让自己成为表演者的表演方式,并指引自己如今作为一个表演者的人生。我见到德里克-贾曼的时候,正在探询电影,完全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表演者。当时我在伦敦,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可以从事的电影。那些电影都过于正统,过于传统和商业。我不想看到自己进入电视行业或是类似的行业。假如没有遇到德里克-贾曼,我也许会成为作家,那也许是一件好事。我一直都在想,结束演员生涯之后,去不受打扰地写作;或者,我可能会成为一个赌徒,这是我第二个爱好。我曾经经常赌马。
T:我看了两遍《梅兰芳》。之前,我对京剧一无所知,我对京剧的所有认识都来自于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制作方式也很特别。但是我也想发问,一个人怎么可能改变一切?1988年,我也参加过柏林电影节。那年张艺谋的《红高粱》获了奖。那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很大。中国电影人由此被带入了国际电影市场,也使他们在国内的发展更加自由。现在,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逐渐对国际电影有了很多影响,并可以从它对好莱坞的影响中看出来,看看《黑客帝国》就知道了,那种虚拟空间就是从中国电影中来的。
拥抱混乱是独立电影的力量源泉
B:你出演过的很多电影都有关性别的转换。你选择这类电影是因为个人感兴趣,还是因为你的身形比较适合?
T:我的所有电影都有一条主线,就是关于身份转换的可能,从男孩转换为女孩,或者从女人转变为母亲,或者从一个自认为不可能堕落的人转变为一个道德沦丧的人。无论是哪一种转换,我都对这种荡秋千式的摇摆很感兴趣。我不认为“身份”这个东西真实存在,但人们通常会把自己与想象中的身份连结起来,然后突然,他——呃(怪声)——就变成另外一种身份了。我对这种转换的时刻很感兴趣。
B:似乎只有电影能够呈现这种神奇的转变。
T:这个观点很有趣。电影几乎是唯一一种能够在时间中播放的艺术。上个月,我在柏林电影节做评委,每天看两三部电影,看了六天电影,实在很郁闷。后来有一个小时的休息间隙,我的朋友拉着我的手去看画展。他知道我需要换换脑子。我看到了一幅让我非常震惊的画。画很简单。在画上,一个女人坐在桌前,拿着一个玻璃杯喝水,一个男人静静地站在她的身旁。屋里的其他东西——桌子、墙上的画、打开的窗户、一个垫子都是静止的。她手中的玻璃杯上有一道白光。光是从打开的窗户那儿射进来的。女人一动,光就会消失。这很像电影。我意识到,这间屋子里有历史、有时间,还有鬼魂。垫子之所以立起来,靠在墙上,是因为某人曾坐过,或者把它立起来,去开了窗户。我意识到,艺术,尤其是在伟大的艺术里,必须要有时间,还要有鬼魂。电影就真的是这么做的。这是我喜欢纪录片的原因。纪录片中的人和物并不知道他们正在被观看。他们既是孤独的,同时也是在被观看的。
B:你之前演的都是艺术实验电影,但近年演了一些好莱坞电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换?
T:我演的电影都是实验性的,那些好莱坞电影也是实验性的。比如《康斯坦丁》、《本杰明-巴顿奇事》、《纳尼亚传奇》,几乎都是用电脑技术制作的。技术人员创造的气氛,让我觉得很刺激。很多技术才被发明出来,就投入使用。这就是创意的来源。那些导演也非常懂电脑技术。比如我们要把布拉德-皮特弄成90 岁,导演不知道能不能做成,但会去尝试。这都是实验性的体现。
B:《本杰明-巴顿奇事》拍摄中有什么故事吗?
T:还是别谈了。这部电影在全世界赚了那么多票房,没有必要再谈它了。
B:你和布拉德-皮特的合作呢?
T:就像天堂一样!我得这么说。这绝对是实话。真的很棒。
B:是否由于一些好莱坞导演也拍出了不错的电影,你才尝试着去好莱坞呢?
T:完全被误解了。我没有尝试任何事。我从来没有“去”好莱坞。我不是去好莱坞寻求工作。我哪儿也没“去”,是好莱坞邀请我去的。他们看了我的电影,也许是Derek Jarman 的电影,或者是《奥兰多》,向我提出了一些我有可能会感兴趣的冒险旅程。好莱坞的电影永远是讲好莱坞比讲人更多一些,唱的都是同样的调调。 他们的电影和我无关,那是他们的口味,不是我的。我很早就被惯坏了。如果不允许我保留自我,我是不会去任何地方的。但是好莱坞允许我带着真实的自我去,所以我就同意了。这也是我的一种实验,他们都是我很喜欢的人,但是我的根基还是在有点敏感的文化气质的独立电影中。做独立电影和工作室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创意在很早就定了,也许是几个月前,甚至数年前,通常在一张大桌子前讨论定的。但独立电影的创意常常是当下的,没人给你投钱,你不需要听别人的话。你需要去拥抱混乱,这是你能量的来源。当你需要阳光的时候,偏偏在下雨,你就得去动脑筋,哦!也许这个场景在暴风雨中比你之前想象在阳光下的更棒。你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B:这次在北京放映的比尔-道格拉斯的《三部曲》虽然获得了好评,但道格拉斯根本难以为他的下一部电影筹集资金,以至于他一生只拍了4 部电影。你们怎么看待这种窘境?
T: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低估了电影的价值,他们以为电影只是一种娱乐产业,而不能反映文化。这种对电影价值的低估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电影沦为一种市场上的商品。电影的价值变得仅仅是创造利润,而不是一种发现、创造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艺术。我们认为,苏格兰的官员来中国访问的时候,应该带上苏格兰的电影作为礼物,而不是一瓶威士忌。他应该送比尔-道格拉斯的《三部曲》。
B: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资金短缺的情况?
T:当然,总是如此!苏格兰有一个很棒的电影制作人,我不想让他尴尬,就不提他的名字了。他也找不到拍电影的钱。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在为寻找资金而挣扎。不过,我从事这行很久了,现在对筹资金已经很有耐心了。有时,我也会为此愤怒,失去耐心,但是我告诉自己,最好的方法是耐心等待。我做这些电影的原因是,它们就是我的调调,就是我想做的事情。这有点像体育训练,比如,一个短跑运动员想要成为长跑运动员,得经过数年的训练,电影也是,可能需要数年的训练,才能看到前面的方向,才能知道合适的资金会来的。钱是有灵魂的,你不会想要不干净的钱。
B:那你享受拍这些电影的经历吗?
T:当然!我可以很诚实地说,我没有做过一部自己不喜欢、不享受的电影。我和不同的人工作,了解他们的电影经历。他们常常和我说一些令人难过的经历,这让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
B:你喜欢在《Julia》里的角色吗?
T:《Julia》是一位出色的法国导演Erick Zonca的作品,这是他的第二部电影。大概在十年前,他拍了电影《两极天使(The dreamlife of angels)》。他还为法国电视台制作过《小窃贼》(Thelittle thief)。《Julia》是一个嗜酒母亲的故事,故事和酒瘾、爱有关,是关于生存的思考。
B:影片中的困惑是否会让现实生活中的你,也感到困惑呢?
T:不会。那只是演戏!我在《Julia》里化了很浓的妆,那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人的灵魂。Erick Zonca 是一个非常现代的电影人,非常关注他要表现的角色。Julia 在片中做了很糟的事,绑架了一个小男孩,让人很难继续看下去,但是Erick 一直看着她,就像是动物学上观察动物一样,无论它做什么,他都继续看下去,距离很近地观察。Erick 带着同情,对Julia 不做评判。这种态度非常现代,非常激励人。
B:你的孩子看过这个电影吗?
T:除非他们到五六十岁吧。
不向任何商业献媚的电影节
B:你参加了很多电影节,是不是对传统电影节感到厌倦,才创办了奈恩国际电影节?
T:我对那些电影节很感兴趣,也很感激,因为电影节让我看到、了解了其他国家的电影、电影制作和电影传统,以及不同地方的文化。这些是我在家里看不到的。我们的电影节很幸运,不用服务于任何市场。很多电影人羡慕我们有充分的自由去做自己的电影节。我们还有一个大图书馆,收藏了近100年的电影资料。
B:看电影免费的花招是你想的吗?
T:在英国,如果你去任何一家院线看《加勒比海盗》,电影票是10英镑,还要花10英镑去买爆米花和糖果,相当贵。然而,来我们的电影节看一部天才导演迈克尔-鲍威尔、费里尼的经典电影,成人只需3英镑,孩子才2英镑。其实想出这些点子,我们纯粹因为好玩,有些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每一个点子,就这样被人们拾起来去做了。每一个点子!这真的非常有趣,非常激发人的灵感。这让我们发现,原来人们对于玩耍和扮演,是如此渴望,如此有热情。
B:你们是怎么挑选电影节的影片的?
T:我们在一堆自己很喜欢的电影中进行选择,虽然这样有点随机。我们把所有备选电影放在一个信封里,然后抽签决定。我的孩子也参与抽签。《八部半》和《小鞋子》是他们喜欢的电影。
B:接下来电影节将如何开展呢?
T:我们曾在苏丹的难民营里放映过电影《小鞋子》。下一次,我们仍在苏格兰高地做电影节,但是方式会很不同。我们不告诉你细节,也不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会怎么做,我们会在“混乱”中进行。我唯一能告诉你的是,下次的电影节将在轮子上,是可以移动的。
B:这次来中国的电影大多是剧情片和纪录片,这样选择是否出自你的个人口味?你会向中国观众推荐哪部电影?
T:哦,天哪,我们想向中国观众推荐一堆电影。可是电影节只有4天,所以不得不妥协,有些电影没有带来。我非常喜欢Bill Forsyth的电影,他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非常滑稽、有趣。如果你想看喜剧,就该看他的。他在1981 年拍了一部喜剧《格雷戈里的女孩(Gregory’s girl)》,是关于一个小男孩的。还拍了《南方英雄(Localhero)》。我们真该把《南方英雄》带来。还有一位我们很想带来但也没有带来的导演是John Byrne。John Byrne 是一位作家和画家。他是第一个把苏格兰人的说话方式写出来的作家——不是英格兰人说话的方式,而是苏格兰人的。苏格兰语言非常丰富、兴高采烈,但是很难翻译,屏幕上可能会全是中文字幕。我们觉得那样太多了,哈哈。在这次的电影节上,有一部29 分钟的纪录片《海那边的大东方号》,这是一部杰作,影片描述了克莱德河(River Clyde)上的造船场景,告诉你一艘船是如何建成的。一块一块木板,就像缝一条裙子一样,一点一点地建起来,然后带着自豪下水,接着山震动了,天空也被震碎了。这部纪录片拍于1960年。我出生在1960年,那个年代感觉并不遥远。无论是拍纪录片还是虚构电影,我们都应该抱有对见证的信仰。这部电影是对历史的见证,苏格兰人都应该看。
B:这次到中国,你想把苏格兰文化中的什么特质呈现给中国观众?
T:这样谈论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奇怪,离着那么远,苏格兰像是地球另一边的一个小岛,提到它的时候,人们总是用“大英帝国”、“英国”来代替。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任何一个去过苏格兰和英格兰的人,都会明白,苏格兰和英格兰两地有非常不同的风格,有着许多不一样的DNA。我不想惹上麻烦。(笑)但是我一直对“大英帝国”感到困惑。我出生在苏格兰,在英格兰住过一段时间,但在英格兰,我老觉得自己是局外人。从技术上说,我是英国人。我不知道在别的国家是否如此——我们是苏格兰人,离开苏格兰,就会很想家;然而许多从其他国家来到苏格兰的人,都感觉回到了家。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也是我喜欢《我走我路》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苏格兰文化里有些特质,与英国不同。苏格兰电影更接近欧洲的主流电影,与法国电影运动的关系密切。苏格兰文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存在主义的意味。许多苏格兰电影人出自艺术学院,而不是文学院或电视专业的训练,比如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隆比亚大学等,这是苏格兰的传统。
B:你会把中国的电影带回苏格兰吗?
T:我已经和马克商量了,会在苏格兰放映费穆的《小城之春》。
B:张曼玉是你的朋友,也许她会给你一些建议?
T:是啊。我们让Maggie(编注:张曼玉外文名)穿上了苏格兰裙子呢!Maggie来爱丁堡的时候,马克给她找了一条苏格兰裙子。时间长了,也许她会让我们变得很中国。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