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埃里克》(Looking for Eric)-英国/法国/意大利
导演:
肯·罗奇 Ken Loach
编剧:
保罗·拉弗蒂 Paul Laverty
演员:
斯蒂夫·艾弗茨 Steve Evets
埃里克·坎通纳 Eric Cantona
马修·麦克诺提 Matthew McNulty
杰拉德·基恩斯 Gerard Kearns
剧情:
邮差埃里克是一个疯狂的足球迷, 儿子们也非常不听话,他的生活自妻子离开以后就混乱不堪。而当一辆水泥搅拌车出现在他家花园门口时,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埃里克坐着这辆水泥搅拌车到了布鲁克林,见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莉莉。用尽了办法也没有旧日情人也没有对他投怀送抱,埃里克选择了沉溺,在开始吸食大麻烟之后,埃里克发现了他心中的英雄——球星埃里克·坎通纳不为人知的一面后几乎崩溃……
一个法国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这样评价:“埃里克非常害怕掷骰子,因为他永远掷不到6。”
看点1:
昔日足坛王者今日转战影坛
坎通纳尽管在国家队无甚建树,但他在曼联的职业生涯堪称辉煌。他帮助曼联夺得1993、1994、1996和1997年4次英超冠军。1995年曼联没夺冠,那是因为他飞踢水晶宫球迷被停赛。足球,曾经是坎通纳的最爱。许多年过去了,坎通纳荡气回肠的讲话犹在耳边,“我死后,希望能把骨灰撒在老特拉福德。”随后,这位曼联“国王”选择了退役。
虽然面相凶悍,虽然脾气暴躁,但在骨子里,坎通纳和许多法国人一样,充满了浪漫情怀和文艺细胞。他热爱绘画、文学和电影,算得上是个艺术青年。对于电影,坎通纳极度热爱,其实在退役之前,坎通纳就已经“触电”了。1995年1月,坎通纳因为飞踹水晶宫球迷导致停赛8个月。当时他处于漫长的禁赛期内,眼看着布莱克本从曼联手里抢走了联赛冠军,自个儿有劲使不上。于是他就去法国导演沙蒂里耶的电影《在原野撒野》过了一把瘾。此后,坎通纳就迷上了电影。
在退役之后,坎通纳虽然努力推广沙滩足球,但是他一直没有离开过电影。1998年是坎通纳特殊的一年,《穆齐》(Mookie)是他第一部出任主角的电影,法国媒体炒作得非常热闹,可惜最终口碑平平。同时他还在英国大片《伊丽莎白》中出演法国公使。由于这部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红大紫,不仅捧红了凯特·布兰切特和约瑟夫·费恩斯,同时坎通纳的电影才华也被全世界热爱他的球迷看个清楚。
2008年,英国著名导演肯·罗奇执导坎通纳的传记《寻找埃里克》,而左挑右选之下,肯·罗奇发现,让坎通纳演自己是最合适的,于是他敲定了坎通纳为男一号。虽然这个角色对于坎通纳来说并无太多挑战性而言,但是凭借肯·罗奇名气,他如愿跻身戛纳电影节这个大舞台之上。
看点2:
金棕榈得主再次出征戛纳
肯·罗奇曾在2006年凭借电影《风吹稻浪》曾获得第5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虽然是英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导演,但他在戛纳的成绩要明显好于其他电影节,就连英国“奥斯卡”才给了肯·罗奇两个小奖,而他在戛纳获得的11项大小奖项证明了法国绝对是他的福地。
1936年6月17日出生在英国沃克郡的肯·罗奇并没有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屈服在好莱坞的威力之下,他的作品充满着社会意识的写实主义风格。他的作品《神秘的备忘录》(1990)和《石雨》(1993)曾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自1970年起,他有共计14部作品入围戛纳电影节参赛或展映,除了上述影片之外,进入主竞赛单元的还包括:《外貌与微笑》(1981)、《土地与自由》(1995)、《我的名字是乔》(1998)、《面包与玫瑰》(2000)、《甜蜜十六岁》(2002)。另外入围的还有《小孩与鹰》(1970)、《家庭生活》(1972)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