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变形金刚3》大猜想:只有金刚没有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6日00:47  新浪娱乐

《变形金刚2》中文海报 《变形金刚2》中文海报

  独家供稿:《中国银幕》

  前言:《变形金刚2》在上映10天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本年度最卖座电影,虽然没有打破《蝙蝠侠6》的票房纪录,但这样的结果或许让我们对《变形金刚3》有着更多的期待。但对于《变形金刚2》的普遍评价是:场面火爆情节俗套,下文试图从四个步骤来探讨一下《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未来,仅供娱乐不作任何参考,欢迎参与讨论。

  四步论证:只有变形金刚的未来

  哈里森·福特能成为八十年代好莱坞最红的电影明星,得益于两个三部曲——《星球大战》和《夺宝奇兵》。年轻一代的希安·拉博夫本来很有潜质成为新的哈里森·福特,因为他也签下了两个三部曲——《变形金刚》和另外三部《夺宝奇兵》。然而,随着《变形金刚2》浮出水面,拉博夫的双保险梦想正面临着破灭的危险。因为变形金刚的数量从第一部的十三个激增到四十个,片长又没有明显变化,这意味着每个角色都要做出牺牲,出场时间会越来越短,风头也会被更新更酷的变形金刚盖过,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变形金刚》迟早要变成机器人的天下,人类的作用呢,也就只剩下掏钱买票和大呼小叫了。

  接下来,我们将从动作类作品(包括动漫、小说和游戏)和动作电影的进化规律,以及人类角色和真人明星的角度,来证明这个系列的未来,确实只属于变形金刚。

  越来越强悍的对手

  这里提到的动作类作品,包括动漫、小说和游戏,还可以分成机战类、功夫类和普通的枪战类等多种战斗方式。但不管你将作品体裁和类型如何排列组合,有一个规律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类似闯关一样的故事结构,对手会变得越来越强,主人公的实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最先出场的角色最容易沦为龙套。

  动漫类可以参考《七龙珠》,小悟空刚出场的时候也就是能般几块大石头,到后来随便挥挥手就能毁灭地球。最开始只是普通的赛亚人一员,然后出现了超级赛亚人,超超级赛亚人,到最后还玩出了合体。他的对手则从依靠枪械的士兵,武艺高强的人类,进化到形形色色的外星人。战场从擂台打到荒野,从地球打到宇宙。一开始实力超群的龟仙人、天津饭、乐平和小林越往后越没用,只能在一旁渲染危险气氛。

  小说方面,金庸的作品就足够说明问题,以《射雕英雄传》为例,郭啸天和杨铁心的武功也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好在死的很壮烈,英雄的称号当之无愧;反例则是柯镇恶,一开始也算威风八面,但是随着高手的增多,每次打架都变累赘,还嘴硬死扛,看得颇为尴尬;丘处机是柯镇恶的升级版,一开始见谁灭谁,后来就变成了全真七子一起上场,还得靠个什么阵法,才能跟高手打平手;再后来就有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乍呼一阵后才发现都是王重阳的手下败将。

  游戏体现的更明显,能力的差距都以赤裸裸的数字表现出来,跑到网吧熬通宵的同学们,不就是为了能快点升级么。当到达了一定级别之后,对手更强,任务更难,开始出现了团体作战,再后来则是玩家之间的对战。说到底,这种进化就是为了制造新的兴奋点,而且由于“武艺”是个上不封顶的东西,只要作品能接着出,编出新的高高手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说回到变形金刚,不要忘记除了电影,它还包括了多部动画和漫画,这些作品也都严格遵守着“进化”的规律,作为后来者,电影版总要继承一点祖上的DNA才像话。

  变形金刚的进化更加立体,它不但体现在某一部作品中,比如我们最熟悉的G1,不断推出三变金刚、合体金刚、巨型金刚等新卖点,变化形态从单一的飞机汽车扩展到恐龙、昆虫甚至宇宙飞碟。进化还体现在相对独立的几个系列中,比如擎天柱这个角色,在《猛兽侠》、《雷霆舰队》以及最新的动画版中,他的造型、性格和成长经历很不一样。但无论是哪个系列,发展到最后都有一个相似点,就是人类逐渐退出舞台。说起来,日本最早设计的变形金刚是由人控制的,这样的东西在日漫中很常见,后来美国的改良版赋予了机器人以独立的灵魂,大概也暗示了人类在变形金刚世界中的可有可无。

  越来越宏大的格局

  对于电影来说,有代表性的进化并没有体现在“实力越来越强”,而是“格局越来越大”。“格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它的表现形式很多,最常见的比如编导会自吹这部的投资是上一部的几倍,CG镜头从几百个激增到几千个等等。反正说到最后,会让你感觉前一部(或稍早的同类型电影)简直就是小儿科,这一部才是最好的。可见,“格局”是动作片的生命线,一部电影能制造的最大场面,决定了该系列能取得的最大成就。下面我们将从一正一反两个角度,说明“格局”的重要性。

  《指环王》系列对格局的把握最为出色,第一部的动作场面零敲碎打,到第二部开始出现圣盔谷之战这样的大场面,并在第三部的佩兰诺平原决战中达到了最高峰。随着战斗的次数变得密集,影片的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但是彼得·杰克逊并没有忘记介绍更多的新角色加入,第二部有了咕噜和树精,第三部加入了亡灵军团。伴随着更大的场面和更多的新人物,导演也毫无悬念的用上了最俗套的宣传方式:“第一部有560个特效镜头,第二部有800个,第三部有1400个……”

  另一方面,《X战警》系列(包括外传《金刚狼》)则是烂的一塌糊涂,第二部之于第一部的进化是很明显的,更多新角色,更酷的超能力,更宏大的场面。但是到了第三部,要么是漫画中实在没有好角色,要么是编导累得分不清东南西北,除了极个别场面让人眼前一亮(比如万磁王移动金门大桥),大多数时间还是最早的几个人在出风头,新角色巨傻无比。到这个时候,基本已经宣告了该系列的死亡,不过福克斯不信邪,又给金刚狼单独立传,结果比第三部还要糟糕。这个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何很多漫画改编会在第二部达到顶峰(比如《蜘蛛侠II》)——因为它们都占了“过度开发”的便宜,就那么点新东西都放到第二部了,能不好看吗?结果就导致第三部创意枯竭,不得不沦为无耻的圈钱之作。

  相比之下,《变形金刚》就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迈克尔·贝才敢在第二部中,一口气送出多个合体金刚,女变形金刚甚至隐者战士。在数量上,从第一部的十三个增加到四十个左右,实际数量可能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刹车和挡泥板只算两个角色,但是他们各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机器人形态;比如那七八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霸天虎龙套;比如出现在山姆家中,被火种源激活的一大批家用电器变形金刚……除此之外,还加入了更多的军事设备,这些东西虽然让人类能加入战斗,其实反而削弱了他们的作用。这意味着,为数不多的几位主角,不但要和三倍于第一部的变形金刚抢戏,还要面临军火、炸药甚至金字塔等名胜古迹的威胁。如果第三部(甚至传说中的四五六部)也按照这样的速度“进化”,《变形金刚》就该改名叫《地球人》了——因为“地球人”稀有嘛。

  越来越自卑的人类

  论证“变形金刚统治未来”的第三步,会从人类的角度出发,当“他们”遇到变形金刚,就好像樱木花道去了NBA,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打蓝球的。

  我相信有很多观众会对首部曲中,威震天的死法表示不满,怎么可能这么一位英雄豪杰,被人类冰起来好多年之后,活过来不长时间又被一毛头小子用火种源给“烧死”了。同样的,个头比威震天还大的直升机,为何被骑着摩托的大兵一炮就轰爬下了。迈克尔·贝也很为难,你让他怎么办呢?要凸显人类的作用,代价就是“不合逻辑”。为了“烧死”威震天,得先让他被打爬下,不然山姆只能摸到他的脚踝。为了一炮轰掉直升机,就胡编出个致命弱点,再胡编出一种所谓有效的炮弹。最后的结果是,变形金刚都变成了老虎,看起来很牛比,其实一个铁笼子,一针麻醉枪就能搞定。

  也正因为这种情节太过“幼稚”,因此《变形金刚》的主要战斗场面,还是以机器人的互博为主。不想被冷落的人类只能承担一些看似重要,其实毫无技含量的工作。比如串联剧情,第一部和第二部思路近似,说得都是因为偶然的原因,山姆成为了关键人物。或者纯粹搞笑,想象一下,第一部中能让人记住的人类角色,从车店老板到政府特工,哪个不是活宝一样的人物。再或者,像梅根·福克斯这样的性感尤物,某种程度上,她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人类角色,特别对于男性观众占据主导地位的《变形金刚》来说。

  第二部中依然会出现人类军队协同作战的场面,因为用上了更多的战斗机和新式设备而显得合理了一点,但这显然无法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金刚数量的进一步增多,能力成倍的增强,人类早晚要沦为看客。否则的话,我们就还要继续忍受这样的情节:在为一个大哥级别的角色铺垫100分钟并以极其潇洒的姿态亮相后,被山姆和他的朋友们用石块丢死了。为啥呢?这个很好解释,比如变形金刚的脚趾头上有个洞,谁能把石头扔进去就能让他大爆炸……希望这些从《星战》开始就流行的一击致命的东西,能与代表新世纪娱乐巅峰的《变形金刚》,越走越远。

  越来越难管的明星

  最后一个理由很实在,虚拟角色虽然搞起来很费劲,但是他们不会耍大牌,不会找聪明的经纪人要求涨工资,也不会强求一个制片的虚名然后要提成;他们不会因为呛到了或者噎到了影响拍摄进行,也用不着准备什么拖车、替身或者进行军事训练;拍片现场永远不会担心出现索要签名的粉丝,“演员”也不会因为档期问题左右为难;而他们演技之出色,可塑性之强,就连王家卫都不会忍心再拍第二遍;在外形上,导演也会惊讶的发现,这些家伙跟我要找的“演员”没有一点区别。

  说白了,虚拟角色很省心。《变形金刚》的男主角希安·拉博夫,在拍片期间出了车祸,导致拇指受伤,停拍多天,而与他同车的女孩是出演隐者战士的伊莎贝尔·卢卡斯,又给了小报记者发挥的余地。想想看,大黄蜂什么时候捅过这样的篓子!

  曾经有一部《最终幻想》,最终让虚拟角色登堂入室的梦想变成了幻想,这和该片惨淡的票房,糟糕的口碑相关。但是虚拟角色的种种好处,却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全盘否定。这里说的虚拟角色,可能永远达不到《西蒙妮》中完全拟人化,足以以假乱真的境界。但是你看看那个大黄蜂的同比例模型,最早只能在片场看到,后来参加了首部曲的韩国首映,五月又出现在戛纳电影节,他的性质更接近迪士尼的动画人物,而且对成人也有不小的杀伤力。如果编导愿意在人物性格上下更大的功夫,《变形金刚》必将诞生许多虚拟明星,为他们过生日、相亲、拍“裸照”之类的事情也会接踵而至。当然,要拍一部完全无人的电影,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倒不是说成功概率小,而是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案例。保守的好莱坞,动辄几亿的投资,派拉蒙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小强

(责编: sunny)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