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杜海滨:将拍摄震后中国人民重建家乡的纪录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4日02:11  东方早报
杜海滨:将拍摄震后中国人民重建家乡的纪录片
《1428》获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奖,杜海滨展示获奖证书

  刚刚落幕的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将地平线单元的最佳纪录片奖颁发给了中国导演杜海滨的《1428》,片名正好是去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14时28分。根据导演杜海滨的解读,这部纪录片展现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真实与荒诞”,也是杜海滨时隔两年,再次携纪录片参赛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在为该片颁奖时,赞扬这部影片没有简单讲述一场自然灾难的发生,还关注了这场灾难后人们的生活,真诚而不煽情。在得奖后的采访中,杜海滨首先感谢了威尼斯电影节对于中国纪录片的肯定,随后他表示,自己将再次走近汶川,用镜头记录下那里震后重建的点点滴滴。

  在北京电影学院就读期间,杜海滨拍摄的《窦豆》曾荣获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最佳纪录片奖、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自此,纪录片成为了杜海滨最热爱的影像表达方式。 尽管此类电影的发行和传播度不如剧情片,但在杜海滨而言“拍纪录片除了是种责任,也是爱好”。2000年时,杜海滨用一个春节拍摄的纪录片《铁路沿线》,如今还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经常被提及的一笔。

  两年前带着农民工题材的《伞》走入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竞赛时,杜海滨曾对早报记者表示“电影节并不能改变什么”。而今年再赴水城,接受媒体采访谈及当年的参赛作品《伞》,杜海滨也是充满忧虑:“其实《伞》的情况很一般,我们到现在也没有拿到一分钱。”

  虽然作品的盈利情况一般,但当杜海滨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他依然第一时间到达当地,用镜头完成了新片《1428》。在威尼斯接受采访时,杜海滨说:“汶川大地震发生20分钟,我接到北京同事的电话,说他的楼在晃,说一定是哪里地震了,让我赶紧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我家在西安,打不通电话,特别担心,回家看电视,大概5个小时以后,就知道原来汶川地震了。之后两天基本上没做什么事儿,全部在电视机前,那些场面非常震撼人。我觉得应该去做一点事情,就去了那,当时没想过要拍一部电影。到那之后,我们力所能及地做了一些事,帮助一些孩子和一个妈妈,把他们从震区带了出来。到了第五天的时候,慢慢开始有一些想法,我们看到一些场景和事件,觉得应该做一些事情。”

  影片的拍摄过程是杜海滨经历过最困难的一次,“那个地方是没法住人的,我们从出发到拍摄的目的地,晚上11点还要从那个地方赶回来,每天大家都是在车上睡觉。”不过,让杜海滨欣慰的是,他的电影在后期制作时得到了法国电影大师侯麦的御用剪辑师迈尔·斯蒂芬的帮助,而如今影片又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赢得了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的殊荣。“来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会得奖,但现在得到了还是觉得很高兴,这是威尼斯电影节对中国纪录片的一个肯定。”据杜海滨介绍,他下一步的计划是再回汶川,“我想再拍一部关于震后中国人民重建家乡的纪录片。”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