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报记者对好莱坞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网络采访中,他宣称《2012》是他从影以来最具雄心的影片。
渴望享受挑战
作为一位善于执导宏大电影画面的导演,艾默里奇的灾难影片获得过世界各地影迷的喜爱,但这一次他知道,自己必须超越已有的高度,他说自己想要讲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故事,一个不会被众多特效所掩盖的故事。“在我所有的电影作品中,《2012》使用的特效最多,大概有1300处。坦白说,我最感兴趣的并不是特效,而是角色和故事。”在构思影片时,艾默里奇说自己首先想到的是一个故事,随后这个故事所勾勒的画面进入了他的脑海,《2012》最初进入他脑海的图像,是大水淹没的喜马拉雅山脉。
灵感来自传说
《2012》的故事来源于一个远古传说,“这部影片需要一些灾难之外的、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艾默里奇说,“所以我想,用现代的方式重新讲述诺亚方舟的故事,会是一件很有趣有意义的事。”一次,他和助手偶然发现了一本关于玛雅日历的书籍,并发现玛雅人将日历的最后一天设置为2012年的12月21日,这一天也是该日历的第13次循环的最后一天,在那之后,日历上什么都没有了。这就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在12月21日之后,会发生什么吗?“我对自己说,如果有人知道世界末日即将来临,那么这个人很可能是科学家,然后一些级别很高的政府官员们也会知道这一消息,这两种人物的结合和冲突让我很感兴趣。”
人类需要反思
“这部影片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值得被拯救的?谁又是应该被拯救的?”艾默里奇说,“库萨克的角色的性格让我觉得特别有趣,他是一个父亲,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他都希望为自己的家庭尽全力。因为到了世界末日时,家庭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即便他曾经让家人失望。”艾默里奇表示,他希望《2012》能让观众反思如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和战争。“我认为人类正在走向一条非常危险的歧路,这么多年过去了,世界上依然存有战争。想到这一点,我总是觉得震惊而悲伤。”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