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影评人议《阿凡达》:中国电影缺的只是特效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7日16:47  新民晚报

  这个贺岁档注定是美国大片的天下,好莱坞灾难片《2012》票房已过4.6亿元人民币,而1月4日上映的《阿凡达》票房达到4亿元人民币似非难事。不少中国电影人认为中国电影就是因为缺少先进的特效制作团队而略逊一筹,但更多人认为,中国电影能从《阿凡达》中学习的不仅仅是特效制作。

  十年磨一剑

  影评人竹聿名认为,观众看到的是《阿凡达》表面的光鲜,独独忘记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花了12年才产下这个“儿子”。“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如果《阿凡达》全球票房能和《泰坦尼克号》看齐,扣去影片的投资,平均下来,1年也就赚1亿美元。中国有哪个电影人肯和卡梅隆一样,放弃短线投资的巨大收益,花10多年时间潜心于一部电影?”影评人风间隼也表示,卡梅隆请专家学者为影片制作的《潘多拉星球百科全书》,直接给了观众一种栩栩如生的实在感,“连我这样的‘细节抠’都看得津津有味。”他认为,比起为电脑特效投入的亿万巨资来,请几个顾问的投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知识依赖于整个社会的知识积累,依托的是发达国家的一整座坚实的知识大厦,“卡梅隆对于某些细节的坚持,使得影片延迟了10年问世,但他的这种坚持最终被证明是值得的。现在还有谁认为,我们比国外同行差的只不过是金钱和技术?”

  创新是王道

  法国影评人Sam说,从特效层面上来看,卡梅隆并没有仅仅依附在好莱坞现有的技术上,而是自主研发了3D摄影系统,并且发明了将真人表演同CG画面合成的观察平台,完善了3D电影的表情捕捉系统,革新了动作捕捉技术。完全可以说,他拍摄的《阿凡达》开创了3D电影的新纪元。Sam认为,敢于创新,才是《阿凡达》赢得票房和口碑的根本,“一个缺少本土参与者,或者即便参与了也无甚创新的特效电影注定会被观众忽视、遗忘。”

  电影评论人姗姗说:“在国内,没有出现过能与投资相抵或盈利的特效电影,于是没有电影公司敢于将数额庞大的资金注入到特效电影制作中;而越是没有能为人称道的中国本土特效电影出现,中国的电脑特效团队就越发没有好的市场培育氛围——这形成了中国电影特效制作的恶性循环。”姗姗认为,从近年发展趋势看,中国影人也渴望能纯熟地运用特效技术,赋予电影梦幻包装,“《风云II》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姑且不论影片的剧情好坏,这部片子对特效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心态不能输

  来自好莱坞的特效大片今年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势如破竹。6月上映的《变形金刚2》成功抢下《泰坦尼克号》霸占了11年的影史票房冠军宝座。不到半年时间,《2012》就赶超了《变2》成为霸主,而宝座是否会易主《阿凡达》仍是一个未知数。有很多国内电影人看完《阿凡达》之后很沮丧,导演陆川、阿甘都觉得,中国和好莱坞电影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会让未来的中国电影在市场上“完败”,但影评人张小北却有着自己的看法:“让电影摆脱杂耍层面进入艺术范畴的,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更重要的是‘故事的艺术’。无论多么炫目的技术,如果没有一个好故事作为本体,它都不能被称为一部好电影。”

  张小北觉得,《阿凡达》虽然很震撼,但它在市场行为上来说还是一个特例,过于庞大的制作资金,让此类影片很难成为电影市场的主流。“观众去看电影,并不都是冲着视觉奇观和感官刺激去的,他们更多的是想让自己从电影中得到感动。因为文化上的差异,目前还是我们可以抵挡好莱坞电影的堡垒。但是能守多久,就看我们自己争气不争气了。如果中国电影人自己先从心态上怵了,那我就啥都没说。”  本报记者 张艺(新浪娱乐编注:本文有部分删节)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