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埃里克-侯麦逝世 法国总统哀悼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3日05:21  都市快报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于当地时间1月11日在巴黎去世,享年89岁。

  消息传出后,法国总统萨科齐第一时间发表悼念,赞颂侯麦是“一位伟大的导演,在未来的岁月里依然会指导并影响我们。他的作品古典浪漫、聪慧自省、光明肃穆、敏感正直,创造了侯麦风格,这风格会超脱出他本人而得以永存。”

  英国《卫报》引用了戛纳电影节主办人蒂埃里·弗里茅斯的原话,认为“尽管侯麦的电影并不流行,却永垂不朽。”而更重要的是,侯麦证明了——你可以用很小的预算,制作出伟大的电影,“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人记得这点,非常重要。”而法国《解放报》为侯麦制作了纪念特刊,标题充满了诗意——侯麦,一个童话的尽头。

  本报驻北京记者 梅春艳记者 冯泽

  先在自己国家成功,才能获得国际成功

  侯麦:一个人应该知道如何与时代倾向对着干■埃里克·侯麦简介

  侯麦1920年出生于法国南锡某天主教中产阶级家庭,是上世纪60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导演的作品超过四十部。2001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颁发的金狮终身成就奖。

  侯麦最早是一位文学教授和电影评论家。1950年开始拍摄短片,1959年完成个人首部长片《狮子的标记》,之后不断拍片,直到2007年。为赢得市场,侯麦的不少同行纷纷转向商业电影怀抱,但侯麦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最终拥有了固定的观众群。他的《在慕德家的一夜》《圆月映花都》《绿光》等多部作品同样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

  侯麦的电影如同城市风俗画,寻常的街道和建筑,包括人物在内,都缺乏鲜艳的色彩,有种被阳光晒过的灰暗与疲惫。它是世俗化的诗意样本,没有起伏跌宕的故事,不讲求戏剧张力,也没有光彩照人的人物。看他的电影需要耐心,如同我们平凡的日子,虽无大风大浪,但若静心观察,处处都有耐人咀嚼的深意。

  侯麦的电影讲究对白,看似普通,但其实是非常简练与生动的,观者看片时仿如身临其境,体会剧中人物的心路,等影片结束,你已好像认识主人公很久了,重看时恍如老友重逢。

  侯麦是个温情的导演,他总是能从沉闷的生活中发现希望——就像他早就看透了生活的疲倦本质,但从来不会恶狠狠地毁灭生活。在侯麦眼里,生活是一切动力绵延不绝的源头。所以他从来不向好莱坞看齐,哪怕好莱坞电影已经称霸全球。侯麦说,任何国家的电影,首先要在自己的国家取得成功,然后才有机会在国际上成功。

  《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杨子曾经在法国采访过侯麦本人,谈到对自己电影的看法时,侯麦认为,“我的观众并不是为数甚多的大众,但我有自己的观众群,主要是一些特殊的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生活与众不同,他们喜欢我的电影。”而侯麦本人最喜欢的导演,是来自好莱坞的希区·柯克,并认为希区·柯克的电影永远不会过时。

  侯麦曾经给世界留下过一句名言:一个人不要怕“不现代”,他应该知道如何与时代倾向对着干。

  但是,随着侯麦的去世,这个时代暂时不会出现对手,没有谁会向这个时代宣战。

  最小的成本,拍出大气的电影

  王小帅:侯麦是全世界最大腕的导演

  在中国,侯麦的电影并不主流,甚至称得上边缘,但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却无处不在。

  导演王小帅(执导过《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左右》等电影,多次柏林电影节大奖获得者)说,“侯麦的电影,我几乎都看过。”在王小帅看来,侯麦是全世界导演中最大的大腕。“在越来越趋于商业化的世界电影潮流中,侯麦的存在就是一种例证,证明电影多元化的宽度。如今他去世了,等于失去了这个符号。”

  上世纪80年代,王小帅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求学,他第一次接触侯麦的电影《绿光》。“那时候内地还看不到他的片子。”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王小帅才通过碟片将侯麦的电影找齐,“幸好是10年后再看。读书时看的话,可能懵懵懂懂看不出名堂。”等王小帅自己做了导演,“再看侯麦的作品,就能感觉出一种大气。”

  但事实上,据王小帅介绍,侯麦拍电影时,通常整个剧组只有十几个人,而且从来没有大明星,“他坚持用小成本小制作的模式,贯彻自己的美学思想,最终回归到电影本身。”

  创作力旺盛,每两年出一部作品

  庄宇新:只有伍迪·艾伦可以媲美

  侯麦的电影通常有着大段大段充满哲理的对话,他习惯让演员不停地说话、说话、再说话。没有哪个导演会像侯麦这样热衷于台词,哪怕是昆汀·塔伦蒂诺这种爱让演员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的好莱坞搞怪导演。以至于有影评人认为,如果侯麦的演员落到安东尼奥尼(另一位法国新浪潮导演)手上,可能会因为嘴巴被封住而活活闷死。

  北京电影学院的庄宇新教授(执导过《爱情的牙齿》《隋朝来客》等电影)非常喜欢侯麦的个性,“侯麦是个创作力旺盛的文人导演,产量很大,基本上两年一部。但是每一部电影都特别有力量,不像别的导演有好有坏。”

  庄宇新认为,侯麦每部电影都出现大量对白,在这点上,美国导演伍迪·艾伦跟侯麦的风格很接近,而且也一样多产。“他们两个人对我都产生过影响,提供了一种拍电影的思路,虽然很多中国电影人认为台词越少越好。”

  为什么要拍电影?电影有没有意义?

  魏海军:具有革新精神的大师时代消失不见

  侯麦在中国属于小众人物,但对很多文艺青年而言,这个名字有着深远的意义。

  编剧魏海军(《追影》《白蛇》等影片编剧)一直对欧洲电影情有独钟,侯麦是他非常喜爱的导演。“现在很多国内导演都注重眼前利益,票房成为衡量一个导演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侯麦的去世,代表一种具有革新精神的大师时代已经消失不见,在他身后留下的,将是完全商业化的电影市场。”

  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安东说,侯麦的离世,应该引起中国电影人的反思,拍电影到底是为了什么?电影到底是一种商品还是应该有更多意义?“电影是最能体现多元化价值观的领域,就像法国会有侯麦,也会有《天使爱美丽》,还可以出现吕克·贝松。但在中国,不管什么类型的电影,观众只能看到一种表情——商业。”

  文/叶航

  ■评论超越

  其上2010年的电影圈有个很不寻常的开篇,一个法国导演的离去和一个美国导演的归来,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震撼。

  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自《泰坦尼克号》后,用了13年时间打造《阿凡达》。他的理由是:我只拍我想拍的电影。在他的价值系统里,从来不担心13年过去,观众会遗忘他。法国埃里克·侯麦让我震惊的是,他一生真的只是在拍同一部影片,不管是当代题材还是历史故事,他总是自得其乐地以其清新的风格、隽永的对白讲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那些凡俗爱恨,数十年不变。他也从来没担心过,观众会不会因此心生腻烦。詹姆斯·卡梅隆用他的作品彰显“技术先锋”的不变目标,侯麦的每一部作品均在表达他对同一个主题的追求和思索。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时光,似乎还并不足以把他们“雕刻”成另一个人。

  提个问题,如果侯麦和詹姆斯·卡梅隆是中国导演会怎么样?可能从张艺谋身上我们可以找到答案,这个刚刚拍出《三枪》的导演,也曾经拍出过真挚的《秋菊打官司》等电影,但现在的张艺谋,在“与时俱进”的背后,更多体现出一种对“时间”或“时代”的投机。虽然在不同的国度,电影产业、创作环境、制约政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真正造成差异的原因,还是作为创作者的内心。詹姆斯·卡梅隆和侯麦值得我们尊敬,是因为艺术不应跟随大众的趣味,而需要超越其上,引领大众走向一条更美好的道路。■主要作品年表

  《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2007年

  《贵妇与公爵》2001年

  《夏日的故事》1996年

  《男友女友》1987年

  《绿光》1986年

  《圆月映花都》1984年

  《沙滩上的宝琳》1983年

  《飞行员的妻子》1981年

  《侯爵夫人》1976年

  《午后之爱》1972年

  《在慕德家的一夜》1969年

  《女收藏家》1967年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