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拆弹部队》奥斯卡入围多奖 挑战《阿凡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01:15  东方早报

  陶短房

  被称为“奥斯卡试金石”的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创下全球票房新纪录的大制作《阿凡达》仅获一项最佳艺术设计奖,而成本远低于前者的《拆弹部队》反独捧五项大奖。由于《拆弹部队》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正是《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所以这场较量的结果自然更加引人关注,许多人将之称为“美国影评界对另类电影的又一次青睐”、“小制作再次战胜大制作”。

  且慢,谁说《拆弹部队》是“另类电影”,谁说这不是一部“大制作”?

  《拆弹部队》讲述的是容易意气用事的《拆弹部队》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被调入陆军亡命连拆弹组,接替刚在巴格达执行任务中牺牲的同事。的确,和寻常战争片不同,拍惯了惊悚片的导演毕格罗,搭配曾在伊拉克担任过战地记者的编剧马克·鲍尔,最终创造出的便是这部既像惊悚片,又像纪录片的“另类影片”,说是“部队”,其实不过是一个仅有3人编制的小组,说是“战争”,却既无飞机大炮,又无刀光剑影,有的只是紧绷的弦、急促的呼吸和随时可能在任何角落炸响的炸弹,看上去颇为“另类”,甚至有探索片的味道。

  然而,千万别忘了,惊悚片是最成功的商业片品种——投资小、见效快,而马克·鲍尔并不仅仅是一名战地记者,更是一名在各种时尚杂志摸爬滚打多年的时尚专栏作家,他们当然不是在拍另类片、探索片,而是拍了一部另类风格的“主流影片”:在这部看似情节简单、人物不多的影片中,对战争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对个人英雄主义和战友情、团队精神的平衡,对弱势的同情和对文明冲突的刻画,这些在近年来“主流影片”中屡见不鲜的构件,《拆弹部队》一样不少。

  当然,影片没有炫目的特技和动作,但纪实风格的画面和紧凑的剧情、节奏足以弥补这个缺憾;没有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矛盾,但依旧有偶像明星、有英雄人物、甚至有英雄人物的人性弱点(冒失的主角、另有心思的上司,以及一天天倒计时数着回家的期限、唯恐在回家前送命的伙伴),和《洛奇》、《第一滴血》这样曾经成功的主流商业片相比,《拆弹部队》不但显得更另类,在“主流”层面上也毫不逊色。

  只不过时过境迁,如今的美国人不再青睐“高大全”的肌肉男,或是无往不胜的西部牛仔,他们和剧中人一样,想知道自己为什么去伊拉克那样的地方拆炸弹、挨炸弹,想知道自己的出生入死究竟帮助了谁,有多少意义?一部影片当然不可能给出什么答案,但《拆弹部队》用男主角为卖盗版DVD的当地“人弹”男孩复仇(男主角到片尾才发现,死去的并非这个男孩)、不顾“规范”强拆联合国机构内炸弹等桥段,不动声色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说《拆弹部队》是“小制作”的人恐怕只看见有限的预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特技镜头,朴素的手提摄影机拍摄法,看见这些寒酸到家的投入,却没看见毫不寒酸的另一面:精心构思、几易其稿的剧本,精心选择的实地场景(因伊拉克、科威特美军基地不允许拍摄,最终拍摄地选在约旦,并精心营造了足以乱真的场景),还有动辄几个场景同步开拍、每个场景3-4台摄影机全方位开动的“大阵仗”……这部“前数码”风格的影片,所耗用的胶片长达200小时,最终采用的只有2小时12分钟,淘汰率高达98%,甚至被称为“浪费大王”的战争片《现代启示录》也只能瞠乎其后——更重要的是,如此大的投入,却刻意营造了一个朴素得活像新闻纪实片的“小制作”故事片。

  《拆弹专家》注定不可能成为如《阿凡达》这样的明星,但在奖项上足以压倒后者,在商业领域也绝不逊色——当然,这是从投入产出比计算的。任何一部成功的影片都是“大制作”,都需要毫不吝惜的投入,只不过有些影片慷慨的是金钱、特技、场景,有些则是精力、心血、巧思,所谓“灰姑娘式的成功”,靠的仍然是丽质,而不是脸上未擦净的炉灰,或穿在身上的厨娘粗布衣服。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