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2月15日晚10点半,本次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日本片之一、由情色电影大师若松孝二执导的反战题材影片《毛毛虫》(Caterpillar)举行了媒体首映礼,和很多经典的视觉系日本文艺影片类似,本片以强烈但又真实的感官刺激将导演的反战理念硬生生地敲击进观众的大脑,在挑战观众承受能力的同时也的的确确起到了它的效果。而 视频:《毛毛虫》错误定义战争 导演表露悔意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影片中“日中战争”的暧昧措辞则更是引起现场很多记者的不满,发布会现场导演在记者的“围攻”下表示了悔意。
影片特效处理引发欧美记者疑虑
在影片的发布会上,估计是没有看过“豚鼠”系列实验电影的西方媒体记者们显然无法理解日本影片的一些“特色”,很多人都认为在质感如此粗糙的影片下是如何让演员变成没有四肢的样子,因为影片和《阿甘正传》那样一看就是用了大制作大投入、配合各种高科技视觉特效的影片不同,《毛毛虫》从表面上看几乎就是拿广播级摄像机拍出来的DV作品,而且影片的画面非常朴素粗糙,无法想象使用了什么后期特效。执着的西方记者就此先后提问了三次,终于让导演若松孝二明白了提问的重点,但他的回答却还是让人有些难以置信:整部影片除了最后一幕用了电脑特效外,所有男主角没有四肢、面部毁容的镜头都是通过化妆、剪切和巧妙的镜头位置实现的。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80年带有强烈试验性质的影片《食人族大屠杀》(Cannibal Holocaust)、当年那部影片就是因为粗糙的质感和血腥残酷的画面让人难以相信使用了特效,甚至将导演告上了法庭,直到相关演员出庭作证表示自己的确安然无恙才算了事,不过由此也可见《毛毛虫》在这种老式特效方面做得有多么的出色。
措辞不当导演反复表露悔意
既然是一部反战影片,不可避免的就要谈到导演对待战争、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所扮演的角色的态度。在影片的一开始,“日中战争”这样的字幕描写显然会让大量中国人难以接受,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场的中国记者抛出这个问题前,来自土耳其的一位记者就先提出了这个严肃的问题:“在影片的开始用字幕来描写这场战争时用了日中战争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似乎显得对抗的两边处于一种对等的状态,但实际情况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日本侵略了中国,你之前也提到了要警惕现在日本社会又开始日渐萌芽的军国主义思想,那么这种称呼是否会有不妥?有没有想过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这种称呼会很不妥?)”
对于这个严肃的问题导演给出了如下的回答:“在那个年代的日本,这场战争被称为亚洲解放战争,日本国内的多数年轻人都以为这场战争是为了将亚洲各国从英国法国等欧洲殖民国家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在人们逐渐认识到真相后,开始用日中战争这样的称呼来形容这场战争,我之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你这样一说我马上就意识到这种措辞的确很不合适,我现在非常后悔在片头使用了这个措辞。”若松孝二是否出于真心恐怕不得而知,但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回答完后特意又反复强调了两次自己“非常后悔使用这个措辞”,另外有个细节就是,有个年纪稍轻的日本记者向导演提出片中没有提到“日中战争”这个称谓(非常明显地出现在开头的字幕上),若松孝二还是非常肯定地否定了他的说法,并让他自己去再看一下片子。
童年经历印入影片 黎巴嫩大屠杀促使创作
若松孝二在日本战败的时候刚刚9岁,对身边的事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记忆。就在战败的前夕,童年的若松孝二没有去学校上课,而是下地干活,因为稍微年长的年轻人都被送上了战场,全日本国民生产出来的所有物资包括粮食都要上缴国家再领取配额,这些事件和战时的后方生活都被植入了影片,可以在其中找到相应的桥段。尽管影片改编自江户川乱步的小说《芋虫》,但真正促成若松孝二开始制作影片的契机却是1982年的黎巴嫩贝鲁特的大屠杀,当他看到被屠杀的妇女儿童时就想到战争的摧残不一定是在前线,也可以是后方,而他能拿到的预算一向很有限,所以无法拍摄大场面、大动作的战争戏,于是就诞生了这么一出发生在战争后方的反战影片。
导演:战争就是谋杀 本片的“英雄”就是个刽子手
影片用了大量桥段描写二战时期的日本人对于他们“战争英雄”的崇拜之情,导演就此强调了自己的理念:“其实本片的男主角根本不是什么英雄,他就是一个杀人凶手,战争就是各种谋杀的集合,所有的战争都是罪恶的,日本在战争中受到了两颗原子弹的教训,但今天的日本人却又开始忘记历史,军国主义思想又有萌芽,我们必须要保证历史不会重演。”(新浪娱乐前方报道组/Lee)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