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斯卡不相信科幻 “大女人”毕格罗拿大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9日15:34  新闻晚报
奥斯卡不相信科幻“大女人”毕格罗拿大奖

“大女人”毕格罗

  晚报记者 于音 报道

  昨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大洋彼岸一个叫凯瑟琳·毕格罗的58岁美丽女人改写了奥斯卡历史,彪悍的她凭借反战的 《拆弹部队》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最佳导演的女性。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导演依然可以站在奥斯卡的顶峰! 《拆弹部队》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六个重要奖项,大胜全球票房超过26亿的 《阿凡达》。如果说卡梅隆是个 “大男人”,那么毕格罗就是个 “大女人”,斩获大奖的她在舞台上只字不提前夫卡梅隆。

  毕格罗“挑落”前夫拿大奖

  毕格罗用实力 “挑落”前夫詹姆斯·卡梅隆, “拆弹”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六个重要奖项,将大热门 《阿凡达》无情地甩在一边,而全球票房超过26亿的 《阿凡达》只获得了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三个技术类奖项。

  台上的毕格罗深情致辞,台下的前夫卡梅隆大度鼓掌。而早在金球奖的舞台上,完胜前妻的卡梅隆上台后直言自己以为这个奖是毕格罗的,但在奥斯卡的舞台上,毕格罗只字未提卡梅隆。如果不是大屏幕的字幕提示,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当初是卡梅隆说服毕格罗接拍《拆弹部队》的。

  《拆弹部队》大胜 《阿凡达》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情理之中,但也有不少人大吃一惊,奥斯卡评委邬君梅第一反应是 “Really?”。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奥斯卡从不相信虚无和科幻,一切都已有前车之鉴。 1977年, 《星球大战》输给伍迪·艾伦的 《安妮霍尔》; 1982年《E.T。》输给人物传记电影 《甘地传》,而今的 《阿凡达》输给 《拆弹部队》也许就是宿命。

  奥斯卡从不待见科幻片

  没人可以否认 3D特效大片《阿凡达》是整个电影工业革命过程中的里程碑作品,它对电影未来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但这些并不是它赢取奥斯卡的筹码。奥斯卡评委邬君梅对于 《拆弹部队》击败 《阿凡达》这样的结果很是吃惊,但也坦言在意料之中, “奥斯卡还是倾向于那些在艺术上表达最真实、最质朴的作品,而 《阿凡达》太虚幻,虽然它在电影变革中的贡献不可磨灭,但只有 《拆弹部队》这种真实的影片才会让人感觉真实,它的镜头扣人心弦,可以让你感到窒息。”

  诚然,魔幻大片 《指环王3》曾登顶奥斯卡,但科幻大片的确不是奥斯卡的那道菜, 《星球大战》和 《E.T》早已为 《阿凡达》书写了失败的开头。但这样一部广受欢迎、狂收票房的突破性之作被忽视,奥斯卡是否太过无情?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石川教授指出,奥斯卡反映的是美国本土文化,它从来就不代表普罗大众的意愿, 《阿凡达》是老少咸宜的影片,但 《拆弹部队》有着特定的受众群,而评委当中大都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正好会青睐 《拆弹部队》这种影片。

  《阿凡达》无需奥斯卡肯定

  也许有人会觉得,卡梅隆毕竟曾凭借《泰坦尼克号》站在奥斯卡舞台上骄傲地自诩为 “世界之王”,《阿凡达》就不必再浪费“小金人”的名额了。而事实上,《阿凡达》的确已不需要奥斯卡的褒奖,影评人毕成功告诉记者,奥斯卡的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早在奥斯卡前的科学技术颁奖礼上表彰过《阿凡达》,其特有的 “表演捕捉技术”等已拿过奖了。此外,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也已是最大褒奖,过去十多年里,拿艺术指导的都是古装大片、歌舞大片和魔幻大片,做电脑特技的工作人员能夺此奖已是奥斯卡的肯定。

  正如毕成功所说,奥斯卡已经完成对《阿凡达》技术上的表彰,而这也是其最突出之处。但在艺术层面,《阿凡达》在十部提名影片中可能都是倒数的,它的故事几乎就是《与狼共舞》的翻版,而后者早已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在与奥斯卡追求艺术价值层面上背道而驰后,票房全球大卖的《阿凡达》收获了无人能匹敌的商业价值,失落“金人”也只不过会减少影片的票房增幅,再无其它意义。

  反战内核成就当下主流

  从平衡的角度来讲,即使人们再为《阿凡达》鸣不平,最终也可以理解这样人性化的评奖结果,因为《拆弹部队》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拆弹部队》早在2008年就已参赛威尼斯电影节,但却默默无闻。最悲惨的就是几乎没有发行商愿意发行这部影片,以至于它只能在极少数影院上映,惹人烦的还有一位伊战老兵要起诉编剧马克·鲍尔抄袭了他的经历,当然剧组人员都心知肚明这是马克的原创。好在全美国的影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不停地“声援”《拆弹部队》,而它也比其它任何影片都需要奥斯卡的认可。毕成功甚至戏称说:“奥斯卡等于是雪中送炭,要不是它拿了这个大奖,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知道这部影片。 ”

  是的,《拆弹部队》需要被发现、需要被褒奖,而它的终极吸引力正是来自其“反战”的主题,这正好和当下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不谋而合,而且符合人类追求和平的美好心愿。毕成功认为,相比《阿凡达》用虚幻的外壳表达反战思想,《拆弹部队》直截了当地诉诸主题。 “这样的题材无疑会引发全社会、全行业的关注,它不仅反伊拉克,而是反对战争本身,片中的拆弹兵回到平静的现实世界都适应不了了,主动要求回到战场,可见战争对人心灵的荼毒有多深。”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