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斯卡获奖片《拆弹部队》一瞥 麻木心灵需唤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11:12  大众网-大众日报

  看美国兵在伊拉克的新闻,我都麻木了,有时看到自杀式爆炸死伤上百人,我也麻木了。一只羊看到另一只羊被杀,它还眼噙泪水。但我看着同类被杀,眼睛都难得眨一下了,我的眼窝已严重沙漠化。当然,我是在遥看同类被杀,传递过来的悲伤只能抵达神经末梢。但我告诫自己,麻木的心灵需要唤醒,刚刚获得奥斯卡六项大奖的电影《拆弹部队》就是提醒之作。

  影片贴近现实,再现了战争乌云下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的伊拉克,让人如临其境。它关注的是普通人死与活的状态。“恐怖分子”是恶魔,也是人,也有老有小,也爱跟侵略者开恐怖玩笑,当然,为达其邪恶目的,会残忍地杀害无辜。而作为有侵略色彩的美国大兵,不过是决策者的玩偶,拆弹者不过是代替了拆弹机器人而已,与机器人不同之处是,他是能喘气的肉身。片中长官问拆弹专家詹姆斯:“拆这些鬼东西……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詹姆斯答:“活着拆了它!”

  每次拆炸弹,詹姆斯都如入无险之境,仿佛是个不惧死神的疯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次拆弹:面对一个被恐怖分子绑满了炸弹并设定倒计时仅两分钟的无辜平民,拆不拆?拆!一直拆到最后几秒,他哭着对吓瘫了的人肉炸弹说:“对不起,真的对不起,锁太多了,对不起……”然后转身飞跑,随即炸弹爆炸。知其不可为,那就选择撤离,拆的前提是自己要活着,詹姆斯已经作了最后的努力,这种处理反映出了真实的人性,在同类面临死亡威胁时,本能地施以援手,这让影片多了一点暖色。而我们的一些电影,往往在处理时,就容易过火,要把情节推向极端,在英雄无法救出平民时,必须与之同归于尽,好像不这样,就不能显出我们战士的伟大;或者设计一个必须拆除的情节,战士牺牲,而平民得救。其实,这种过火的处理,反而减弱了悲剧的感染力。

  《拆弹部队》是用血肉和细节串起来的战争故事,导演凯瑟琳·比奇洛(Kathryn Bigelow)用女性特有的思维方式把故事讲得很细腻,有耐心,不匆忙。故事结构一反好莱坞戏剧化、浪漫化套路,纪实性的镜头与影片营造的紧张、恐惧、焦虑氛围相匹配。美国大兵趴在尘土中瞄准对面的目标,但很疑惑:“我们在打什么?”他们搞不明白,他们枪口里的目标是个恐怖分子还是无辜平民,快要扣扳机了,还不知道是不是敌人!一只苍蝇飞到大兵的眼睫上,面颊上,讨厌的干扰表现在面部肌肉上是微微地颤动……这一切都是在还原战争,逼近真相,真相永远不可还原,但可以慢慢靠近,一点一点。而看现在我们的好多影视作品,编剧、导演多没了耐性,匆忙的步履,不是还原生活,而是不同程度地回避甚至是扭曲,让作品显得如台风刮过的庄稼地。

  有网民不喜欢影片的结尾,认为如此处理削弱了影片反思战争的主题。但我认为,从死神身边跑回来的詹姆斯又自觉回到前线,恰恰说明,战争已经让人变得疯狂,变得不正常。詹姆斯这个选择是异常选择,他已经如同一个排除炸弹的机器人,已经被战争洗了脑子。临行前他像是自言自语地对幼小的儿子说:“等你越来越长大,你感兴趣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到了我这个年龄,就只剩下两三件事情,而我现在只剩下一件了……”这是反思,是在试探着寻找理由说服自己。对他来说,无论他身在何处,战争依然在不依不饶地腐蚀着他的灵魂。

  导演没有在电影中直接对战争作出什么道德判断。“活着拆了它!”类似这样的中性对白,弥漫在片中,貌似不偏不倚,其实总有条主线潜伏着,那就是美国人价值观。同样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影视作品就显得非常的小儿科,有时甚至非常可笑。我们的人好像都嘴拙,声音很洪亮,但说出来的话都离现实太远,跟人家的作品对白比,都不可以道里计。“我没有完成首长交给的任务”,好多影视作品烈士牺牲前都说这样的话。可能有这样的真实事例,但作品用一次两次,就可以了,怎么能反复用,一直用到观众讨厌为止呢?

  最有力量的话应该是大白话,就像“活着拆了它!” (逄春阶)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