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丁-斯科塞斯怀念已故导演迈克尔-鲍威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09:47  东方早报
text1 《红菱艳》剧照

  近日,好莱坞大师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出现在位于伦敦的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出席已故英国导演迈克尔·鲍威尔(Michael Powell)的电影《偷窥狂》(Peeping Tom)问世5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该片的胶片经过修复之后重新在英国各大影院上映,而它的DVD版本也从今天开始正式发售。马丁·斯科塞斯在接受英国《观察家》报采访时坦言,自己酷爱迈克尔·鲍威尔作品,要不是8岁那年跑到电影院里看了鲍威尔的《红菱艳》(The Red Shoes),很有可能就不会成为电影导演。

  《红菱艳》:与鲍威尔结缘

  “我第一次看鲍威尔和艾默力·皮斯伯格合导的歌舞片《红菱艳》时只有8岁,”马丁·斯科塞斯生动地回忆起往事,“它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如故事叙述的方法、影像、剪辑、摄影机运动、音乐的使用等各方面。然后我在黑白电视机上看了他的《死生有命》……当时我和父母一起租房子住,如果某天晚上鲍威尔的电影连播两次,我肯定会一直看下去。某次,我妈妈就问我,‘真的有必要把一部电影看几遍吗?’”马丁·斯科塞斯感慨道:“要不是那年跑到电影院里看了鲍威尔的《红菱艳》,很有可能就不会成为电影导演。”

  《红菱艳》拍摄于1948年,讲的是关于芭蕾舞者的世界——天才的芭蕾舞演员在个人生活和她钟爱的舞蹈中左右为难,最终被撕裂的故事。斯科塞斯说,因为这部片子,他与鲍威尔的电影结缘,后来两人之间才开始了一段长达20年的友谊。去年,即鲍威尔逝世19年后,斯科塞斯把《红菱艳》的修复版隆重推荐给全球影迷。

  在录像带、DVD出现之前,电影只能凭胶片流传,所以很容易被埋没。《红菱艳》的出品公司老板,英国电影大亨阿瑟·兰克认为其没有票房潜力,所以只敷衍了事地送了一个拷贝到美国。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该片只能在纽约的一家影院里孤独地唱独角戏。当然,后来《红菱艳》获得了巨大成功,拿到了1949年第21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配乐两项大奖。

  谈及《红菱艳》,马丁·斯科塞斯说,尽管这部片子里有很多精彩的场景,但只有一个长留心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是,影片开头的鸡尾酒会上,舞蹈团长莱蒙托夫问女主角维琪:‘你为什么要跳舞’,她反问:‘你为什么要活着’。” 

  让《偷窥狂》重见天日

  谈及《偷窥狂》,马丁·斯科塞斯在接受《观察家》报采访时回忆说,上个世纪60年代,他和朋友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了看这部禁片,寻遍纽约所有的电影院。

  马丁·斯科塞斯坦言毫不夸张地说,片中的男主角摄影师马克身上体现了“电影艺术的病态、困扰和强迫的一面”。“拍电影是一件不健康的事情。有时,你会不自觉地燃烧热情,有时会病态到想要占有电影里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说,你想控制他们的灵魂。最终,你会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这么诞生的。我们谈论的不仅是电影,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偷窥狂》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具争议的心理惊悚片之一。故事讲述摄影师马克·刘易斯靠拍春宫片谋生,业余爱好是把年轻的女郎弄到改装过的摄影机前,在她们意识到自己将被杀害时,拍下她们惊恐万状的脸。但当马克碰上第一个他舍不得杀害的女人——21岁的邻居海伦时,事情由此发生变化。当年,这部片子一上映立即遭到了圈内人士的恶评,之后的20年里,该片成为“被诅咒”的电影,彻底从电影院消失。导演鲍威尔也随之被挤出了英国电影圈。

  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在马丁·斯科塞斯的努力下影片才得以重见天日。1979年他把该片推荐给纽约电影节,之后开始在美国各大电影院上映,然后人们才开始慢慢承认它的经典地位。对于《偷窥狂》的重生,导演鲍威尔曾描述自己的心情“就好像听见初生婴儿的啼哭般”。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