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蔡晓玮 发自法国戛纳
戛纳时间16日7点,离电影开场还有一小时,卢米埃尔电影厅门口排起了长龙,各国记者们挤作一团,甚至从栏杆下钻入,等待由两大好莱坞男星布拉德·皮特和西恩·潘出演、由好莱坞诗人导演泰伦斯·马力克执导的《生命之树》。然而,在电影结尾处,场内却响起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嘘声和欢呼声交杂,显示出观众对这部用大明星和震慑人心的美景,意识流式地呈现有关生命历程故事的电影的复杂观感。
红毯上,戴着豹纹墨镜、头发往后梳得一丝不乱的布拉德·皮特的出现让粉丝群情沸腾。为了挤进发布会,观片现场不少记者不得不提前退场去新闻中心门口排队。让大家意外的是,除了在剧中饰演父亲的皮特和饰演母亲的杰西卡·查斯坦现身,导演泰伦斯·马力克和戏中扮演成年的小儿子的西恩·潘都未出现,这也引发在场记者的质疑,对此制片人给出的说法是:“马力克是个太害羞的人。”西恩·潘则因为投身NGO某项公益项目不能分身。
大牌护航 孩子主演
事实上,西恩·潘的缺席在看过影片之后显得可以理解。在电影中,由西恩·潘饰演的成年儿子总共也就出现了10分钟不到的时间,而这部影片有138分钟。由于扮演成年后的儿子,他和扮演父亲的布拉德·皮特也几乎没有对手戏,只有一个电话以及在影片结尾处在梦幻之地的并肩站立。
皮特的父亲角色戏份较重,“在电影里,父亲这个角色代表自然法则,母亲则是代表优雅、无条件的爱,作为孩子,他们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和判断,找出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布拉德·皮特这样阐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这个父亲让人不由得想起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著名剧作《推销员之死》中的角色,两人都同样有着“美国梦”,常常出差,希望变成一个有钱人,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深切的爱,也对他们有着非常高的期待,“他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有着太多的关注。”皮特说。已经和安吉利娜·茱丽育有三个孩子,并且共同收养了一个“孩子团”的皮特在被问及电影中的父亲和自己有什么相似点时,断然否认:“没有,我不会常常出差,我总是和我的孩子在一起。”反而是这部影片中的孩子角色让他颇有认同感:“我也经历过这样的青少年期,面临过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通观全片,与两位大牌男星相比,片中的三个孩子,尤其是大哥和小儿子才是这部影片的主角。家中的长子在19岁时死去,而这对整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影片从成年的小儿子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开始,有关父亲、母亲和哥哥的回忆一一袭来。影片完全没有说到大哥出意外的原因,而是花了巨大的篇幅讲述他从出生到成年和家人在一起的岁月,他如何看待父母、对待弟弟,如何在容易暴怒的父亲和温柔的母亲之间寻找平衡,如何平息对有着艺术天分的弟弟的嫉妒。而这三个孩子都是剧组花费多时从学校中选出来的,“他们都表演得很自然,看上去彼此有着默契。”
用美景实现意识流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非常文艺片的剧情走向和琐碎的、从细小出发的人物刻画的方式并没有用通常意义上的文艺片拍摄手法进行展现,观众看到的是一部由足以媲美DISCOVERY探索频道自然纪录片中呈现的自然美景,来串联起意识流式的剧情的作品。简而言之,无论从视觉效果和卡司阵容来说,这都无疑是一部大片,甚至有记者在观影之后发出“为什么不拍成3D”的追问。
据马力克的老搭档、制片人萨拉·格林介绍,为了拍摄这些景色,剧组辗转得克萨斯和澳大利亚取景,也有一些用电脑制作的惊人影像:14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45亿年前由于太阳系的能量变化而促使的地球的诞生;1.6亿年前,恐龙主宰这个星球成为最主要的物种;以及太阳不可避免地始终在进行变成白矮星的裂变过程。创造这些景象意味着在导演马力克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需要用到如此多的特效来表现这一切。而这些景象穿插在影片中,当现实和回忆切换,当主人公的情绪转换的时候,一切都远离细节,让观众进入宏大的宇宙图景中。
不仅在镜头的切换和故事的叙述上马力克玩了一把“意识流”,在对演员表演的要求上也同样如此。“我并不知道所有的剧本。拍摄的时候,我早上起来可能收到一张一两页纸的剧本梗概,更多的则是在讨论拍摄的过程中出现的,我们都不知道剧情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布拉德·皮特说。而对于影片中的小演员们,则根本没有什么剧本,台词和动作都是在导演指定的情境下自然发展出来的,而他们本身也不是专业的演员。
该片的导演泰伦斯·马力克一直是好莱坞的另类导演,此片中的元素对于童年的回忆、父子之间的关系在如其之前的作品中也有着片断式的展现,但谁都没有想到,这次马力克将这些放大到了这样一个程度。马力克本身一向不愿意多谈自己的作品,而此次缺席影片的戛纳新闻发布会也受到了记者们的质疑,对此,同时身为此片制片人的布拉德·皮特忙着为其解围:“我想他是艺术家,他在片场常常大笑,是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极大热情的人。但是,他只热爱拍摄电影这一部分。不是每一个导演都是推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