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罗岛坐落在位于瑞典东南部的哥特兰岛北端,4月底的法罗岛还没有迎来旅游旺季,加上波罗地海的凛冽海风,让这座不到六百人常住居民的小岛显得有些冷清。岛上居民不多,房子不少,其中不少别墅是瑞典城市人的暑期度假屋。
法罗岛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是军事禁区,严格外国人进入,如今已成了所有艺术电影爱好者和伯格曼粉丝心中的圣地,所有赴瑞典进行采访的电影记者们都希望踏上法罗岛看看伯格曼生前生活居住的地方。同时岛上每年6月举行的伯格曼周会吸引全球伯格曼迷们,包括享誉全球的导演李安和伍迪-艾伦都曾参加伯格曼周。
英格玛-伯格曼曾在法罗岛上拍摄了四部故事片及两部纪录片,最初他希望在苏格兰的群岛中选择一座荒岛拍摄《犹在镜中》,由于预算的限制,剧组成员建议来法罗岛看看。这里的海滩乱石成堆,在我看来就算拍摄世界末日的影片也并不过分。伯格曼抱着“只是来看看,反正最终不会在这里拍摄”的想法来到了法罗岛,却对这座静谧甚至略显荒凉的小岛一见钟情,不仅选择在这里拍摄了多部影片,还置下多处房产并最终在这里去世。
对于法罗岛来说,并没有因为伯格曼大师的临幸和终老而带来巨大的商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岛上的常住居民不断减少,从最初的七百多人下降到580人左右,甚至岛上的小学也因为生源不足而关闭。伯格曼中心就在法罗岛这座废弃的小学中。在外人看来,伯格曼中心相较与其他名人故居或者纪念馆,显得局促而简陋,学校的室内体育馆安置了投影设施与座椅,成了小小的电影放映厅;一间教室成了小小的展厅,介绍着伯格曼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据法罗岛伯格曼电影周艺术总监及伯格曼中心艺术总监兼主管杨妮卡-奥隆德( Jannike Ahlund )介绍,依照他们理想中设施完备的伯格曼中心,还差大约两千万瑞典克朗。蓝图中的伯格曼中心,应该有像样的展厅和电影院,咖啡馆等配套设施以供前来参观者休息。
不过与伯格曼迷和瑞典人的忧虑相比,伯格曼故居、私人影院等房产都算有了好的归属。在伯格曼故去之后,由于瑞典政府官方无意出资接管这位大师的遗产,伯格曼基金会最终选择了2009年公开拍卖伯格曼的这几处房产和遗物。就当人们担心某位阿拉伯或美国暴发户会一掷千金并把这里改造成私人度假屋的时候,一位挪威富商出钱买下了伯格曼的所有房产及遗物,这位伯格曼迷也尊重了大师的遗愿,选择让伯格曼基金会托管。
如今的伯格曼在岛上的多处房产,除了不时会迎来全球各地的电影记者团,还面对新导演们开放,这些导演、编剧们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提交申请,最多可以有六人同时这几处房屋中进行创作(但不允许居住),长度从几日到半年不等。这些新电影人们也许是为了心中的崇拜,也许羡慕岛上安静的环境,当然也有可能希望从大师故居中吸取更多的灵感。我们在参观中也见到了一家五口同时在伯格曼故居中,其中三个儿童显得相当好动。伯格曼庄园房屋管理员夏思汀-卡斯特略姆(Kerstin Kalstr"om )无奈的说:“他们当时申请时说只有一个孩子同行,结果一来却冒出来三个小孩,我都不知道怎么安排他们的住宿”。
伯格曼中心有五位长期工作人员,其中两人都是当地居民,出生并一直生活在法罗岛上的夏思汀虽然头发花白,但仍然做着房屋管理和记者团的接待工作。她的介绍也以多部伯格曼在岛上拍摄的影片为主,她对幕后的拍摄故事津津乐道,纪录片《法罗岛1979》在岛上首映的盛况,《假面》《羞耻》中的拍摄场景她都熟悉,也乐于带着大家跑遍小岛参观这些电影中曾经出现的场景。这也不禁让我好奇,他们究竟是如何看待伯格曼电影,是对电影与伯格曼作品纯粹的爱,抑或因为对故乡的希翼而通过大师作品不断推销着法罗岛。
当我把问题抛给杨妮卡时,她不假思索的回答着“因为他们爱法罗岛”,而夏思汀面对同样的问题也显得相当坦然,“我们希望通过伯格曼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来法罗岛”, 短暂的夏日旅游旺季和伯格曼电影周还不足以吸引年轻人和外来人员定居,小岛上的年轻人像“北漂”一样选择去大城市工作获得更体面的收入,年长者们面对不断下降的人口数量而做着不懈的努力,“不过,这两年有好转,我们岛上的人口增加了12人”。
“当然,我也爱伯格曼的电影,尤其是他镜头里的法罗岛”夏思汀微笑着说,眼神安详而坚定。
(责编: 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