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旅程终点前的一抹亮色
上映日期:2010年11月19日(北美) 2010年11月19日(中国)
主演:丹尼尔-拉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导演:大卫-耶茨,编剧:斯蒂芬-克劳夫斯,制片人:大卫-海曼,亚历山大-迪普拉特
IMDB评分:7.7分,烂番茄新鲜度:79%
电影回顾:
饱满细腻的剧情
《死亡圣器(上)》在情节上做得最出色的是对于情感脉络的把握,耶茨一向擅于烘托细节,渲染情感,以三人组为轴心延伸开的关系网,每一处都细致入微,火候得当,十分准确地刺激到观众的泪点。亲情线以取舍为主题,令人唏嘘,罗赫的爱情线逐渐明朗,使得影片有张有弛,友情的维系巩固是贯穿全篇的长线。正是这些情感交错在一起,支撑着我们穿越黑暗寻找光明,让我们可以在迷失时找到来时的方向,让我们在死亡压迫的夹缝中仍然不会放弃希望和战斗。
影片对原著的忠实度的大大提高,许多画面和台词都是对原著的完全再现。个别的删减改动也是合理协调,甚至更为精彩,比如婚礼上哈利和多吉、穆丽尔姨妈的对话被压缩的可怜,但是最后一句“你对他又了解多少”可以说是直击要害。但是对于有些情节的舍弃,个人觉得非常可惜。德思礼一家只走了个过场,佩妮姨妈的表情并非人人都看得出其中深意;罗恩的食尸鬼不见了,劝回哈利的说服力略弱;格里莫广场中删去了莉莉的信;小矮星彼得被多比击昏就完全切断了宽恕和救赎的线索,使得火焰杯里的“银手”毫无意义;对格林德沃和邓布利多的关系的交待隐晦而单薄……编剧如何取舍自有其标准和制约因素,但是这些删节可能就会削弱电影的表现力。
有血有肉的演技
众所周知《哈利-波特》系列集结了英伦的顶级演员,他们对角色把握的游刃有余不需任何夸饰。新成员比尔-奈伊的斯克林杰一字一铿锵,极尽外表的强硬冷厉,却因颤动的嘴唇泄露了内心的无力。伊凡斯饰演的洛夫古德疯魔神叨,有一刻的痴迷有一刻的诡谲。詹森对声音的控制力令人惊叹,落魄不甘,既不敢怒也不敢言,还幻想着重建昔日纯血统的空虚门楣。伏地魔依旧狂妄自负,用残暴压制反抗,用强权掩饰无知;斯内普教授依旧深藏不露,用阴郁的外表埋藏隐忍的内心。海伦娜饰演的贝拉奴颜媚骨和残忍癫狂,极尽妖娆。艾玛饰演的赫敏从头至尾都充满了张力,展现了每一面不同的美。
惊艳的特效
影片总体看来大场面特效虽不多,但没有落入过多炫技而沦为鸡肋的境地。但略显遗憾的是两次追逐战过于仓促,尤其是丛林里的逃难凌乱嘈杂,章法有欠。三兄弟的动画不仅衔接流畅,而且制作精良,风格瑰丽,可谓神来之笔,完美的出乎意料。在逃亡的前提下,时断时续的罹难名单中,镜头带我们览遍了不列颠岛的风景,长镜头的切换,不同色调的交替,颇有宏大壮丽的气势。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成功的完成了一次循序渐进的转变,从《魔法石》的单纯华丽爱憎分明,到今天的阴郁艰险正邪难分,但是不变的是对成长和自省的探讨,是对信仰和爱的传递。《哈利-波特》历经十年仍拥有大量支持者,是因为我们或多或少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看着他们的路走着自己的步子,不知不觉中就迎合了那些美好的价值。
《哈利-波特》给了我们一个天马行空不受压抑的空间,让我们庆幸还有幻想的能力。他是我们一路走来每一段历程中清晰的纪念,提醒着我们有过为谁流泪为谁激动的年纪。
电影与票房:
影片在北美4125家影院开画,首周末狂收1.25亿,是系列的最高,也是11月首周开画第二好的成绩。海外总票房6.6亿,超越了《魔法石》成为系列海外票房第一。不过影片在当年有没3D版本公映,全球票房败给了两部3D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玩具总动员3》,成为系列唯一一部全球票房没有进入当年前二的《哈利-波特》影片。
影片最终在北美取得2.95亿、全球9.55亿的票房佳绩。
花絮精选:
1、 拍摄七个波特的戏时,丹尼尔着装成芙蓉的样子,被片场人员“夸赞”十分好看。
2、拍摄被纳吉尼袭击的一场戏,由于重复次数较多,艾玛大声施咒语时,咒语没有喊出来,却只有一声:“啊”,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笑了。(哈迷疯子)
(责编: 田野)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